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考察表外业务对银行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外业务会抑制商业银行自身的股价崩盘风险,即表外业务发展水平越高,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小;表外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小型银行比大型银行对表外业务的反应更加敏感,抑制作用对于盈利能力强、存款质量高的银行更为显著;媒体作为外部治理力量,能够增强表外业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未来在银行层面,我国商业银行应在保持自身业务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发展表外业务;创新业务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吸收以应对表外业务的发展;结合银行异质性特征,对银行的表外业务实施差异化、针对性指导。在政府层面,我国政府要提高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有序发展表外业务;相关监管部门要持续健全监管体系,完善内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无论是传统的表外业务还是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实际上均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本文通过比较我国5家上市银行与香港10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的表外业务信息,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状况,并对如何度量表外业务信用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其风险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按传统的会计做法,未列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影响银行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其实质是在不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现状的条件下,扩大银行资金的来源与应用,以分散风险和增加银行收入。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1)银行承担风险的承诺,如信用额度,循环信用额度,票据发行(包销企业债券)等;(2)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如信用担保,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等;(3)金融衍生工具,如金融期货、期权、货币、利率互换,外汇及各种证券指数等。我国习惯上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住房市场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各种假按揭贷款的不断出现以及整体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的上升,使个人住房贷款隐蔽的风险日渐暴露,虽然目前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总体并不高,但现实情况已足以唤起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的手段和对策,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取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股票日度收益率数据,构建ARMA-GARCH-CoVaR模型,测度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贡献程度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强度。实证结果表明:每家商业银行都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程度与其自身风险水平的相关性较弱。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自身风险水平较低,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最大;不同商业银行之间也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对其关联银行的风险溢出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外,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溢出具有重要影响,应将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纳入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监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存款保险制度下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证明:一国的市场纪律约束、监管手段与水平都影响着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良好的监管制度有利于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积极效应发挥,否则,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风险。由于我国监管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匮乏,银行经营不透明,造成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难以控制,所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我国的监管制度和提高我国监管水平、政策执行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国内商业银行要谋求新发展契机必须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拓展构想。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从传统业务向表外业务扩展是一种趋势.在全面加入WTO的背景下,积极发展表外业务是当务之急.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表外业务中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对风险的认识和规避是当务之急.我们将从法律和会计两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建议,使银行能在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提高经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商业银行各级资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和银行经营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到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成正比,已上市流通股比例和附属资本额与银行风险成反比的结论,并针对该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充足率约束引入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以来,资本约束监管成为银行安全性经营原则最重要的保障。商业银行在应对资本充足率约束时,更倾向于选择分母(资产)策略,利用监管规则漏洞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在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并不健全的背景下,表内资产出表成为监管套利的一个主要工具。表外业务在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降低了资本充足率标准作为审慎监管工具的有效性。为此,需要完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制定表外业务项目披露的统一标准,有效管理表外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的重要金融服务之一,对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是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具有业务结构复杂,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业务涉及面广的风险特征,因此银行管理层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即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内部审计、调查监督和理财产品交易限额控制机制,利用衍生工具组合和对冲策略,提高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预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商业银行单位资产表内、表外流动性创造指标,分析国内货币政策、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商业银行总体和表内流动性创造水平,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可以强化调控效果;同业业务发展削弱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调控的有效性。因此,应注重货币政策调控质效,做好同业业务监管协调,推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需求,降低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偏好。  相似文献   

13.
银行贷款风险的产生与防范焦云迪,韩小松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中70%以上是银行的贷款业务。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贷款业务,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商...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的定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法律对商业银行的设立采取特许制度,因此需要界定商业银行的实质,以防止逃避银行监管的脱法行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商业银行法》的立法目的,而这和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密切相关。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吸收活期存款而发放贷款,这导致了商业银行存在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需要法律介入监管。因此,在界定什么样的行为在实质上构成了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其他机构非经特许成立为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时,核心因素应当是吸收活期存款。由此,还款期限是否固定和是否以此从事经营这两个因素可以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与民间借贷、非法发行企业债券等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的不利影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利率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银行业的关注和重视。开展金融创新是解决利率风险不可缺少的措施。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资本充足率低、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外部环境不健全等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确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发展表外业务以及开展金融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持续进行了18年,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还未完全放开。通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实际为例,在分析评估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和变化趋势基础上,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提高定价能力和发展中间业务等建议,将利率风险降至最低,不断完善银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可能透过监管资本套利方式节约资本,其可能形态是向下调整表内贷款的风险结构和向表外转移信用。文章研究了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表内贷款的风险结构、表内外信用转移的影响及其对流动性状态的相依性,主要结论有:第一,当监管压力较高时,银行表内高风险权重的公司贷款增速下降,而低风险权重的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增速上升,表内贷款的风险结构似乎朝着资本监管诱导的方向转移或调整。第二,即便监管压力较低,银行仍倾向于将表内信用转移至表外,间接证明了两种监管资本套利形态的资本节约机制的存在性及其强烈的行为动机。第三,考虑表外信用活动是准确识别和判断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前提。资本压力测度与银行总信用增长有合理的预期关系,但与表内信用增长的关系非预期一致,表外信用活动干扰了银行特征变量与表内贷款增长的“正常”关系,部分银行特征变量对表内外信用活动相反的趋势性影响与两者间的转移或替代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贷款利率的放开是我国利率改革的一个历史标志,是存款利率放开的前奏,它显然对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企业等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无疑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更多的风险,面对贷款利率放开后的一系列影响,我国应该转换政府职能、提升银行综合业务能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以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受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受到现实的制约,非利息业务不断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采用国内11家上市银行1997年至2008年之间的混合数据,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之间的波动性与相关性关系,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波动性明显高于净利息收入,而且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间具有顺周期性和轻微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暴露和显现的高危时期。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对当前个人住房贷款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控制,那么,未来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扩张反而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源。因此,正确认识并努力防范当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类型及成因,提出四种防范风险的方法: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规范银行操作流程;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