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依法执政的逻辑基础与内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执政与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内在逻辑联系:依法执政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依法执政的理论基础在于:在实质意义上,依法执政主张确定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合理边界,强调党权是民权到政权的中介。在形式意义上,依法执政主张党权、政权和民权的合法边界,强调各自的非绝对性,它们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依法执政顺应了世界政治和法律发展的一般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哈伯先  李兰色 《河北学刊》2005,25(2):193-197
依法执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含民主与法治、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衡、权利保护 等诸多价值目标,涵盖执政党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全部政党生活,贯穿执政党执政行为甚至自我管理的全过程。一般而论, 依法执政的核心内容是执政权的依法确立、依法行使和依法制约。具体而言,可以从依法执政的主客体、内容、目标价值、依据及 其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加以理解。依法执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公民权利和 自由的保障,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以及促进执政权威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依法用权是党依法执政的核心。要使执政党的执政权力规范、高效地运作,至关重要的是党在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套科学、民主的步骤、手续和中介环节等既定程式。这些既定程式即党的依法执政程序,涉及到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属于宪法性法律制度的范畴。目前,宪法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这是坚持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执政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要依宪执政,正确处理党的政策与宪法、法律的关系,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准则,并从根本上为党依法执政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必然要求执政党依法执政。本文认为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党的执政条件、任务和环境的深刻变化 ,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发展。坚持依法执政 ,首先是依宪执政。必须在制度和法律上坚持和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领导体制 ,根据宪法的规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理顺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的关系 ,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包毅 《南方论刊》2005,2(2):9-12
依法执政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执政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对依法执政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干部要树立依法执政意识和法的权威意识,努力学习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提高依法领导能力,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依法规范权力运作,保证党依法执政方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7.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目的,而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同为制度,并同为制度的创新。加强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同强调依法治国一样,就是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8.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中国式民主的灵魂,它明确了中国式民主的发展方向,规定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要求依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中国式民主是以人为本实现的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确立了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统治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广大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形式,依法治国把公权力限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两者互为依托,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提出依法执政目标要求,对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理论的结合完整地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发展要求,依法执政既是依法治国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对依法治国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依法执政理论不仅强调了执政党自身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应该顺应法治发展潮流,积极领导和组织人民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论体现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高度统一。为此,认真总结和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加强领导和组织工作,利用强大的执政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党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机制,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十五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成就。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强调“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提出并贯彻依法行政的重要思想,都是这些突破和成就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人们对“权力”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政治或社会学意义上,权力也一直被混淆于国家权力而没有其他。同时对法律渊源的研究人们也一直采用形式法源的立场,认为基于国家权力而产生的制定法是唯一的法律渊源,这对法治建设是非常有害的。不同类型的权力与多样化的法律渊源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法治的精髓是正确处理法与任何权力的关系,法不只是工具,同时是权力的本源。法治的目的是排除个人或集团的武断,实现形式是对传统、科学和民主的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亦即三者的平等关系。法治是一种国家制度,也是一种领导艺术,是总结实践经验、促进班子和谐、改善干群关系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权力政治是以专政和强制为特征的国家统治,权利政治是以民主和法制为特征的国家统治,权利政治代表了政治发展方向。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是不断探索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历程,也是逐步实现从权力政治到权利政治转变的历程。梳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可以发现:武装斗争建立的政权最初形式只能是权力政治;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建立在普遍的权利意识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刑事法治对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要求,它在国家刑罚权与公民的自由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界限,从而保证刑法既能有效地打击侵犯人权的犯罪,又能防止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应当慎重适用死刑和注意“严打”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7.
自由裁量权的大面积存在,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对其进行适时监控,发挥它的积极性,抑制它的消极性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行政的国家意志性和依法执行性决定了执掌行政权的国家行政机关系统内必须建立并完善自律性的监督机制熏以确保包括行政自由裁量权在内的行政活动沿着法治轨道运行。应通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实现行政自由裁量制度化、行政监督机构权威化等途径推进行政自由裁量权内部约束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依靠和保障,二者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相关性,政治制度的良善、进步、成熟与否关系着国家治理的方向、水平和能力.从卢梭的政治制度论来看,国家治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基于民族特点,依靠法治,依赖制度文明,增强政治认同.这些原则实际上是对古今中外国家治理普遍规律的精辟概括,也是对人类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与中国共产党当前提出的治国理政理念高度契合,对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在历史发展变迁和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是经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和反复比较中才为人们所认识和掌握的。共产党执政规律探索,自然需要多维度的视角和路径。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执政历史活动中蕴含的规律性东西,西欧社会党执政的经验,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沉痛教训,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政党法治: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韶兴  张垚 《文史哲》2005,4(1):142-148
政党法治属于政党文明范畴 ,是政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当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同时也是政党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党法治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它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会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价值目标 ,涵盖政党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等全部政党生活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 -执政的整个政党行为的全过程。政党主张与国家意志相一致、政党法律与国家法律相协调是政党法治实行的前提条件 ;阶级性和工具性相统一是政党法治特性的基本内容 ;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相统一是政党法治价值的基本形式。政党法治既是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 ,也是这种文明形态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