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方等大集经》是大乘佛教大集部经典的汇编,由北凉昙无谶、北齐那连提耶舍、隋那连耶舍等数代经师接续翻译而成。在现已刊布的敦煌文献中,该经共有171号,除4号某一卷首尾完整外,其余167号均为残卷或残片,其中不乏原属同一写卷而被撕裂为数号者。依据内容前后相承、残卷断痕或残字相互契合、乌丝栏等行款相同、书写风格或笔迹相近以及背面内容相合等因素,可将其中的38号残卷或残片缀合为13组。敦煌残卷的缀合是进一步整理研究的基础。通过缀合,除使原本身首异处的残卷或残片重聚之外,还纠正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条记目录对北敦9793号、北敦11119号、斯627号等残卷著录信息的错误,更为进一步定名、断代及校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敦煌汉文遗书发现的六种写本大藏经中,隋开皇九年独孤皇后所造即为其中之一种,据统计现存有六个卷号。独孤皇后所造"一切经"属于隋文帝时的"官造一切经"系统,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后造写大藏经的先例。同时结合相关佛教史籍记载,对独孤皇后施造"一切经"的监造者、造写地点,以及组织机构、所据底本、造经数量、写经流传情况与历史影响等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甘肃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维摩诘经注》系列写卷为北朝写本,是《维摩诘经》罗什译本的早期注本.本文辑录并考释了其中的部分俗字.  相似文献   

4.
敦煌藏经石室中发现的手写文卷,数以千万计,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学写卷,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宗珍贵的希世遗宝。敦煌文学写卷中,那些由民间(包括职业的说书艺人)创作出来的叙事作品,在文学史和民间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文卷《韩朋赋》是敦煌叙事文学中的玓(王乐)明珠,它以高昂的反封建精神,强烈的民主和自由的意愿,精美深蕴的艺术魅力,成为民间文学史上的瑰宝。一敦煌《韩朋赋》是一卷完整的长篇叙事诗(或故事诗)。现存的《韩朋赋》写卷,共见六份,它们有的是完整的文卷,有的已成残卷。这些卷子并非出于同一时期,其中最早的大约写在初唐武则天朝,最晚的可能是北宋初年的抄卷。  相似文献   

5.
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伯希和敦煌汉文写卷P.2001号,是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的一份残钞。在伯希和汉文写卷目录中,它是第一号。伯希和把它编为第一号,是随意之举,还是出于一定的原因?本文根据伯希和当年在敦煌藏经洞"觅宝"时所做的日记和笔记,结合其学术经历和背景,对此进行讨论,认为伯希和此举并非偶然。这个问题看似无足轻重,此前也没有人提出过,但细究起来,却与当时英国、法国乃至欧洲的东方学学术研究和学术史密切相关。问题虽小,但以小而见大,对于我们今天了解敦煌研究最初的情况和敦煌学学术史不无意义,也有助于准确认识敦煌写卷的三个最主要的目录,即英国目录、法国目录和北京目录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差异。本文同时根据这份写卷中提到的义净另一部重要著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一个不一样的书名,分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最早流传时的一些细节,原书的写作过程和结构,并对其中的变化及其与初唐时期政治文化变化的关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祭驴文〉一首》考辨与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写卷S.1477号《<祭驴文>一首》堪称唐人俗文中的一篇佳作,此文语言通俗滑稽,妙语连珠,口语色彩极为浓郁,保存了许多当时的俗字、俗语词。从俗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此写卷作一些考辨,可了解唐代俗字、俗语词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三、伯三二一一号文书、伯三四一八号文书均为王梵志诗的一部分(一)伯三二一一号文书的作者为王梵志刘铭恕在《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斯五四四一2王梵志诗集卷中”一条后曾作如下说明: 《敦煌掇琐》所抄伯希和三二一一号之无名长诗卷,证以此卷,知亦为梵志诗卷中。刘铭恕的意见是对的。检斯五四四一2号文书开端有“王梵志诗集卷中”、“王梵志诗集卷中”、“王梵志诗集卷中”完全重复的三句,它们是全诗的标题。据此,斯五四四一2号文书为王梵志诗无疑。而伯三二一一号文书的前十四首诗,除个别字因抄误外,内容与斯五四  相似文献   

8.
俄藏敦煌Дx.1409号契约残卷的性质为典男契。本文根据《俄藏敦煌文献》写卷图版,综合比照与Дx.1409号契约残卷性质相同的典身契和性质相关的雇工契,对Дx.1409号进行补录和考释。  相似文献   

9.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鼓吹和重视.道教作为发源自我国的原始宗教,自亦不能例外.该文以敦煌写卷P.2582号《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为考察对象,对该经的抄写与成立年代、该经与传世的《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及《洞玄灵宝道要经》的关系、该经在唐代前后产生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深人的探讨,纠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0.
P.T.1047号敦煌古藏文写卷是一份羊肩胛骨占卜文书,现存192段落应是192次占I-的记录。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王朝军政大事及民众世俗生活诸多层面。以往有拉露、石泰安、王尧、陈践等多位中外学者对该文书做过译释研究。本文在前辈研究基础上,从分析写卷卜辞入手,参证P.T.1287、P.T.1288等古藏文写卷及传统藏史典籍文献,对相关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做综合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俄藏敦煌Дх.1409号契约残卷的性质为典男契.本文根据《俄藏敦煌文献》写卷图版,综合比照与Дх.1409号契约残卷性质相同的典身契和性质相关的雇工契,对Дх.1409号进行补录和考释.  相似文献   

12.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法句譬喻经》写卷与现存大藏经相比,存在相当丰富的异文材料。文章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四则异文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份残卷的异文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一清朝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龚自珍、魏源在京师应会试。这次礼部刘逢禄担任评阅考卷工作,发现邻房有浙江、湖南二卷,经策奥博,自忖“此必仁和龚君自珍、邵阳魏君源也”。极力向当权者推荐,但未获录取。为此,刘逢禄写了《题浙江湖南遗卷》诗(见《刘遗部集》卷十一)表示惋惜。士林为之传诵不已,龚、魏二人亦因此而齐名。后经梁启超推崇宣扬(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半个多世纪以来,治近代学术史者往往以二人连称合论。  相似文献   

14.
《大般涅槃经》在敦煌文书中是遗留卷号最多的一部写经,而其中大部分的书写时间出现在北周和隋代。同时期的莫高窟中,以《大般涅槃经》为素材的经变画和故事画也十分的盛行,这既与敦煌地区的历史背景有关,还与当时名僧大都普遍修习《涅槃经》和朝廷的倡导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冥界演进为视角,结合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目连变文》、《阎罗王授记经》,以及宋代《玉历至宝钞》和明代《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对《西游记》中的冥界进行了考证,指出《西游记》中冥界是以《入冥记》为核心,在流传过程中又有所增益而形成的,其中"目连救母"故事的影响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6.
《急就篇》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训蒙读物,在汉唐间的几百年间颇为流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也有《急就篇》写卷留存。对于这些《急就篇》写卷,国内外学者有所关注,但未能网罗无遗。笔者在查阅《大谷文书集成》过程中,新认定了前人未能准确定名的《急就篇》残片6号(7片),并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略作梳理。  相似文献   

17.
P.3719《尔雅》白文写卷至今未见详尽校理,我们将写卷与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尔雅》进行对校,校得近百处异文。本文对其中一些条目进行疏证,以见写本的特点,进而较为全面地评判写本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为清初著名文学家兼学者。其诗文先后有《南车草》、《竹垞文类》、《腾笑集》诸刻,至晚年手自删订,成《曝书亭集》八十一卷。然是集种种舛误,亦自不少,其中尤以卷二至卷二十三诗歌编年讹错为多,或者年份不符,或者同一年内前后次序颠倒。诸如此类,前人不无指出,笔者偶亦有所发现。随手札录,日久渐伙。兹择取若干,略依原编次序,厘为一束,名之曰《<曝书亭集>辨正》。  相似文献   

19.
《新修本草》卷数的记载有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卷之不同。诸家卷数记载不同的原因在于是否计入《药图》和《图经》目录。可能不同卷数的版本出现于不同年代,五十三卷为最早的版本,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乃后起者。由于传播中造成的差异,不同卷数的版本,其文字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现在日本藏有为数不少的敦煌写卷,尤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从中国流入的敦煌遗书数量特别多。著名的李盛铎旧藏卷子的真品已经在1935年归于羽田亨之手而目前藏在大阪杏羽书屋。但其他收藏单位称为李盛铎旧藏的敦煌遗书也不乏其例。这些写卷大部分经由商业渠道出售给收藏单位,来源不可置信。来自李家的根据之一便是"德化李氏凡將閣珍藏"印,但此印早受到怀疑,至少存在很多伪印,而且李盛铎本人也从来没用于敦煌写卷真品上。本文以杏羽书屋晚期收藏的写卷以及藤井有邻馆收藏的称为何彥昇旧藏的写卷为例揭穿了伪造写卷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