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外贸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丈介绍了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与传统贸易理论作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用竞争优势理论代替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贸易战略的制定,同时分析了竞争优势与我国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战略贸易理论作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被传统贸易论忽略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且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使贸易政策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随着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形态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优势更多地来源于各国之间在市场结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必须依据战略贸易原理,尽快实现贸易战略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换,提升本国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对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运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 ,使产业内竞争加剧。通过比较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 ,从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 ,发挥产业的竞争优势对我国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和特殊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明 《社会科学家》2002,17(3):42-45
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格局的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将这种以货物贸易为基础的理论用于分析服务贸易时既要考虑到其适用性,又要同时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本文从服务贸易的基本层面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应用于服务贸易分析时的几个问题,并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争论作了一些评述.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的赶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的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一、理论述评:需求因素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其基本思路是:各国都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通过彼此的交换,双方都获利。互利贸易的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和“交换”。在李嘉图的观念里,“...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导一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我国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分工和交换,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得到扩展和修正。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能动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创造性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出口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提高出口产业层次和整体经济素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贸易理论一向以古典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国与国间贸易存在的原因。但这已不足以解释战后国际贸易的现状。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的存在才是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该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相异产品等理论构筑了新的理论模型,并主张政府干预贸易的“管理贸易”政策。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制订和外贸战略的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整合了传统李嘉图理论和HO要素禀赋理论的新李嘉图模型,以差异化全要素生产率、受要素使用效率作用的有效要素禀赋、经济制度为比较优势动因,定量探究了其对我国产业层次贸易流动的决定作用及影响程度,并据此对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一步 ,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进展。我国要迎接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 ,有必要先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 ,进而剖析了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阐述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内涵可以从资源、外部经济及竞争优势三个层次予以拓展。本文试图以此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现实类型大概经历了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概括而言,比较优势的传统力量可以对一组产品发挥作用,新贸易理论则适用于解释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所导致的产业内分工贸易模式;而当分工深入到产品内之后,贸易的技术结构和垂直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的分工形式下衡量贸易结构的主要基准.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前提和特点,研究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阶段特征和条件,并对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理论 ,为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既相互分离 ,又相互联系 ,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现有比较优势 ,加快引进新的比较优势 ,培养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加快实现新的战略调整 ,即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0~2002年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资料,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分析视角,详细地考察了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始终是产业集聚的前提基础,且中国的比较优势依然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规模经济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对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而地方保护主义却阻碍了这一态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桢 《学术论坛》2005,(11):73-76
产业内贸易快速发展已经超越了资源禀赋限制,由此催生出的新贸易理论在抛弃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性经济的基础上,比较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新贸易理论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通过对国内厂商进行补贴和对进口品实施关税,以达到扶持国内产业发展和转移国外厂商垄断利润的目的。其借鉴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可通过广泛的国际贸易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不应只注重贸易伙伴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因为资源和产业结构相似的国家产业内贸易也具有很大潜力,国际市场细化引起对贸易品需求更多的是异质产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补产品。关键是选择适当的贸易保护方式,避免导致不合理竞争、贸易摩擦及报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论、新贸易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简述 ,探讨了其对浙江省产业竞争力提高的理论借鉴意义 ,并结合浙江省实际 ,提出了在当前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以产业基地 (产业带 )建设为突破口来提高浙江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思路、原则、重点等  相似文献   

17.
有的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理论,难以适应现代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需要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但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并非是对立的理论,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进行分析和研究,两者既具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应充分发挥两种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理论预设了一个自由与平等的经济正义前提,而自由贸易传统并没有遵循这一正义前提,才造成了"比较优势陷阱"之类的困窘。为了确立比较优势战略的正义前提,需要清楚自由和平等的意蕴。全球经济正义要求的是基于人权的自由和平等。对于强权历史造成的要素持有不平等,强权者必须作出补偿。在达成关于正义补偿的多元重叠共识之前,也许可以先考察两种存在已久的国际贸易现象:一是适度贸易保护,二是后天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SRCA)对中国、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大,但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印度服务贸易总量虽不及中国,但服务贸易却呈现顺差逐年增大的趋势.此外,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集中在传统服务业,而印度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部门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因素,结果表明货物贸易出口额和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货物贸易出口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印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指导,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和本国法规和贸易政策,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和就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和冲击,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同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政府与部门的合作计划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比较优势,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护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