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大卓 《东西南北》2011,(22):64-65
中国企业界“富二代”代表人物、“80后”的刘畅正走向新希望集团的台前。虽然留学海外,但她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呵护的小姑娘,父母为她保驾护航,甚至帮她“定制”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2012,(1):32-35
提起富二代,人们能想到的就是他们花钱如流水的阔绰,和举杯换盏中的“豪迈”。大多到了青春期的富二代,都被“富老大”们送到海外求学,一学数年少有问津,至于最终学成归来的究竟是以钱为肥料“栽培”出来的公子小姐,还是年轻有为、具备“青出于蓝”本质的接班人,一般人不得而知。 但,千万别把如今成长起来的富二代都误会成是花花公子,成功的案例已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理念和行动告诉大家:谁在传承并守卫着父辈的“江山”。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1,(8):56-59
2010年《福布斯》全球最年轻富豪榜上,有一位中国“富二代”非常抢眼,他就是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仅以29岁之龄荣膺山西首富,作为“富二代”的典范,他接班历程带有悲情色彩。2003年,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被好友枪杀,他仓卒接受父亲的生意时只有22岁,其后表现青出于蓝。2002年,其父以16亿元首次上胡润百富榜。李兆会上任一年,家产增值至24亿元,至2005年攀升至33亿元,即接任8年,财富翻了一番,去年,李兆会事业爱情两得意,赢得美人归。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12,(3):12-19
历史残酷。 每一代都常常认为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社会对当前的“富二代”,似乎尤其如此——开豪车、比阔气,躺在父辈半生辛劳所创下的家业上混日子,或者干脆躲在国外不肯回来,除此之外,“富二代”还会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刘克梅 《社会工作》2009,(17):60-60
近日《中阳青年报》报道,“贫二代”一词住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并成为上周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提出者石述思在《贫二代的标准》一文中认为,相对于“富二代”,“贫二代在就业方面的劣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这个世界来说,中国富豪人数的增速与中国经济的增速一样,令人炫目。不久前的一份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富人数量已超越英国,仅次于美日德,位居世界第四。但这个令人瞩目的群体,正面临着一道难过的坎儿——如何引导被外界称为“骄纵一代”的“富二代”。一位美国社会学者说:“如何将财富传给后代,是富豪们遇到的棘手问题,因为移交财富的价值观比移交财富本身要难得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富二代”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的眼界,那究竟什么是“富二代”呢?百度上解释为:Rich2.G,是指80年代出生,继承上亿家产的富家子女.这些子女往往没有经历过磨难,踏着父辈为其铺好的平台便轻而易举的成为“佼佼者”或是“社会精英”.他们在生活上养尊处优,精神上却空虚匮乏.他们是祖国的接班人,身兼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务之急.况且大学生是一个不稳定的集体,思想正处在一个转变的阶段,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富二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又会对身边的同学造成影响,所以对其自身的价值趋向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简单 《东西南北》2014,(3):12-18
创一代已然老去,曾经只出现在报纸杂志娱乐版社会版“负面”新闻的富二代,势必收起他们的不羁走上正轨。 这是一个令社会上大多数人羡慕、嫉妒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物质上的极度富足,掩盖了他们在“代际传承”这个沉重的话题上必须承受的狼狈。  相似文献   

9.
张乐 《东西南北》2012,(2):42-43
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仅仅是一个新近从大学毕业的“愣头青”,现年也只有22岁,他怎么就成了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Holyoke)的市长?  相似文献   

10.
《东西南北》2010,(10):4-4
讲究门当户对曾一度被当作封建迷信和恶势力的代表.被新一代的小青年深恶痛绝和阻截严打。“爱情无界限”成为新式爱情宣言,中国对外国,农村对城市,保洁员对博士后.草根对富二代的爱情童话纷踏而至,成为真爱情真性情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日本白桦派作家的可贵之处是,他们是明治维新后的“官二代”或“富二代”,但这群特权阶层子弟人富志富,封建特权意识较淡。他们是积极个人主义者,想特权阶层所不想,为特权阶层所不为,在文学领域冲破主潮的羁縻,以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透视生活,推动文学蓬勃发展,其主旋律是确立个性,尊重人格,张扬正义,同情弱小,是对爱的歌咏。  相似文献   

12.
财富差距的代际转移形成了较有典型性的"贫二代"和"富二代"社会分层。基于不同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贫二代"和"富二代"们各自表现着不同的行为特征。但共通的是,他们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潜藏着众多危及社会的隐患,极端化的案例已频频发生。"问题"语境下的"贫二代"和"富二代"们对于社会的危害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于他们不同的偏执思想引发反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财富差距的扩大化造成"贫二代"与"富二代"之间矛盾加剧。除了通过合理渠道对他们施以教育社会化等有效措施外,还需从根源处着手化解这种隐忧,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近来,“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从成都富家子弟“豪车聚会”,到网络的“贫二代18条标准”,再到河南省固始县的“选举门”,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当前中国存在一个待破解的“传承怪圈”。同时,“X二代”的不同生存状态、不同的社会境遇,也折射出当前的一种社会生态,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我有机会“台湾一周行”,虽只短短几天,观察所得只能是浮光掠影,但对于我国台湾省的民间力量有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终南山寺院,对住持明心禅师诉苦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绘画,但走遍天下,没有找到一个让我满意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采访上帝     
苇子 《东西南北》2009,(6):23-23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 “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杨菲 《东西南北》2013,(1):25-27
“我每天的主业就是泡妞,只是在闲暇时间才当当总理。”这是2009年9月曝光的一段电话录音。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贝卢斯科尼可不认为自己老了。对于他的魅力,他相当自信:“女人们排队等着嫁给我,因为我又帅又有钱,擅长与女人相处。”相比他在政坛的三起三落,相比他富可敌国的家产,人们更关心他的桃色丑闻,关心“贝女郎”到底有多少。  相似文献   

18.
我不抽烟,这算不得什么讲究,只是一种卫生习惯,就好像每天早晚洗脸刷牙一样。我的一个好兄弟诱惑过我许多次,但总不成功。末了他恶狠狠地发誓说,毕业大餐上一定要你呢一口。会餐那天晚上我故意地坐在他所仰慕的女生旁边,不停地同她聊天,最后还自告奋勇地送她回家,终于逃过此劫。“你有抽烟的自由,我当然也有不抽的权利”,后来又遇上,我忍不住解释说,“我懂得吸烟有害健康,”他笑着回答,“我只是觉得你这样穿肺如玉安在征然。”“我的高中同桌现在从医”,他接着说,“本来和你一样也不好这个。可是有一天他做完一例解剖就改变…  相似文献   

19.
凡人求富     
大学毕业后不久,我接到朋友一封来信,信中有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总是怀着一颗不平凡的心想做一番不平凡的事,但终于在平凡的世界中变得愈加平凡。”这许是一种无奈的感叹。我是凡人。我没有超群的智慧才能,没有复杂强大的社会关系,我的“民族’堤“上班族”。按说几人与世无争,照顾好自身的衣食亦可知足了,但事事并非尽如人意。上班第一年,我的月工资不足o000元,糊口尚成问题。对此,父辈的观念是,凡人似乎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改变。我有许多爱好,爱音乐,爱读书,爱写作,我想买钢琴,买电脑,买很多很多的书。然而这些对于每月3m…  相似文献   

20.
闫伟 《社会工作》2008,(17):62-63
学习社工专业已经两年了,其中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快乐。记得刚入大学时,我对社会工作专业不是很了解。每天我都在追问“什么是社工”“社工做些什么”等类似的问题。但在图书馆里,我终于看到了答案——《社会工作》杂志给我很大的帮助。虽然那时对专业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阅读《社会工作》上面的内容,我了解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社工理论与实务,这也给我的专业学习带来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