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文选 《唐都学刊》2011,27(3):32-34
何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就能过上“美好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就是“美好生活”。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塑造“美好生活”呢?“美好生活”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其塑造与“发展”本身相关联,求得“美好生活”的关键取决于发展是不是“好的发展”。研究民生问题,必须与发展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节日,2008年成为法定节假日。法定节日只是一个形式,如何赋予古老的传统节日以新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回答“今天的清明节怎么过?”民政部原则地倡导文明祭扫,但具体内容却很笼统。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3,(24):72-73
1949年10月1日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欢庆,华夏沸腾。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对一个人.似乎更加难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此时此刻,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过这刻骨铭心的一天的?  相似文献   

4.
鄂瑶  李秀江  丁敏 《东西南北》2012,(11):24-26
地方政府在“友城交往潮”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应该如何维护?碰到“不友好”的来访者,或者出访时遇到“不友好”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把目标瞄准国际化后,这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官员必须思考和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奇葩啊     
《东西南北》2014,(7):F0003-F0003
和老婆打车回家时,司机问我:“听歌不?”老婆说:“听听吧。”结果没想到这货给唱了一路,唱到兴起还自言自语地喊着:“掌声在哪里?”随后就按几下喇叭。这还不是高潮,过了一阵,这奇葩又喊着:“你们的双手在哪里?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老婆正纳闷呢,然后我们看到他启动了雨刷器……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4,(5):22-23
发言人制度被视为打造“透明政府”的“必选项”。外交部是最早设立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从1983年至今,一共有27位发言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诠释中国政策。“问不倒”的发言人是怎样“炼”出来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是如何从“没有座位的发布会”发展为“全天候接受提问”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东西南北》2014,(3):9-9
多年后,我和儿子的对话估计会是这样。小土豆:妈妈,什么叫“晴天”?我:历史课本上没有介绍过吗?——演员姚展调侃北京的灰霾天气  相似文献   

8.
营养是什么     
车凤 《东西南北》2011,(5):11-11
营养是什么?这好像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通常,我们的头脑中会闪过诸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DHA”等词汇,或者还会像过电影般想起电视广告中那些狂轰滥炸的保健品和所谓营养品。  相似文献   

9.
侵权罗生门     
《东西南北》2014,(7):10-10
商标陷阱多如牛毛,“反咬一口”屡见不鲜。守法企业如何击退恶意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关“新经济”的讨论不绝于耳。赞成者称之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或者新的“经济时代”;反对者称之为“伪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误区”,认为是媒体炒作的产物,严肃的学者大多不屑置喙。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新经济”?是弃之如敝屣?还是通过认真的学术研究深入探究它所隐藏的丰富内涵?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罗崇敏谢幕     
佚名 《东西南北》2013,(1):28-29
他在60岁离任时,却难掩壮志未酬的悲情,但他心里的“理想国”尚未停止建设。远离权力中心之后,这名颇受高层和民间共同关注的“改革派官员”的下一步将迈向何方?他的种种“特立独行”的理念又该如何继续推进?面对某些官员的偏见和不理解,他报有一种怎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内容,而现阶段我们又提倡、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剥削现象存在,如何正确理解这一“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剥削问题?笔者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社会...  相似文献   

13.
集多种资料发现:很多贪赃枉法的官员在东窗事发之前多曾找人看相并命。例如原浙江省富阳市市委书记周宝法,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被捕前他与算命先生曾有过如下对话:“我拿了人家一些钱,但是是以合伙经营的名义分的‘红’,要不要紧?”“你放宽c,不要紧。”“这次反贪风声很紧,这一次会不会牵涉到我?”“这次不会。”“我这次能不能出国考察?”“日子选在9月13至10月19这六六之期,保你无事。”原吉林省委副秘书长张新民,因受贿罪被判刑八年,他对司法机关交待:“我出国以前算过命,并命先生说我命犯‘天罗’,有率狱之灾。从…  相似文献   

14.
李文 《东西南北》2009,(11):48-48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一向孤高自傲,自诩不凡。一次上陈鲁豫的《鲁豫有约》栏目,鲁豫问李敖:“大师会崇拜什么人么?”李敖不假思索地嬉笑道:“我会照镜子。”鲁豫又问了一遍:“难道大师真的不会崇拜什么人吗?”李敖想了一下说:“我从没有崇拜过什么人,但我会崇拜某个人的一个单项。”接着,李敖举了一个撒切尔夫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廖艳红 《生存》2020,(11):0148-014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在职高教育阶段,对于特色班的学生而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程,更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职高特色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保证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语文高考内容如何贯穿在特色班教学当中呢?基于此,笔者将从“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加深知识理解”“借助媒体,提高教学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语文高考内容如何贯穿在特色班教学中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东西南北》2013,(9):10-10
媒体如何有效提高流量?传统的音乐行业如何融入新技术?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福布斯评选的“2013年十大商业创意”里。这张榜单还反映了今年的主要趋势:商业融合社交元素才是主流。  相似文献   

17.
李珊 《创新时代》2011,(7):30-31
电荒对产业界将会产生哪些深层次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全面破解“市场煤、计划电”困局、解开电网纠结?新能源能否承担调结构的重任?各种新能源形式有何优劣?针对以上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王金照博士。  相似文献   

18.
换一种称呼     
不知道其他社工在日常工作中是如何称呼自己的个案对象?以前我一直称呼个案对象为“案主”,现在则称呼他们为“服务对象”。其实面对的是同一服务群体,为什么会改变称呼呢?这要从我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说起。  相似文献   

19.
犀牛     
佚名 《东西南北》2010,(3):41-41
一个年轻聪慧的学生去向一位中国的智者请教:“尊敬的老师,请告诉我如何才能获得您那样的智慧呢?”“爬到那座山的山顶,”智者说,“然后祈祷,但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别去想犀牛!”“犀牛是什么东西?”年轻人满是疑惑。“哦,那是一种大块头动物,鼻子上还长了个巨角。”  相似文献   

20.
《东西南北》2013,(3):71-73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部队的大量“投诚”、“起义”,多被描述成国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以1949北平和平解放为例,历来总讲傅作义如何洞晓民族大义……然而,“投诚起义”的背后,真的是“洞晓民族大义”,还是另有隐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