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是新型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这种挑战。我国各大外语院校纷纷提出外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文中着重以韩国语专业为基础,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以及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途径,讨论韩国语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董可 《现代交际》2014,(3):205-205,204
在当今社会,竞技体育的成绩越来越好,群众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快,因此对体育人才就有了更多的需要和要求。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如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一直都是体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趋势,将成为当今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所以,本文立足于当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数字体育"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等,探讨数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使其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弊端。包括诸如"高水平、低普及"现象、后备人才的断层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而大众体育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众多口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的"无力感"情况依然存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我国中学体育教育模式对接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路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中,要落实"体教结合"新模式,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扩充群众基础,带动大众体育积极性,完善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入手的方式,构建兼容并蓄、协调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普体课程设置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目前急需的教学改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阶段,要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其中身体健康是本。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经过整理分析及论证,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建立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学生健康素质的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卢志兴 《职业》2011,(6):146-147
体育教学是职业院校体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办学总的指导思想,它为我国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多数将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开展终身体育活动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体育教学不单单是锻炼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融入不同的教学模式,形成独具一格、风格各异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个性发展等融合进来,形成全面化的教学需要模式,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本文将围绕高校体育教学个性化教育模式运用的重要性分析,进而探讨个性化教育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做好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实现这一目标,合理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体育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教育理念相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等制约因素,给出转变理念、优化课程、双重育人模式的对策,以达到高校体育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发展新时期,改革深入新形势下,学校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也随之开始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探讨。学校倡导大力实现由片面强调学生强身健体到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转变,由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较为封闭的教育模式到积极开创新型教学方案转变。为此,将拓展训练注入学校体育教育课程中,具有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现实意义。从而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国磊 《现代妇女》2014,(12):356-357
我国现在不仅经济发展迅速,更重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地位。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地方,不能独独依靠知识的教育,专业技能的培训,更注重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来。现代高校的体育教育机制制定的还不算完善。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发现的问题诸多,因此,高校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教育发展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速度。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为了更好地组织管理好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农村中学学校体育工作,必须从理论上和现实中找到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于铁 《职业》2011,(18):49-5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及全面健康和社会适应内化到体育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形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当前,高校体育只靠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教学已无法适应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如何深化体育改革,提高和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已是摆在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鉴于国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高校设置文秘教育专业,以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秘书人才。因此,文秘教育专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对秘书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校传统的文秘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下所输出的秘书人才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对文秘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探索高校文秘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校首先应明确社会发展现状以及高校文秘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并探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准确定位高校文秘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最后结合现状、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部门,是体育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对体育人才的体育能力、意识培养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促进体育人才的长远发展,高校应将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相接轨,抛弃原来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对于培养全面人才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具备技术专长,还是集复合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通识能力培养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目前,复合人才需求与高校通识能力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的现象;因此应采用制定科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校企联动提升教师的通识教育能力与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与管理目标等方式,全面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进新时代,中国更加迫切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这也就成为我国各所高校培育人才的目标。培养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了经济社会的需要,另一方也是为了给社会文明提供了保障,立足于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拟对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体育教学旨在让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着莫大的影响,所以各大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任重道远。本文主要分析探索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对着这样的体育教育现状,我们应如何打破传统的、落后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的制约,从而建立一个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能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的观念和教学模式,这已经成为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为体育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汲取其重要的部分,对体育教学的模式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只有如此,体育教育的发展之路才会一路畅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模式的逐步完善,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在今天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文化教育的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想法,同样如此。一定的人才为当前体育专业工作的发展趋势创造了新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体育文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与素质提高。教师在教育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张贵婷  韩立明 《职业时空》2008,4(9):138-138
竞技性是体育的本质特性,高校竞技体育也曾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把我国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运动会都采取单一竞技体育的模式,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不是体育特长生就是体质特棒生,参加比赛是为了拿名次,争荣誉。这样就使校运会这个本应由多数人参加的活动变成了少数人的活动,不符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也失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宗旨。所以高校运动会应贯彻“健康第一,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面向全校师生员工,这才符合高校运动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翟晓英 《现代交际》2011,(8):142-142
为了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地在高校得以有效发展。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功能,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议,从而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实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