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汉抗战期间,武汉地区的帮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武汉地区的帮会可分为当地帮会和外地帮会两大部分,其活动具有主客帮会和平共处、积极支持抗战、亲近国民党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政治色彩;但部分反动帮会勾结敌伪、卖国求荣、强取豪夺、牟取私利,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危害。通过对武汉抗战时期武汉帮会的考察,可以得出两点启示:第一,帮会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在民族抗战的感召下,绝大部分帮会最终站在了抗日的立场上。整个抗战期间,帮会在“抗日高于一切”“保卫家乡”“保卫祖宗坟墓”的口号下,创造了许多奇迹。第二,帮会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明显的落后性及巨大的破坏性,极易被反动势力操纵利用,成为阻碍社会历史进步的反动力量。对此,应予以高度的警觉,必须对帮会进行彻底改造,直至其消灭,切不可与其沆瀣一气。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帮会是中国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群体,它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原因。既往的帮会研究注重探讨组织渊源、系统流派、重要人物以及秘密社会的重大政治、社会活动。如果从文化视角对清代帮会结社加以剖析,可以发现从帮会结社的组织形式、精神信仰、伦理核心、隐语及诗句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文化对帮会结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争取刀会、帮会关系着新四军的战略展开.新四军积极推动刀会、帮会抗战,帮助解其困难,争取帮会上层,对其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逐步消除了帮会的负面影响.新四军对刀会、帮会的争取和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抗战力量的增加、新型抗日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发展借助了普遍存在于工人阶级中间的帮会力量,并对相关帮会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在帮会内部初步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国民革命.但限于对当时中国革命和社会实际情况认识的不足,党的帮会工作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对国民革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帮会是旧中国产生于封建时期的以游民为基本骨干的民间秘密社团的统称。其内部或按同业、同乡关系结合,或按政治、信仰倾向聚集,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和落后性,极易被人操纵利用,变成凶残的打手和反动的组织。通过解剖帮会这具尸体,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1928年创刊的《新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批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第一刊。它在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体制刚刚建立尚未形成完善体系之际,就对之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包括对训政理论的批判、对《国民政府组织法》的批判、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制度的批判、对国民党外交政策的批评与建议等。杂志刊登的政论时评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争人权、争法治,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先声。其对宪政、法治、人权等民主思想的追求和讨论为日后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舆论基础。但《新路》同人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批判是以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国家唯一合法性代表之地位为前提的,换言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这种对国民党"欲拒还迎"的矛盾态度,既是其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矛盾的体现,也是其政治价值追求与现实政治冲突的体现,是资产阶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必然选择。与《新月》相比,《新路》能从各种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进行学理层面的辩驳、制度层面的剖析、现实层面的揭露,而《新月》更多的是对法治和人权的诉求,有将政治问题简单化约为法治问题的倾向;《新路》处处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来衡量现实政治的成效,而《新月》则更多地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批判现实政治。《新路》批判的言辞也比《新月》激烈得多。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治,演变为两极(民进党、国民党)多元(若干小党)格局的多党政治,蓝绿政治仍将是台湾政党政治的主色调,政党政治的演化也导致台湾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也导致两岸关系的变数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政治派系是国民党政治的一大特色.伴随着各派系对权力的渴望和权力分配的无序,必然导致南京国民政府派系之间的激烈争夺,使国民党永远陷在派系纷争的沼泽中而不能自拔,由此造成了国民党政权极大的"内耗"."内耗"又使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帮会文化"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既往的帮会研究,主要看重于渊源与历程.本文从文化史的视野,提出“帮会文化”的概念并加以剖析,认为:“帮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帮会文化”是一种游离于中国传统大文化和小文化之外的特殊形态的亚文化;“帮会文化”是具有非制度性和反文化性的病态文化.  相似文献   

10.
孙科与“非常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31年孙科在“非常会议”期间的种种表现,以及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与蒋介石建立个人独裁专制的愿望发生的冲突,认为孙科是有政治理想的,在国家政治体制问题上,最早提出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在国民党内,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呼吁实现国民党的民主化.但由于他在国民党内势单力薄,缺乏广泛的党内和社会的支持,无法在国民党内形成对决策有影响力的压力集团,无法成为国民党的重心,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其理想。  相似文献   

11.
近代工人阶级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帮会有着重大的关系.由于近代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破产的农民,一方面,农民脱离乡村宗族共同体而失去归属感;另一方面,城市的就业机会大部分被帮会垄断,迫于就业压力,他们不得不加入帮会以求保障.在帮会里,工人们为“兄弟”之间利益,为帮会组织最高利益,所信奉的“信义”是伪“信义”,违背社会公平与公正.近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掀起反帝反军阀的大革命高潮中,工人阶级意识不断觉醒.在培养工人阶级集体主义思想过程中,针对帮会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突破封建帮会屏障,组建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会,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把工人阶级从为帮会谋利益的狭隘思想转变成为整个工人阶级谋利益的集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帮会社团化、政党化倾向显著,其原因主要有:民国后,由于周边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帮会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于向上层社会流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不得不改弦更张,其目标、任务也随之发生重大转移。此时帮会内部构成也出现较大变化,其中下层中来自劳工界、商界和知识界成员比重大大增加,他们有较稳定的职业,也较安分;其上层人物已基本上按统治者需要清洗而分化、重新整合,帮会反政府的思想和力量大大削弱。内外因素使得组建政党和社团成为帮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六全大会是国民党在大陆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民党六全大会的选举进行政治分析能发现国民党政治的衰微.这种政治衰微具体表现在六全大会与会代表名额分配是CC系、三青团等派系争斗与蒋介石直接干涉的结果.六全大会与会代表选举过程中存在着公开的不民主、舞弊和贿赂.六全大会与会代表的产生和六届中央执监委的选举过程中存在着鲜明的派系斗争和选举操纵.  相似文献   

14.
绿茶书情     
正《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金以林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7月金以林是蒋介石和国民党研究专家,本书研究国民党派系政治,勾勒出蒋介石如何一步步取得国民党的最高统治地位。虽然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其故事性更有看点,毕竟我们还是喜欢读这些政治斗争带来的快意恩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学原理视角 ,对 2 0世纪四十年代国共政权更迭的原因进行了全新解读。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权的持久抗衡、意识形态迷失造成的信仰危机和宪政建构过程中的非法制化因素 ,导致了中央权威资源的缺失和政权的合法性危机 ;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的政治纷争、国民政府政治组织功能的衰退和政党内部自改革运动的失效 ,导致政权内部权威资源流失和政党自我革新能力的停滞 ;驾控基层政治权力能力的弱化、重建地方政治权威的失效和政权“组织成本”的超常庞大 ,造成了政权基础的脆弱和地方基层政治权威资源的流失。权威缺失导致国民党政权进行政治整合失灵 ,政治合法性危机逐步演变成全社会的总危机 ,最终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相似文献   

16.
民间政治源自江湖世界,它是对主流社会秩序的对峙、拨离,是对主流社会的挑战与破坏。袍哥民间政治源于巴蜀民间隐秘帮会组织袍哥,它对近现代巴蜀主流社会造成冲击甚至破坏,无论是啯噜、李蓝起义还是打洋教、保路运动,均显示了袍哥民间政治的威力。保路运动后,袍哥公开化、合法化,袍哥民间政治从过去的隐秘公开走向巴蜀现代社会舞台,并逐渐渗透到巴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阶层,成为主宰巴蜀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巴蜀现代社会给以控制、影响。对袍哥民间政治的认识,既要看到其正面历史意义,亦要看清其丑恶的反动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胡适晚年(1949~1962)政治生活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晚年在致力于拥蒋反共宣传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追求,他主办的《自由中国》则是其追求自由、提倡议会政治的标志,从而为国民党所不容.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国民党对胡适采取容忍态度,而当形势变化之后,国民党又对胡适的政治思想进行围剿反击.胡适固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信仰决定了他在坚持反共立场的同时,又与蒋氏政权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是派系众多的联合体,派系政治是国民党政权的一个重要特色。各派系对权力的渴望和权力分配的无序,必然导致派系之间的斗争。与国民党政权相始终的派系斗争,弱化了南京政府的统治功能,使国民党的统治力量和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连绵不断的内部纷争.招致外入侵.民族蒙辱;激烈的派系斗争,使国民党在危机之中.失去自我挽救的机会,最终导致其政治衰败和王朝倾覆。  相似文献   

19.
三青团与蒋经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青团与蒋经国马烈三民主义青年团根据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于1938年7月成立;至1945年由国民党中常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合并,9月底正式结束,前后共存在九年有余。其间三青团在政治、组织、社会等方面从事了大量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是指她对国民党的无比热爱和崇拜之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影响着她的思想和行为,并使她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那就是一再为维护、捍卫国民党的地位和形象而努力。何香凝的国民党情结在其早年的革命经历中形成,其后的政治生涯都深受这个情结的影响。她在大革命失败后在政治上走了一段弯路,后来认清了形势,与蒋介石、汪精卫分道扬镳,再到后来建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国民党左派领袖等等,都与其国民党情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