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786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被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评判、就业意向和择业标准、专业满意度与重视度、就业影响因素、求助意向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择业时首选的地点以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建议就业指导人员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遵循主动择业原则、社会需要原则、发挥特长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就业主体——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加以归类分析,提出形成科学择业观的必要性这一现实问题,并力图实现对择业行为的科学指导,以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避开心理和行为上的诸多误区,从另一角度促成大学生的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3.
张丽萍 《职业时空》2012,(4):173-174,180
以高职院校理工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其择业心态、就业意向、求职准备等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求稳定图安稳等择业心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原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方面分析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现状归因,提出引导对策,力图让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职教育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职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严峻的社会现实.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职校的前途命运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树立深切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连续三年利用暑期去工厂企业实践,结合从教以来的切身感受,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工厂实际出发,分析择业误区的成因及对策,以期为中职生科学正确地择业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邓勿 《职业时空》2005,(8):60-61
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农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更加困难。对于面对人生重要抉择的毕业生来说,求职的成功固然主要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离不开充足的信息和成功的机遇。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农科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定位不准,择业心态还不成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把这项工作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  相似文献   

6.
黄林楠  王琳  于洪军 《职业时空》2008,4(10):236-237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主动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然而,还是有不少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种种问题。如何主动适应毕业生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实现毕业生平稳、顺利就业,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我们于2007年对全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择业工作现状调查,并加以分析研究,以期能对大学生和就业指导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调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问题的提出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教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已接近10年。如今,大学生的就学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对所读专业无兴趣,甚至出现厌倦、抵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步改变“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各地区及高校随之相继开办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与一些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竞争落实就业单位。为此,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的迎接挑战,在就业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择业自然成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讲,现代社会的择业竞争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充分认识择业心理的特点,才能克服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地选择职业,进而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11.
刘坤  杨永鑫 《现代妇女》2014,(11):306-306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国家的高校教育体制也受到了相应的冲击。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相对于以前而言有所下降。有的"90后"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候心态较为消极,课堂积极性基本都偏低,这就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90后"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不高,甚至出现排斥现象,当前的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应当积极改变学生的心态,提高"90后"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积极性。本文将着重阐述"90后"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学生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张俊红 《职业时空》2005,(12):60-61
中新网11月28日电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的<集中答复媒体关注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问题>中透露,从中国近期发生的人禽流感惠者标本中分离的H5N1病毒的基因序列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具备导致人传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来自不同院校的作者就大学生就业压力、心态、教育与创新的等问题展开笔谈:首先,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继忠 《职业时空》2008,4(7):52-5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将愈来愈激烈,据成都商报报道:到2010年,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近1000万,而就业容量只有800万,那就意味着将有2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返城,大学生就业的“三峰叠加”,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大,造成总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5.
郭允 《职业》2012,(9):97-98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是一个普遍的和内在的因素,这一问题也映射出学校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因而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大学生择业意识是大学生对择业价值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大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迅速唤起了大学生参与职业选择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致使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就业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在职业定向、定位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困惑时则呈现出不同的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宅族是一个分布极其弥散的族系,该群体的主要行为特征是足不出户、粘在网上,这种行为特征与网络化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学生宅族具有较强的负面情绪体验、较低的自我满意度和对社会问题较高的负面评价,社会心态呈现出"灰色化"的样貌与特征,这种社会心态特征固然是受"宅行为"、"宅生活"直接影响的结果,但从更深刻、更宏观的背景来看,则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外在世界本体性安全空间的失落有关。  相似文献   

18.
魏晓丽  陈胜军 《职业》2011,(35):67-67
目前,由于技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竞争意识薄弱,导致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再加上现在很多职业技校仍在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子,教学课程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逐渐产生厌倦、逃避、无聊的心理。技校学生的种种不良学习心态导致他们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调整技校生学习心态成为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技校生学习心态的现状及调整措施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代青年研究》2011,(5):62-63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其现状和问题都引人深思。下面一组论文以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机制建设,值得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屌丝一词反映了当代青年对于社会现实和自身改变的一种无力的心理状态。作为2012年度最热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屌丝一词被当代青年争相认领,是认识当代青年心理状态和心理诉求的媒介。屌丝社会心态的具体表现为财富拥有的自嘲心态、追求爱情的无奈心态和改变现状的无力心态,这是受多元思潮、网络媒体、社会矛盾凸显的消极后果以及草根时代的自我认同焦虑的影响所致,因此,加强对青年的引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