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佚名 《东西南北》2012,(5):43-45
一只在某个协会比赛中年度排名第一的犬,价格在四五十万元左右,而它的后代却会带来更大的价值。在“拼爹”的市场环境下,血统认证就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纯种犬要“拼爹”,于是买卖纯种犬也开始“拼爹”。在纯种犬进入中国十多年后,“顶级玩家”也越来越多。而专业化后,中国的纯种犬业是走向羊肠小道还是海阔天空,尚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权力化生存方式、物化生存方式、能力化生存方式三种生存方式交织并存,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复杂图景。这一复杂图景的表象可以从三个媒体流行语的分析中得到揭示:“拼爹”,折射的是权力化生存方式;“宁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不愿坐在单车后边笑”,暴露的是物化生存方式;“给力”,彰显的则是对能力化生存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论争了几个乃至十几个世纪的话题,也是一个曾经被“反本质主义”要放弃和搁置讨论的形而上问题。从历史上看,研究者曾从“模仿”“形式”“表现”来界定艺术的本质。可以说,艺术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不完全是,因为“模仿”的目的是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艺术既是要创造一种美的“形式”,又不完全是,因为通过美的“形式”也还是要表达作者的艺术追求和主观感受。因此,无论“模仿说”还是“形式说”,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表达或表现作者的主观感觉。“表现”才是艺术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元素,“表现说”也更充分地体现着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内,文艺界的一些青年作者和高等院校文科的一部分学生,在张扬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同时,往往把鲁迅的“拿来主义”同“全盘西化”划了等号,似乎鲁迅提倡“拿来”就是主张“全盘西化”。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既不符合《拿来主义》一文的实际,也有悖于鲁迅对待外国文化艺术的一贯思想。《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收在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里。文章是针对中国长期奉行的闭关锁国主义而发的。在批判“闭关主义”的同时,也抨击了近代以来的“送去主义”。主张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在“送去”之外,也要“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要实行“拿来主义”,在鲁迅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  相似文献   

5.
陈阿永 《生存》2020,(1):0045-0046
在成才之路上,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而人格修养也成为我们成才的重要支撑。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然后朝着梦想不断前进。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面对困难,我们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也要有“时光不负有心人”的信心,如此坚韧,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6.
说觉悟     
觉悟本是佛教词语,后来进入大众语汇。五六十代,“阶级觉悟”被叫得整天价响,妇儒皆知,一说谁“没有觉悟”或者“觉悟低”,就快与“落后分子”划等号了,得赶快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觉悟”。到“文革”中,光“阶级觉悟”已不够用了,还得加上“路线觉悟”。“路线觉悟”总是被说得很玄妙,“老革命遇见了新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路线觉悟不高”,于是林彪出来打圆场,叫“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有时执行执行着,还“站错了队”。“路线觉悟”是一笔糊涂帐,似乎从没有算清过,到粉碎“四人帮”之后,也就不再算了。不再算,大家也就舒坦了。  相似文献   

7.
讨价还价模型:在企业并购价格谈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 ,价格的谈判是关键环节 ,也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焦点。在讨价还价的谈判中 ,要遵循“耐心优势”、“后动优势”、“先动优势”和“尽快接受”的原则 ,从而在谈判中取胜  相似文献   

8.
王静 《生存》2020,(1):0062-0062
“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中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也并非完全等同,“言行一致” “为他人着想”等等思想和说法都在讲求一个字: “德”。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要求我们要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其他学科也如此,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一个有语文能力的人,并不表示是一个有语文素养的人。一个有语文素养的人,不只表现出很好的语文能力,还有很好的道德涵养。  相似文献   

9.
蹲点中,我们目睹了乡村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时不时地听到他们发出“农村工作难做,乡村干部难当”的感叹!难在那里?一曰“农民难管”。比如要农民完成种植计划,他们常常会“顶”你:“现在揭市场经济,我爱种什么就种什么,要你们管个啥!”二曰“提留难收”。不少农民讲,“上面要减轻农民负担,你们却要这要那,‘好经’都被你们这‘歪嘴和尚’念坏了。”三曰“重担难挑”。乡村干部  相似文献   

10.
王伟凯 《社科纵横》2010,(2):125-127
张申府先生于1939年2月10日在《战时文化》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了“论中国化”一文,认为“中国化”的提出既是中国最近思想见解上的一大进步,也是民族自觉和自信的表示。“中国化”不仅要“化”外来文明,而且也要“化”内,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科学在内的一些学问都必须先“中国化”,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能形成崇尚和信奉科学的氛围,才能不断进步。应该说,张氏的观点有合理的成分,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其将“中国化”的内涵无限“泛化”和绝对化,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1.
吴志红 《求是学刊》2012,39(2):96-102
“经营城市”是对“城市经营”的狭义理解,是资金导向型的城市经营,在我国,“经营城市”的提出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必然性,但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理解城市经营.以城乡规划为代表的行政规划与城市经营本应是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但是在我国却经常表现为“经营城市”过程与城乡规划相分离,或者城乡规划因“经营城市”的需要而屡被修改,要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将“经营城市”还原为“城市经营”,同时也要对我国的城乡规划理念和相关制度进行一番改进.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教学改革热潮下,回想平时的实际教学,自己学习的都是先进的理念,掌握的也都是最前沿的思想,我也知道和孩子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说起来条条是道,可是落实到课堂上却不知道怎么做了。新课程力求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但是每个知识点如何掌握?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于永君  徐好 《生存》2020,(10):0058-0058
新课标提出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理念,我们学校也与时俱进,提出了“326学导模式”教学,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导学案”,把传统的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高质量高效益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愈演愈烈的"拼爹"现象正在推高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之势,深彻戕害着并将持续戕害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关切。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从着力化解阶层固化的角度,就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共鸣,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土地经营规模“适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之所以要强调“适度”,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劳动生产力的特点决定的。衡量土地经营规模“适度”的主要标志应是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适度”又是个动态的概念,条件发生了变化,合理的“度”也要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华要振兴,国家要富强,改革势在必行,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然而,改革的关键贵在用人,用人之道贵在启用改革人才。古往今来,从孔夫子的“举贤才”,到王充的“人才高下,不能均同”;从王安石的“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到朱元璋的“贤才,国之宝也”,足见,中华民族对于人才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人才的重视有着优良的传统。那么,在今天,怎样启用一代改革人才呢?笔者认为: 一、启用改革人才,要有识才的本领不具备识才的本领,要选拔改革人才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实践中识得个把人才,也是偶然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博学多才,善于思考,在思维方法上有许多可供后人借鉴的方法和主张。 一、无言不征。孔子虚心好学,“入太庙,每事问”①。他认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择其善者而从之”②。他不爱空发议论,而是依据事实考虑问题。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③因为杞、宋两国资料不多,所以对夏、商的情况不敢发表太多的议论.但如果资料充足,“吾利征之矣。”孔子汇编《尚书》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学习古代的模式,思考国家大计。他要行“仁”,以尧、舜爱民为例,反对奢华,…  相似文献   

18.
周甲辰 《唐都学刊》2007,23(2):112-115
在庄子那里,“得意忘言”中的“意”,既可以指对象难以言说的精微意义,也可以指向形而上的“道”。“得意忘言”中的“忘”既是鉴赏者语言水平臻于化境的表现,也是鉴赏者领悟了对象深层审美内蕴、获得了高峰体验的反映。“得意”与“忘言”互为前提,是不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引领人们超越语言文字、超越此在去追寻与道合一、物我两忘的“至美”境界。所以,“得意忘言”这一命题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价值。而且蕴涵着丰富的道家文化精神;发展过程中既影响到文人们对理想精神境界的追寻,也影响到文人们对理想创作境界和鉴赏方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哲学最初之所以被定位为“第一科学”,乃因为它的对象使所有其他科学的对象成为可能而具有优先性。如果说其他科学追问的对象是一个个“是什么”中的那个“什么”,那么,哲学所探究的对象则是使所有“什么”成为“什么”的那个最高者。但是,那个最高者却又不能再“是个什么”,否则它就不是最高者。这提示了哲学真正要面对的对象不是“什么”:不可规定而是作为纯粹否定的一个深渊,或者是一个不可限定的开放性整体,因而是一个不可被概念带出现场的不在场者。哲学要保持为第一科学,不仅要捍卫其科学性,而且要捍卫其超科学性。就哲学在捍卫其超科学性的同时也就是在捍卫人自由存在与自主关系而言,哲学作为第一科学同时就是一种伦理学。这样的哲学本身就具有无权力的权能。  相似文献   

20.
象“五四”前后的许多其他作家一样,外国文学哺育了郁达夫的创作。其中尤其明显的是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和日本的“私小说”。卢梭所主张的“返回自然”,就是要返回人的自然本性,就是对“自我”的肯定。郁达夫称颂卢梭为“大自然的骄子”,赞扬他“称许本性的善处”,“比那一个都要猛烈,比那一个都能彻底”,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怎么也掩没不下去的影响”。只要想想他在日本高等学校四年里所读的近千部外国作品中,很多就是德国、法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就不难理解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