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许涛博士撰写的《在华非洲商人的社会适应研究》一书,于2013年5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与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在华非洲商人的社会适应——基于义乌、广州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也得到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资助。  相似文献   

2.
清末文献提到的广州的七十二行,往往是指广州各商业、手工业行会的联合体.七十二行在广州总商会建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总商会成立后,它仍作为与总商会平起平坐的商人团体,参与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常常挑战总商会的权威,1910年,甚至成功地罢免了总商会协理、代总理左宗藩.1911年武昌起义后,广东实现"和平光复",七十二行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传统"的行会联合体广州七十二行,在"新式"的商人组织总商会成立以后,仍作为代表全城商人的团体而独立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城市很少见.因此,研究近代中国商人团体,广州七十二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个案.  相似文献   

3.
丘吉尔与罗斯福的关系是战时英美“特殊关系”中的特殊关系。二人都是国家领导决策人,他们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一个由不冷不势到密切合作,由密切合作到疏远冷淡的变化过程,对战时英美关系起伏跌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可以说是战时英美关系发展演变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人口国际迁移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促进了广东人口国际迁移的复苏和活跃,并显示出迁移流量因改革开放急增至1982年后渐趋平稳,迁移流向已突破历史迁移轨迹,迁移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职业、婚姻与家庭方面与历史移民有较大差异等新的特征。文章指出,“经济决定”论已不能完全解释当今发生的人口迁移动因;海外亲友牵引仍将发挥作用,靠自己拼搏的年轻一代新移民随改革开放增多;政策在整个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成功访问非洲,中非关系跃升至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更加揭示出中非关系的特殊性质与前景,即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相互需要。对中国而言,非洲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政治基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全球战略的坚实支撑。对非洲而言,中国的援助、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政治互信是非洲实现新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非洲探索自我发展模式的历程中,中国经验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末的广州商人与香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末,大批广州商人到香港经商、置业、投资,广州商业与香港息息相关,香港又是广州商人获得商业信息和新知的窗口、开展政治活动的舞台。广州商人与香港华商 .有特殊密切的关系,两地的商人在经商、社会救济、政治活动中互相支持、合作,不少港商参加了广州商人的团体。但其时港商毕竟已形成了一个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同广州商人也有利益的冲突。粤路公司风潮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战后老殖民主义从亚非多殖民地的撤退是本世纪政治史中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中以英法从非洲大陆的撤退影响最大.英国在非洲的“政治撤退”,具有深刻必然性。战后英国的非殖民化政策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演变过程实际上具有机会主义特征,并非主动规划了殖民统治的“自身终止”。而促使其不断改变殖民政策乃至加速“政治撤退”,到最后不得不从非洲撤退的深对原因,是战后国际政治形势与经济关系的变化;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顽强斗争特别是武装斗争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到隐喻的系统性,但究其运行机制论述得很少.故从意义的角度,试以其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为切入口,分析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认为意义中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在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官方认可并向官方承担义务的"行",因官方需求无限增加,行户纷纷脱离而衰落.商人们建立起以同乡关系为纽带的会馆,以维护自己权益,形成了官牙外的自我管理.官府除了颁布政策规范牙行行为、禁止私牙设立外,逐渐让会馆合法化.会馆也纷纷向政府申请备案,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责任.商会成为商人们的领导机构后,会馆也多演化为商会的团体会员,或转化为同业公会.总体上看,商人的管理经历了官方管理到民间自我管理,再到官方强化对商人的管理的循环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到1990年中新两国正式建交为止,中新关系经历了从最初隐晦疏远到最后自如密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新加坡从各自政治经济关系的对比差异、冷战国际环境变迁中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对中新关系的积极意义,以及新加坡在海峡两岸的关系等方面,对双边关系进行了务实性调整和适应.正是冷战国际环境中这种务实性的中新关系,为冷战结束后中国与新加坡关系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关系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关系问题。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法治在处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三种核心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构建和谐世界关系的开拓者.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以及自身和谐政治人格促成了周恩来构建和谐世界外交理念.这一理念在周恩来处理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特别是中非关系中得到了显著体现,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同伴关系和集体自尊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在同伴关系和集体自尊以及二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不良同伴关系、影响儿童集体自尊的因素、良好同伴关系对集体自尊负面效应和同伴关系提升集体自尊干预措施以及跨文化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情感适应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重要维度,然而身在异乡的他们却面临着普遍的情感困局,空间迁移所带来的受排斥感和漂泊感,时间演进中的孤独感和迷茫感,成为了他们情感体验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可“移动”的特性与农民工的“流动”生存现状碰撞,从情感认同的建构、情感生活方式的形塑两个层面推动着他们的情感适应过程。新媒介的接触、使用与消费,不仅建构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资本,新媒介自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资本,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城市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5.
非洲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呈现出从“多边化”到“非洲化”的演进特色,而衡平路径的选择称得上是“非洲化”国际投资法的革新特征之一。非洲国际投资法衡平路径的选择是国家经济主权行使与外国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内在平衡需求,是非洲国际投资法“多边化”与“非洲化”发展的衡平器,是实现非洲国际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善治”路径。衡平路径主要表现为东道国监管权与投资保护义务的进一步明文细化,外国投资者可持续发展义务的施加,投资者-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平衡性革新等。基于此,应加强我国赴非投资监管制度的体系化与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在非投资者经营合规管理的自我能力,凝聚各方合力贯彻施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许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到隐喻的系统性,但究其运行机制论述得很少。故从意义的角度,试以其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为切入口,分析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认为意义中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蕴含关系在隐喻系统性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商业的繁荣兴盛。在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对于宋代商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多关注,对于商人的社会地位也作了很多论述,但对商人的经营活动,尤其是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收入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负担缺乏关注,因而也影响甚至限制了人们对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及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学的视野下,我们将来华非洲人定义为旅行者。相对于团体旅游,来华非洲人迁移过程中还涉及了商贸、探亲、就业等方面,衍生了族群关系和群体关系。在旅游行为发生的场域内,非洲人与当地旅游从业者、居民进行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随着双方社会交往程度的深入,引起了文化休克、文化排斥、涵化和文化融合等现象,交往和互动双方的心理和行为也不断发生调适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国际经济贸易交往和国际民商事关系的不断发展使得与此有关的法律问题愈来愈多。传统冲突法因其"僵固性"、"缺乏灵活性"等缺陷而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冲突法予以改造,并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或法律部门来调整这种国际民商事关系。于是,现代商人法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人法制度就能取代冲突法制度。实践中,应当将冲突法与统一实体法和现代商人法结合起来,即坚持多元主义的立场,采用多元主义的方法,以圆满解决国际民商事交易中的法律问题,更好地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昭武九姓,指的是中亚的粟特人。在古代,粟特人以善于经商和富于进取心而著称,利之所在,无远弗届。他们在长时期内操纵着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转贩贸易,足迹遍及欧亚内陆。他们在数百年的经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为古代欧亚内陆及其周边国家的国际商人。今天,从文献记载和丝绸之路上的某些文化遗址来看,他们不仅在发展东西转贩贸易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在传播文化、促进多国之间的政治往来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就传播文化而言,人们都知道,中国的造纸术是通过粟特人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