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錦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3)
《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上刊登了坚松同志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历史阶段》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于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相似文献
2.
曹予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6)
关于概念的定义问题,李先煜同志在题为《概念反映什么》一文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见《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其中否定“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的定义的观点,我们是赞成的。但是,李先煜同志否定这个定义的论据是值得商榷的。 我们不赞成“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的概念定义。但是,我们并不否定有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概念存在,当然也不否认对象有本质属性,不否认“本质属性”这个概念本身。 李先煜同志是从否认事物有本质属性,进而否认“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个定义的。他认为,“本质属性”这种提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的主要理由是:本质是内在的一般的东西,而属性是外在的特殊的东西;本质与属性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以“本质”来限定“属性”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 李先焜同志的这种观点是不能够成立的。 首先,李先焜同志关于事物属性的定义是不确切的。他说:“所谓属性,就是事物的本质(或事物的质,在这里本质与质是属于同一序列、意义基本相同的概念)在与其它事物发生某种关系时的外在表现。” 这个定义有两处不确切: 第一,在这里,发生某种关系的不是事物的本质与其它事物,而是事物与其它事物 相似文献
3.
至今,对孙穆所著《鸡林类事》中“孛缆”,一词的语源问题,人们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见解,而主张汉语“古有复辅音说”的人,都喜欢拿“孛缆”一词来作旁证。近来发表的尚玉河同志的《“风曰孛缆”和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的存在》一文(以下简称尚文),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4.
郭双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自从毛主席诗词陆续公开发表以来,已有许多专门家和从事毛主席诗词教学的同志,出于宣传毛主席诗词的良好愿望,为它作注释和进行讲解,增进了大家对毛主席诗词的理解。但注家蜂起,就难免在一些问题上出现分歧意见。产生这种情形,是很自然的,正如郭沫若同志在《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一文中所指出的:“主席的诗词虽然人人爱读,而不一定首首都懂。其所以然的缘故,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席那样的生活经验,而于主席酝酿每一首 相似文献
5.
应必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2)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论的。最近,蔡仪同志在《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问题》一文中,就这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不少新看法,又引起了进一步的讨论。蔡仪同志在文章中提出了哪些论点呢?首先,他认为:“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的所以是典型人物,不仅是个别和普遍性的统一,而是以鲜明生动而突出的个别性,能够显著而充分地表现他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这个“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蔡仪同志称为典型性格的基本之点,也叫“性格核心”。 相似文献
6.
茂敖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读了郑广智同志的《坚持民族平等履行民族义务》(《民族研究》1987年6期)一文后,笔者认为,作者对民族自决问题的论述是比较正确的,而对民族平等问题的论述,不够妥当。本文拟就民族平等问题与郑广智同志进行商榷,并就教于民族工作者和民族理论专家。 郑文认为:“从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民族平等这一历史任务早已得到彻底的解决。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民族团结必须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周恩来在谈到民族团结新的基 相似文献
7.
温靖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4)
瓯群同志所撰《论“比、兴”与自然美》(《文学评论丛刊》第一辑)就自然美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他的见解,——否定自然美的存在的客观性.对此,笔者是不敢苟同的,特提出与瓯群同志商榷,并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8.
程启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4)
引言马克思主义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真理论方面提出和解决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有没有客观真理,即真理是否包含有客观内容的问题;一是人们如何认识客观真理,是无条件地、立刻地和绝对地认识客观真理呢!或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认识它呢?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即是真理中辩证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甘任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3)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每当我们吟诵陈毅同志诗词,都为诗人的彻底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德所深深感动。诗言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陈毅同志既是坚贞不屈的斗士,又是热情洋溢的歌手。他壮怀激烈,横槊赋诗,热烈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倾吐对毛主席、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表达对形形色色阶级敌人的憎恨和鄙视,充分表现了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情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高度评价了陈毅同志的革命一生。敬爱的周总理在林彪、“四人帮”迫害陈毅同志的时候,挺身而出,坚决保护陈毅同志。敬爱的朱德委员长为悼念陈毅同 相似文献
10.
高彦鸣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近几年来,谢志民同志发表了有关“女书”研究的文章多篇,出版了《江永“女书”之谜》一书(1991年)。该书《导言》说:“近几年来关于‘女书’的研究状况,毋庸讳言,是令人十分不安的。大多数关于‘女书’问题的报导和论述,不是移花接木,猎奇传异,就是牵强附会,荒诞不经。甚至所提供的‘女书’文字资料,也多被随意增删,改头换面,弄得面目全非。既没能在‘女书’研究上提出科学的论断,也没有为‘女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资料。在‘女书’研究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在已经被盖上一层层厚厚的历史尘埃的‘女书’上,又被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罩纱”。这段话,恰好道出了作者“女书”研究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也谈“连动式”和“兼语式”——和张静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玉柱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
张静同志在《“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一文中指出,这两种句式的“‘职权’越来越大,它们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成了‘万能式’,简直要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夸张,但这指责还是有根据的。的确,在有些语法学 相似文献
12.
赵璧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
屈原《九章》“伍子逢殃兮”中的“伍子”,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直到今天的注本,无不把它释作“伍子胥”,我们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有三: (一) “伍子”出现的语言环境是“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全段是诗人就亲身受谗被逐而不用的现实遭遇,联系整个历史上用人方面的悲剧,既自解自慰,又表达中正不阿的决心。“伍子”与“比干”相提并论,“比干”是忠臣,“伍子”也必与之同调,犹如“接舆”与“桑扈”同调 相似文献
13.
潘纪一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
为了解脱政治经济学教师讲解绝对贫穷化问题时的苦恼,蒋学模同志在《谈谈无产阶级绝对贫穷化问题》(复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一期)的文章中,追根溯源,指出马克思"根本没有提出相对贫穷化和绝对贫穷化这两个范畴";列宁虽然谈到这两个范畴,但"在'绝对的恶化'的前面,加上了'有时是'这样的副词限制着,"就不是作为规律来看待的.言下之意,这一问题大可不必纠缠.无奈《资本论》上明明写着:"不管工人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对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一节中大量引用的工 相似文献
14.
臧振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宝鸡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载刘亮同志《“凤德”考》一文,提出“凤德”作为一种比喻始于西周,这是很有见地的。但作者认为“德凤”源于文王,用指周德则是很成问题的。至于什么是“凤德”,刘文也没有作出正确的解释。凤德不是王德而是士大夫德刘亮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刘文”)开始时指出,凤德“旧时多喻士大夫的德行名望。”但刘文置“旧时多指”于不顾,另作新解,说凤德是“周德”,是“文王之德”。就是说.凤德是王德而不是士大夫之德。作者引用《诗·大雅·卷阿》,认为《卷阿》中的凤凰比喻周天子,“凤凰就是周天子的象征”。作者对《卷阿的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卷阿》十章,章章言贤士君子来游王所。其主题,不是如刘文所说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八年川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一期上发表了梁超伦同志的《论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及一般规律》一文。作者“根据客观实在和论述的需要”,提出了正质与反质是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并认为:“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这种概念。”因此,照他看来,正质与反质这对矛盾的提出,是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个“突破”。我们认为,关于自然界的基本矛盾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的基本原理问题。梁超伦同志努力探讨自然界的基本矛盾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探讨自然界的基本矛盾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论证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上应有充分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张道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杀人和所谓“奸诈”,是评价曹操必要涉及的两个问题。五十年代末,郭沫若、翦伯赞同志带头替曹操翻案,他们分别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观点。但是,史学界长期以来在这两个问题上并未取得共识。张大可同志近年来写了不少关于曹操的好文章,但在《关于曹操评价的几个问题》①一文中,就以上两个问题所持的观点本人实难 相似文献
17.
曲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叶圣陶先生在一九四八年八月草拟《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一文时,对初中语文培养目标,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都作了具体说明。并明确指出高中“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承接着初中的第①②④⑤四条,更求其提高。”(《叶圣陶语文教育许集》199—200页)这说明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语文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很早就明确提出来 相似文献
18.
张占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晋阳学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李淳、新材二同志的文章,题目是《诸葛亮的重大失误》(以下简称《失误》)。作者对诸葛亮的用人提出了新的估价,读后颇受启发。但我认为文中有的观点尚有商榷的必要,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对“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的认识——与俞吾金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唯一性”,是由它的对象决定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存在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哲学理论中,但这些具体的哲学理论是在“统一性”基础之上表现出的“多样性”,它们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超出“统一性”。哲学的对象决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必须把一种哲学理论中是不是存在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家有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明确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批判”了哲学基本问题,而是明确提出并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坚持哲学基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宝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71-74
长期以来人们对刘勰的"比兴"观的基本内涵的理解颇多歧异,有人认为"比兴"是一种诗法,而有人认为"比兴"是一种诗体.两种观点各执一端,但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即都是站在诗人创作的外部来看"比兴",因而都有偏颇.本文认为,只有从诗人创作的内部即从诗人创作活动的生命体验的角度来看比兴,才能真正理解刘勰的"比兴"观.在<文心雕龙*比兴>篇里,刘勰正是从诗人创作的过程中来论述比兴的.这个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就是"触物圆览--讽兼比兴--拟容取心".也就是说首先要有独特的生命体验,然后才能讽兼比兴,最终达到拟容取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