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法移民指未按国家法律规定进出国境或非法居留于一国的人。本文对处理非法移民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非法移民的界定和概况;第二部分研究了国家对一般非法移民的处理措施,包括一般措施、变通措施和处罚组织或便利非法移民的人;第三部分论述了对特殊非法移民的处理措施。特殊非法移民指因政治原因遭到国家追诉,或由于畏惧种族、宗教、国籍等原因的迫害而寻求保护或避难的人。按国际法规定,国家不得将其处理一般非法移民的措施适用这样的人,相反,应给予他们庇护,即使是临时庇护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移民侵略是日本侵占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即积极向中国东北进行试验移民。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更将“移民满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日本移民东北对中国东北政治、经济乃至整个东北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对此学界论述颇多。本文旨在对伪满时期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及于中国东北移民活动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巩俐宣誓加入新加坡国籍,赵本山疑似要移民加拿大,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哗然,且以质疑、批评的声音居多。估计大家都是这样的心理——您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出名在中国赚钱在中国,如今功成名就您突然改弦易辙不想当中国人了,这说得过去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日本的华侨研究出现了新的动向。过去对华侨历史的描述是按定居者的价值观进行 ,现在则站在移民的角度上重新进行审视。这一观念的转变 ,使过去分散的个别的研究统一起来 ,上升到新的高度。例如 ,斯波义信等人将华侨史的研究置于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方法论的框架中 ,将华侨的流动理解为中国内地流动模式的外延 ,从而揭示了华侨产生的内在结构。重松伸司等人为了把握近代移民的作用 ,提出“比较亚洲移民学” ,将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组成的亚洲移民作为分析对象 ,指出华侨、印侨、日侨的迁徙是在保持了集体特性的情况下进行的 ,…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移民肇始于1914年,这一年日本在辽东半岛的金州建立了第一个移民村──爱川村。此后经多次小规模的试验,在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后,于1936年把它定为日本的“七大国策”之一,将小规模的“试验移民”变为有计划的大规模移民。并且制定了《二十年百万户送出计划》,分阶段实施。据统计,至1944年末,移入中国东北的日本人约8万户,加上“开拓青年义勇队”和“勤劳奉仕队”,总人数约33万①。这个数字虽然与原规划的相距甚远,但仍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但掠去了大量的财富,还给…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叶以来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传播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戈 《学习与探索》2003,(5):121-123
19世纪末叶以来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首先表现为在移民到东北地区的俄罗斯各族群内部的延续,其次是向与上述族群发生直接接触的人或人群中传播,最后是间接传播到其他地区。其中直接传播又具体包括家庭、邻里、学校、单位等四种途径。俄罗斯在东北地区的移民不但规模大,而且移民的主要类型是贫民,特别是农民,从而使得俄罗斯文化在这一地区传播的力度要远远大于近代英美、法、德等外来文化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李楠 《社会》2015,35(4):159
文化差异作为解释移民活动的决定因素已不是一个新的视角,然而截至目前,学界尚未对两者之间的量化因果关系进行过讨论。本文利用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数据,采用新的文化差异度量指标(姓氏基因距离)来揭示地区间文化差异对移民活动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采用姓氏基因距离度量的地区间文化差异对移民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影响,即移民数量随着文化差异的缩小而增加,并且即使控制其他经济、地理等因素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两阶段回归,该结果依然稳健。本文不仅为理解文化差异与移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扎实的实证证据,同时也对理解中国自10世纪以来的移民特征及其决定因素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评《中国移民史》———以辽宋金元时期为中心虞云国一移民研究历来是人口研究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中国历史绵长,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杂处,这诸多因素的结合,造成中国移民史研究必然是规模庞大、层面复杂、进程艰巨的,遂使一般学者视之为畏途。但是,离开了移...  相似文献   

9.
党芳莉 《唐都学刊》2013,29(5):82-86
2009年7月15日广州黑人冲击派出所,以及随后网上对《东方天使》的参赛者“黑女孩”娄婧的一些讨论,使得黑人群体受到全国媒体乃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境外媒体称“中国首次爆发了有关种族歧视的不同寻常的公开讨论”,“中国人对黑人抱有天真的种族主义”。与此同时,移民大国——英国国内关于移民的讨论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移民报道在文化与政治领域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分析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媒体的移民报道策略、成因和危害,并与中国媒体的黑人报道做简单比较,以期为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以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淑娟 《学术交流》2003,(2):145-148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有着明显的本质特征。移民输出的特点体现于移民实施过程之中 ,同时又与移民输出的背景、动机、目的相关连。认真分析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特点 ,对深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危害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和移民侵略的政治性、军事性、掠夺性 ,移民的国策性、法律性 ,移民输出的强迫性 ,移民宣传的欺骗性等特征注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国策。为此,日本公布了对东北移民的“新体制”和“最高宪典”,提出了“二十年百万户移出计划”的行动纲领。这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侵略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移民试点”时期、“武装移民”时期和“国策移民”时期。日本对东北移民侵略的险恶目的,是为了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东北的人口构成,实现永远霸占的野心;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使之充作对苏战争的后备力量,起到巩固国防的作用;促进满洲国的产业开放和“文化向上”,确保大和民族向东亚发展的基础;解决日本国内的人口过剩问题,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侵略政策,随着侵略者的灭亡已经彻底破产,日本人把这一结局称作“满蒙开拓团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说美国的历史短,又是个移民国家,因此,没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其实不然。笔者曾多次在美国访问,停留,深深感到,说美国历史短,是移民国家不假,可美国有自己鲜明的传统和特色的文化,细细咀嚼起来,颇有味道。包容性美国是个移民国家,除去那里祖籍印第安人外,没有一个人敢对天发誓,说自己是“纯正”的美国人。今天美国人的主体来自包括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这些移民无疑带来厂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的文化,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十分有趣的是,这些文化又能被美国文化所融…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年轻的资本主义大国,在短短的两百年里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军事超级大国。创造这奇迹的原因何在?在多种复杂的原因中,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历史进程受到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的极大影响。这个移民浪潮从 17世纪初期开始,时起时伏,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整个历史时期。在世界移民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曾吸引了数目如此众多、民族(或种族)如此庞杂的外来移民。 在广袤的美国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经过长期的繁衍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美利坚民族,并建…  相似文献   

14.
试论日本移民中国东北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日本移民中国东北及其影响沈阳航空学院王秀华,李莹日本帝国主义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除了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移民侵略,其目的是想把东北变为“纯粹日本”,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国策,也是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给东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叶,日本对我国东北进行了近40年的移民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中国人民痛失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沦为日本移民的佃农及长工。刺刀威逼下的疯狂劫掠与欺压,使中国人民倍受凌辱与伤害。日本移民亦成为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中国新移民研究——马尼拉中国城田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帆 《太平洋学报》2009,(10):14-2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30年里,大量中国公民通过各种方式持续移民到菲律宾,他们构成了新时期中国新移民的一部分,并对菲律宾社会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基于笔者在马尼拉中国城的一项田野调查,描绘这一群体的类别、教育程度、语言能力、行业与职业选择等基本特征,探讨他们与菲律宾社会的经济一社会关系,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朝鲜移民迁入中国后,经历了中朝边界纠纷、沙俄入侵镇压义和团运动、中日“间岛”问题等诸多重大政治事件.面对中外不同政治势力,在不同历史阶段,朝鲜族移民在政治认同上都有亲华与非亲华派别、阶层之分,时此朝鲜移民自身也坦然承认,从不避讳,在反抗日本侵略斗争中也从未停止过对亲日派的打击.中国对于亲华的朝鲜族垦民或人士也尽己所能做到了“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的使命”,如对玄德胜、李同春等人的任用与保护.因此,当“间岛”问题出现时,部分朝鲜垦民喊出表明其领土、身份归属认同的“中华之地”、“中华之民”等呼声是其真实的心声,而非取悦于清廷的应景口号.  相似文献   

1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作为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移民也掀起了巨大的狂潮。伪满时期黑龙江充斥了数以十万计的日本移民。本文拟就日本移民的概况、移民类型、移民的组织及日本移民对中国人民的迫害等问题作一论述,敬祈读者批评指教。一、日本移民的概况日本殖民主义者觊觎我东北地区的活动由来已久,二十世纪初期,日本通过《通商行船续约》、《东三省事宜附约》、《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先后将黑龙江地区的哈尔滨、宁古塔(宁安)、三姓(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瑷珲等地开放,准许日本人通商居住和进行贸易,这就给日本移民进入黑龙江地区提供了方便的  相似文献   

19.
移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是决定人口地理分布及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史的意义上说,移民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发酵和催化的作用,本文首先以中国的移民发展历史充分地论证了这个作用。文章还着重论述了移民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不仅促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结构从血缘社会向地域社会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市民的形成、家族组织的分解和宗族关系的疏远;而且由于移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近代社会组织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兆。同时,移民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变化和发展,并为形成“海派”文化奠定了基础。本文还论及了当代移民的特点及“内移外补”的移民观点。  相似文献   

20.
妇女劳动移民问题[俄]A.卡缅斯基目前对男性和妇女劳动移民的评价发生变化。过去普遍认为,移居者往往是能干的年轻丈夫单身或带着家庭移居国外寻求新生活,妇女只是作为家庭成员伴随丈夫而行。在国际劳动移民中男性与女性之比是100比50。事实上,正如西方专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