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有不少别名,早一些的,有“孔方兄”、“大勒斯”,晚一些的,有“大团结”、“花纸头”之称;而近年来,则冒出来一个时髦名字:“分”。一些个体户爱把钱叫做“分”,把一张十元币叫做“一张分”。十元币怎会变成“一张分?”现象的背后,有社会心理在。按币值,一张十元币应该等于“一千分”,把它称作“一张分”即“一分”钱,币值减少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币值的缩减,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上一部分人金钱观念的变化,具体说,即由先前的“重钱”变成了“轻钱”而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些人手头的钱多起来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个别少数人甚至成为百万富翁。钱的增多这一经济存在的条件,必然产生消费上对钱的小视、轻视乃至无所谓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宋朝"命令之礼"概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议定皇帝制度时候,对于制诏有个简单的定义:"命为‘制’,令为‘诏'".历朝历代诏令的制度不尽统一,沿革至宋朝,种类仍旧繁多,依据各种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名称.古代官文书一般分为诏令文书、章奏文书和官府往来文书. 到了宋代,君主诏令文书的分类也更加细致,为皇权的强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宋史》职官志中记载:  相似文献   

3.
一词多义     
偶然在《新英汉词典》中直单词brass,得知它作为名词有以下几种意义:①黄铜②钱③厚脸皮④高级官员。汉语中这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和名词性词组竟然并列在英语同一词条下,仔细品味,其中似乎向人们昭示着什么。虽然汉语辞书将上述事物分列于不同的条目,但它们之间未必毫无联系。先看“黄铜”与“钱”,我国古代就曾用铜铸造钱币,“铜钱”至今可以在收藏者摆的地摊上找到。再说“钱”与“厚睑皮”,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了钱不惜丧失人格国格,脸皮还不够厚吗?而将“金钱”、“厚脸皮”和“高级官员”并列,则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  相似文献   

4.
解放以后,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不断发现金代的窖藏铜钱,仅见于报导的就有二十余处。这些窖藏分布范围广、出土铜钱数量多,是两个突出的特点。窖藏分布的范围,南起黄河两岸,北到黑龙江滨,在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均有所发现。窖藏铜钱的数量相当可观,一般都在三、五百斤以上,多者达数千斤,例如河南渑池县兰沟村一次出土窖藏铜钱两千余斤,河南邓县王砦村、陕西耀县城北两个地方,都一次出土窖藏铜钱三千余斤。(见表一) 这些窖藏铜钱的发现地点,南不过淮河,西不达宁夏,北至黑龙江流域,均在史书所记金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5.
薛豹  游彪 《浙江学刊》2012,(4):25-33
本文以多次来往于宋日之间的著名海商台州宁海周氏家族的周文德、周文裔、周良史为焦点,首先考证了周良史在宋朝和日本的活动轨迹及其出身背景;其次对周良史之父为周文裔而非周文德的史实进行了考辨;再次对周良史的死亡时间进行了辨析,探明了周良史后人的情况;最后,揭示了宋朝商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荐稿英雄榜     
《东西南北》2009,(12):79-79
一张借条 一天,“铁判官”柳清审理完一桩偷窃案,一个商人前来告状。  相似文献   

7.
史光起 《创新时代》2011,(8):102-103
这样一个小故事:三个商人被困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这时,上帝突然出现了,并且许诺满足每个商人一个愿望:第一个商人要上帝给他一口袋金币,第二个商人要上帝带他走出沙漠,第三个商人则要上帝赐给他信心。结果第一个商人原本精疲力竭,在增加了一袋金币的重量后,不久就累死在了沙漠中;第二个人被上帝送出了沙漠;第三个人凭借上帝赐予的信...  相似文献   

8.
他说,从本质来讲,我是一个商人,一个喜欢弄点文化的商人。有人说青岛是文化沙漠,假定这话是对的,那么。在一片沙漠上才是大有可为。如果在一个文化丰沛的城市,你的努力仿佛是白费。在青岛,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你掘一眼甘泉。种一株绿树,都有拓荒者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历朝历代的公务员,数宋代生活最幸福。 宋朝公务员的门槛不算高。每次科举的录取人数,从宋初的几十人到宋太宗时的200多人。到宋末,一次录取进士就达六七百人。进士及第就授予官职。宋开宝二年还规定,凡举人参加过15场科举考试而未及第者,一律特赐“本科出身”。真宗时,又把标准降低了,应试5场而未及第者即可获得这样的称号。所以,只要你身体好,有耐心,都可成为公务员。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09,(23):58-58
不少斯里兰卡政要和商人在与外国客人见面时会客气地呈上一张名片,并特意强调:“我的名片是由大象的粪便制成的。”闻一闻,非但不臭,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斯里兰卡的大象孤儿院曾为堆积如山的大象粪便头疼不已,而如今,这些大象粪便被造成精美的“象粪纸”,并成为斯里兰卡的国礼。  相似文献   

11.
朱英 《东西南北》2008,(9):27-27
没有一种追求是不必付出代价的。当下对大龄单身男女青年各有一个称呼——剩男、剩女。其实,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早已是剩男剩女漫山遍野了,他们都很自觉地晚婚晚育,而且不搞同居,堪称一大历史奇观。说到底一切都是科举惹的祸。宋朝是建立在换皇帝比女人换发型还频繁的五代十国的废墟上,许多皇帝还没把龙椅坐热乎就被武人们给咔嚓了,而且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也是用同样的方式登上皇位  相似文献   

12.
《学问》2015,(5)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宋代的书画艺术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之相伴的书画市场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日渐向海外拓展。在这一艺术辉煌的时期,"敦尚文雅"的高丽国与宋朝有着良好的书画贸易基础。宋丽官方对书画交流的支持、商人带动的民间外贸活动为书画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唐代商人经营方式的若干变化薛平拴商人经营方式的演变和发展,是历史发展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交通等状况都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变化和演变又必然反过来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商人经营方式的变化很有必要.本文试就唐代商人经...  相似文献   

14.
史卫 《唐都学刊》2006,22(3):1-5
唐代虽“钱帛兼行”,但钱、帛在执行货币职能时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价值尺度方面,最终发挥价值尺度的是“钱”;在流通领域,表现为钱帛两级体制;在贮藏职能方面,承担贮藏职能的主要是钱,绢帛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作为支付手段,绢帛主要作大数额的货币表示,铜钱则被挤到小额贸易领域;在国际贸易方面,承担世界货币职能的是钱,而且银的地位显著。绢帛在国际贸易中不再是货币,而是重要的商品。  相似文献   

15.
宋朝磨勘制度是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宋朝官职制度新的统一体系中,配合默契,运用灵活,在巩固宋朝的中央集权,笼络官僚士大夫,完善官职制度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特点。因此,从宋朝政治的历史背景上去把握宋朝磨勘制度的特点,以及形成诸特点的社会历史原因,对于深入研究宋朝的官职制度是极有必要的。本文在研究宋代磨勘制度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就宋朝磨勘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原因,加以初步的论述。宋朝磨勘制度作为宋朝考课制度的一个补充,是宋朝官职制度中官、职、差遣分离现象的一项必然产物,专门用于宋朝官员在叙迁本官或寄禄官阶时的审查和考核。唐朝的考课制度是在唐朝官制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考课制度中发展最完备的。唐代自武德、贞观中正式制订考课法之后,除  相似文献   

16.
东江 《东西南北》2011,(21):70-71
明朝嘉靖年间,富庶的江南地区店铺林立,商品交易频繁。在当时的苏州府,万福记的酥饼是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每天门口排队的顾客络绎不绝,店家开足马力生产仍是供不应求。不仅如此,还经常有官府和大户插班下大订单,足够万福记忙上几天的,门面生意自然就难顾了。  相似文献   

17.
死的尊严--淮北地区的丧葬礼仪及其文化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洋 《社会》2001,(4):21-23
事死如事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具体表现为对丧葬的重视及铺张上 ,仅以安徽淮北地区为例 ,我们便可以看到丧葬礼仪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淮北 ,死者的亲属会在亲人刚去世后就为死者清洗身体 ,换上寿衣 ,并在死者的口中放入铜钱或硬币等物。死者被头向门、脚向里放在一张铺满麦草的床上。亲人在死者的床头前的一个小陶盆(称为“老盆”)内点燃纸钱 ,死者头前的床下还要点燃一盏小油灯 ,称为“指路灯”或“引魂火”。死者除了身着寿衣外 ,脸上还要盖上一张烧纸 ,身上则盖一大幅布。到了吃饭的时候 ,照例是要给死者送饭的 ,名曰“送汤”…  相似文献   

18.
《东西南北》2009,(8):7-7
商人做生意只有两件事——赚钱、纳税。但是,有些商人腰包一鼓,就觉得自己哪儿都硬,就开始想第三件事——出名。“名利”是挡不住的诱惑。而“名”又排在“利”的前面,所以“名”更不容易被拒绝。从上幼儿园争戴小红花那天起,人这辈子就开始了争名夺利的旅程。世易时移,人们对奢华的举动已经不那么惊讶,甚至把上房揭瓦、衣着袒露当作个性张扬的表现。但是,作为商人则必须为人低调,不应在媒体上频频露面,更不可故意炒作自己,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9.
40岁的赵惠群是河南平顶山人,多年上访、流浪,曾在北京市海淀救助站接受过救助,领过(《换票凭证》,对救助站的一般工作程序比较了解。2006年11月间,多次持假凭证到北京西站和北京站,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东西南北》2012,(3):66-67
如果你生活在南宋,从你还在母亲肚子里开始,到你出生,到你受教育,到生老病死,你都会得到宋朝国家福利政策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