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材编写者对作品的课程学处理,规约着课文教学文化视点的选择与阐释.依据新教材对《故乡》的处理,我们对《故乡》的教学可谓思想解放得多了,这是相对于以前几十年编者对《故乡》的态度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故乡》发表近百年了,评论《故乡》的文章已有数千篇,专题评论宏儿的文章却不曾见一篇。原因诸多,主要是过去评论《故乡》多用阶级论、阶级分析方法,着眼点自然就落在闰土、杨二嫂身上,忽视了宏儿。以往评论研究《故乡》的结构,多是在表层结构上作文章,而不是谈深层结构。本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评论研究《故乡》,探求宏儿在《故乡》里的意义与价值:宏儿是《故乡》的光明使者。  相似文献   

3.
鲁迅《故乡》长期以来一直被选做中学语文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不过由于《故乡》思想意义深刻,艺术形式精美独特,领会较难;加之刘少奇、林彪、“四人帮”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干扰破坏,对鲁迅肆意贬低,致使《故乡》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故乡》的主题思想应该如何概括?《故  相似文献   

4.
《社戏》、《故乡》中的儿童乡村生活是鲁迅诗化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立人思想灌注于他笔下的诗性故乡中 ,从诗性的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相似文献   

5.
任晓远的组诗《北陆抒怀》,发表在一九八○年十月出版的朝鲜族文学丛书《阿里郎》创刊号上。由《我的地平线》、《密阳阿里郎》、《胡枝子花》、《雪》、《我的故乡五林川》等五首短诗组成。全篇贯通着热着故乡、热爱祖国的炽热的感情。第一首诗《我的地平线》中,作者抒发了对故乡——松花江畔的热爱之情。沃土和蓝天  相似文献   

6.
读了李玉昆同志《〈故乡〉中赞美了昔日〈故乡〉吗?》一文(《语文教学之友》1983年第5期),颇受启发;但对其基本看法——否定鲁迅对昔日故乡的赞美,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故乡》,一九二一年一月写成,同年五月一日《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于是新文学园地里又开放了一朵色泽鲜艳、芬芳馥郁的奇葩。 最早对此文给以高度评价的是茅盾。他在《故乡》问世的这一年就发表了一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热情洋溢地指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故乡》历来被中学及各类学校的《语文》或《文选》教本选入,是人们最为熟悉、最为喜爱的小说名篇之一。自1921年《故乡》发表以来的七十多年里,关于它的分析评论文章已经有过许许多多;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似文献   

9.
《故乡》渗透着鲁迅对游子乡愁乡思题材的现代性经验,包含着作家关于心理故乡与现实故乡、归乡与离乡之间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传达出作家对故乡、人生的哲学关怀,在创作论上体现出超越传统文学题材的现代性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作于1921年的小说《故乡》,是一篇具有多重意蕴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小说:《故乡》中写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否定了旧中国三种病态人生,它还继承了传统还乡母题,开创了新的还乡模式,塑造了全新的还乡者形象。《故乡》以其特有的情感性、象征性、总结性,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游子还乡"是中国现代漂泊母题叙事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是,"还乡"的内涵已完全改变,主人公有关家乡的幻梦已经破灭,还乡之旅充斥着哀怜、讽刺、厌恶、仇恨等负面情绪。游子们的"还乡"是源于"寻根"的需要,但"还乡"又坚定了游子离家漂泊的路。"游子还乡"主题也因此丰富了中国现代漂泊母题叙事文学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文学展示了另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2.
何处是家园--鲁迅小说《故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故乡>不是一篇政治小说,用"农村经济的破产"这一流行的观点来概括它很不妥当.<故乡>所蕴藏的情感体验主要是陌生与孤独,所表现的是作者鲁迅精神家园失落以后虚无的生存状态,以及在虚无生存状态下顽强不息的精神追寻.  相似文献   

13.
《故乡》与《寻根团》具有互文的意义,后者是文化诗学小说、后寻根文学。它传承《故乡》对"乡村现代性转型"的拷问,在鲁迅的文明/愚昧的启蒙起点上,超越时空立足于身份认同、反思现代性、三农问题等维度发问,显示更加决绝的出走姿态。主人公王六一的认同从失根——寻根——扎根,从身份的建构——解构——重构,终于完成"故乡"从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的认识转化与出走。农民心灵的安顿、溃败乡村的建设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故乡》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几幅画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鲁迅和陶渊明都是各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又同遭理想的幻灭,在幻灭中挣扎。“走”与“化”是他们各自永恒的人生姿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本细读和叙事分析相结合的手法,以探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乡愁意识和自我认同困境为聚焦点,对鲁迅小说中向来被广泛认定为思想性和艺术性比较平淡的两个篇目——《一件小事》和《故乡》,做了细致、深入的综合分析,据此论证指出,展示在鲁迅其他经典小说力作中的思想和艺术光彩,在这两个短章中同样有别致而独到的存在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山东省滕州市"墨子故里"发展乡村旅游,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农为根、以山为衣"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和"三区、一环、五朵金花"乡村旅游总体布局。滕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整体租赁"民居功能拓展模式、"采摘蓠园"都市农业模式、"养生山吧"模式、休闲农庄模式、创意产业模式、现代产业园区模式、古村聚落模式,将国家政策、农村盈利、项目运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对农旅结合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7.
渝西儿歌的主导思想是寓教于乐,渝西儿歌的艺术特色是童趣盎然。一些缺乏童趣的所谓儿歌,其实不是真正的儿歌,也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儿歌,是那种有别于儿童诗的,由民间创作并且主要在口头流传的儿童歌谣。儿童诗的发展方兴未艾,儿歌却和别的民间歌谣一样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歌词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中国现代歌词研究领域的第一篇文献综述。选取并评价了70本(篇)文献,将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歌词研究成果,分成六个方面加以评述:一、建立学科的理论努力;二、现代歌词史研究;三、现代歌词的文化学研究;四、现代歌词的创作法研究;五、现代歌词作家及作品论;六、现代歌词的类型学研究及比较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川北民歌形式多样,语言独具风格,主要存留有小调、灯调、牛歌、情歌及锣鼓草歌等,其他还包括佛歌、神歌、堂匠歌、新民歌等。受地域文化影响,川北民歌话语质朴、简洁凝练、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