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赫西俄德的《神谱》讲述了古希腊诸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赫西俄德向我们展现了诸神的谱系与诸神与人起源的关系.通过对神王宙斯与其他诸神属性的梳理,通过宙斯的“王权”、人的起源、人与神的分离,来讨论赫西俄德对人的城邦中的秩序、限度、关系的理解,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普罗米修斯神话"最早见于赫西俄德的两部诗作,但同一个神话出现了两种讲法.通过文本绎读的方式,比较<神谱>、<劳作与时日>中的两种讲法,可以感知赫西俄德讲述这一神话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为后世留下了两部相对完整的诗篇——《神谱》和《劳作与时日》.表面看来,两个文本散乱无章,且存在着许多矛盾.然而,隐晦玄妙的叙述背后却另有深意.贯穿两个文本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为理解文本的意图提供了一个切人口:通过领会普罗米修斯盗火与宙斯立法之间的微妙关联,也许能够更加清楚地体味古风诗人对人世政制的沉思.  相似文献   

4.
作为古希腊传统神话的典范,赫西俄德的《神谱》既传达了古希腊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也诠释了古希腊人对生命起源与理想生活秩序的想象。《神谱》中“浑沌”作为宇宙万物得以诞生的自然起源,“宙斯”作为宇宙秩序得以成形的神圣起源,从浑沌到秩序,既是时空维度上的宇宙成型过程,也是精神维度上的个体成人之路。由此,文章提出《神谱》中起源的教化意义在于:以追问起源敞开教化的时空原点,并以重塑神圣起源为教化树立典范原型。  相似文献   

5.
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详细地论述了人类经历的五个时代。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一时代神话,希冀寻找出其潜在的含义。一些学者认为,赫西俄德的五个时代,代表了一种持续衰退的史学观念,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在这种衰退中存在着一些进步的因素,悲观中带有一定乐观的因素。赫西俄德通过对五个时代的神话的描述来证明劳作是正义的基础,唯有正义,社会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  相似文献   

6.
湖南诗人张枣《危险的旅程》一诗,与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礁石的玛丽娜》,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玄学诗人约翰·邓恩的《离别辞:节哀》等作品具有互文关系;结合张枣自己的诗论《危险旅行——中国当代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从《危险的旅程》一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以及他基于中西对话基础上的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危机的洞见和元诗学理想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毛诗小序》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形成于战国孟子一派学者之手。《诗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将诗政治化、历史化,并由此而建立起以"美刺"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其意义指向在于国家典礼、时世变迁、政治兴衰以及社会风习等方面。在诗的政治目的性意义指向的表述中,《诗序》实际汇集了诗人之意、典礼用诗之意、诗乐之意、采诗或编诗者之意等四方面的意思。故而引起了后人的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元好问绝笔诗的认定是元好问研究中相当重要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考证,证明元好问《病中感寓赠徐威卿兼简曹益甫高圣举》一诗就是他的绝笔诗。通过对元好问绝笔诗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生命将尽之时殷殷咐嘱的是"文统"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文学创作在晚年达到了鼎盛时期。此间他创作了以拜占庭为主题的诗歌《驶向拜占庭》与《拜占庭》,表达了他对纯粹精神和艺术的永恒世界的向往之情。本文通过对这二首诗的对比与分析,探讨诗人在诗歌主题、象征符号以及哲学思想上的延续与变化。可以看出,诗人在这二首以拜占庭为主题的诗中对死亡与永生的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二者关系的哲学思考越来越趋于成熟和深刻。  相似文献   

10.
论尺度是美的规律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尺度”是欧洲哲学史和美学史上一个很古老的范畴。早在希腊神话里,宙斯的女儿,正义之神帝基和执法女神伏诺米亚(Horai三女神中的两个),就同时兼有世界历史、社会生活的尺度的意义。荷马史诗也常用尺度一词来表示测量单位,如道路的长短,船舶的位置等等。诗人赫西俄德把尺度用作社会实践的准绳,表示生活的节奏、秩序、律动。在长诗《劳动与时日》中,他劝告人们“谨遵尺度,及时劳作”。哲人赫拉克利特给火(他认为这是万物的本源)规定了“燃烧的尺度和熄灭的尺度”,还指出逻各斯是“表示时间范围的尺度”。毕达哥拉斯派的波里克列特以“准绳”为题写了一篇论文,其中把数看做是艺术的尺度。诡辩派的普罗塔哥拉则提出了一个完全主观的尺度理论:“人是现存事物的尺度”,认为人是从自身出发来衡量一切的。  相似文献   

11.
李益诗歌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现存174首。通过分析其诗的用的情况,可以看出其诗各韵部合用独用与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中考证的隋—中唐的音系基本相符,也有一些韵例与晚唐—五代的音系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重新认识孔子诗学理论,将出土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与传世文献《说苑》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说苑》引《诗》内容与传统理解中的孔子诗学理论相和,而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的解读虽然有其实用性、功利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从诗本身的意旨出发,揭示诗的文学艺术特质和诗人自身的情感抒发。从《孔子诗论》到《说苑》引《诗》,诗的教育功能与诗的艺术功能并重发展为偏重于对诗的教育功能阐发,对《诗》解释路径的发展趋势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13.
朱熹、张栻、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时,在7天内写作唱酬诗149首,编为《南岳唱酬集》。张栻的《南岳唱酬序》以“序”为名,实则记述了游玩经过,被后人视为山水游记的名篇。之后,朱熹写作《南岳游山后记》,以“记”为名,实则借临别赠诗一事叙述了自己对于作诗的看法。细读南岳唱酬组诗、《南岳唱酬序》与《南岳游山后记》,可以看出山水文与山水诗在叙述同一活动时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观察到理学家面对优美山水时想要作诗却唯恐玩物丧志的纠结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4.
《鸿》诗以它独树一帜的形式创造了境化的形象语言,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享受到这些独特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艺是区别于一般文艺学意义上的文艺的特殊对象,因而“民间文艺学”应该是一门区别于一般文艺学的相对独立的人文科学.一般文艺学,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在西方,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学问,其后蔚成大观.此乃自古希腊时期西方的专门艺术化文学创作已经盛行所致.比如我们可以随便举出许多古希腊时期的大诗人、大戏剧作家,即使荷马确无其人,则赫西俄德、萨福、阿那克里翁、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多芬、米南德等等,其诗文作有几百篇、剧作上百部者不在少数.正是由于这样大量的专门艺术化的文艺创作的实践,才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所保存的305篇作品,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期。从汉代起,一般人汝它就需要注释的帮助了,注释《诗经》也就成为专门的学问,称做诗经学,属于经学的一个分支;《诗》本文也就叫“经”,“经”和“经学”结为一体,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统的诗经学是以《诗序》为纲的,《诗序》即《诗经》的题解,但大多不合于《诗》的本义,而读者却往往奉为圭臬。所以(宋)章加愚惑叹道:“《诗序》之坏《诗》而《诗》亡,……自儿童读《诗》即读《诗序》,已入肌骨矣,……诗人之旨虽吾夫子复出,安不亡乎?”宋元以来,儒学趋向市俗化、乡俗化,《诗序》的影响更浸入社会底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所保存的305篇作品,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期。从汉代起,一般人读它就需要注释的帮助了,注释《诗经》也就成为专门的学问,称做诗经学,属于经学的一个分支;《诗》本文也就叫“经”,“经”和“经学”结为一体,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统的诗经学是以《诗序》为纲的,《诗序》即《诗经》的题解,但大多不合于《诗》的本义,而读者却往往奉为圭臬。所以(宋)章加愚感叹道:“《诗序》之坏《诗》而《诗》亡,……自儿童读《诗》即读《诗序》,已入肌骨矣,……诗人之旨虽吾夫子夏出,安不亡乎?”宋元以来,儒学趋向市俗化、乡俗化,《诗序》的影响更浸入社会底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风尚、人伦道德所给予的影响,诗经学可能比《诗经》本身还大得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8.
《吉檀迦利》,以其散文诗的神秘主义特色,给人一种空灵飘逸又玄妙莫测的感觉和印象,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体现了他的一种泛神思想,因而,诗作中的“神”具有一种多义性,他既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美与真理,又象征着诗人关照世界的自由心灵,在诗集中,还表现了诗人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思想中的矛盾与焦虑,诗集的思想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朱熹《诗序辨说》在《诗序》作者问题上一方面肯定汉代毛公之前已有很久的流传,一方面又说《诗序》起初出于汉儒之手、乃后人所为,显然自相矛盾。这是因为他既要破除《诗序》的权威,论证其不可信;同时又认为《序》亦不可全废。朱熹虽不一概否定《诗序》,但其疑《序》反《序》的倾向却是十分明显。《诗序辨说》分别从妄生美刺、望文生义、《诗经》的使用场合、《诗序》本身逻辑矛盾以及一些训诂和文字方面的错误等几个方面辩驳了《诗序》之失。同时朱熹的《诗序辨说》又体现出了有破有立的特点,对男女之地位、君臣之关系以及《诗经》中涉及情爱之诗都有很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晓敏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5):11-13,17
在陶渊明研究中,《形影神》一诗的主旨问题争论较大。已故治陶学者逯钦立先生就此诗分析并主张其为陶渊明反佛之力作。笔者详析逯文并结合陶集加以辩证,认为《形影神》诗实为陶渊明所作之自我精神剖析,逯说有牵强之嫌。诗人通过对自身几种思想的审视,最终以“自然”之说释惑,达到一种“委运任化”的高超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