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女"现象由来已久,但"剩女"群体至今仍然没有丧失社会对她们关注的热度,发展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现如今,"剩女"也不单单局限于以往的解释,"剩女"群体的成员已经发展至女性群体的各个阶层,笔者在本文将对近年来"剩女"群体形成及其发展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透过社会学的视域进行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冯硕 《现代妇女》2014,(4):50-50,56
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的逐渐突出化,"剩女"一词近年来在网络乃至人们生活中出现频率越发增长,而人们提及该词时也往往对词汇本身乃至其所代指的人群持负面态度。而若要论及"剩女"这一人群为何会形成,大众则又片面地将"眼高手低"、"小姐身子丫鬟命"等不负责任的论断扣在她们头上,对当事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与压力。与其社会各个群体就这一现象互相指责与谩骂,莫不如试着探究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剩女"已经成为一个频繁出现在大众传媒视野的词语。与英语表达剩女的词语"3s lady"相比,剩女中"剩"的消极联想意义使得学术界并未对剩女达成统一意见。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剩女一词,通过对比"3s lady"分析其优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剩女"问题已成为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议题,"剩女"成为社会现象与我国当前的性别文化传播以及传统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着手,对"剩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剩女"议题是人为建构的社会问题,是男权思维定势下对优秀女性的贬低,是男高女低婚恋观的延续,是大众传媒市场化的结果。"剩女"形象是男性话语对优质单身女性施加的符号暴力,是男性权力对大龄未婚女性的污名化。  相似文献   

5.
王琴 《现代妇女》2010,(8):15-17
“剩女”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剩男与剩女是同时出现的一对新词汇。但是从这对词产生以来,“剩女”这个词的受关注度就远远超过了“剩男”。从人口比例上考察大龄未婚男女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剩女是假象,剩男才是真相。剩男是社会人口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构性剩余”,剩女则更多的是社会文化观念变迁导致的“观念性剩余”。大龄未婚女性群体的增多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中国将这一女性群体称之为“剩女”,却有明显的贬抑之意。在新的历史时期,女性的多元发展还需要社会给予她们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但凡能做"剩女"者,基本条件应该都算不错的,东施效颦之类的大概在"剩女"群里属于少数派。"剩女"成为现象,大概是因为:在社会年景日趋富足的大好形势下,女怕嫁错郎的心理加上对男人的不放心,挑三拣四便成了"剩女"购物与选男的共同特点。这样购物的好处是节约金钱浪费时间,而选男的结果则是节约爱情浪费青春。  相似文献   

7.
孙国文 《现代妇女》2014,(12):I0091-I0091
都市剩男剩女现象时近年来的热议话题,剩男剩女的产生与现代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本文从生产方式变革、思想观念多元化、社会交往方式网络化等现代化变革方面对“剩男剩女”现象进行成因分析,并指出男女青年择偶出现的困难和一些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8.
《社会观察》:最近“剩女”一词在网络上流行开来。在一些访问量较大的公共社区里,谈论“剩女”现象的帖子比比皆是。原本是一些生于70年代、目前年龄在三十岁上下的单身女子自嘲为“剩女”,现在连80后,甚至85后的小妹妹都开始自称“剩女—了,这反映了一种婚恋上的危机感,您认为这样的现象正常么?在您接触的范围内是否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傅宁 《现代妇女》2010,(8):22-24
“剩女”群体的出现,原本是多种社会原因综合所致。但社会舆论将针对“剩女”的一系列讨论,变成了一场文字游戏。本文拟运用“标签”理论,分析“剩女”一词的成因,并深入剖析女性“被剩”这一话语背后的男性语境。  相似文献   

10.
晚婚化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农村则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基于长期的农村生活经验及观察发现,河南省农村地区的早婚现象在"剩男剩女"问题的警示下愈加严重,并且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家庭及社会问题。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整理出早婚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以期促进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伴随改革开放,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不断提升,女性思想解放、独立,但随之而来的“剩女”现象在国内已经被各方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窘境不可忽视.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剩女”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相似文献   

12.
被商业化的功利之水漂洗过后,被白热化的竞争之烈震懵过后,作为爱情主角的青年女性,一不小心走进了"剩女"的迷魂阵。有人惊呼,"剩女"时代到了!我以为,这仅仅只是开始。但我不知,"剩女"们何时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阳光?其实在去冬那个早到的寒天里,又多了一条寒冷的信息:新华社电讯称,北京市目前已有剩女五十多万人……  相似文献   

13.
“剩女”一般是指现代都市里“条件比较好的”大龄单身女性。“剩女”现象的出现,典型地表征了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和变迁。原有“甲女丁男’’的解释是粗略的。我用五个原则提出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1.人口的激增以及都市的超量扩容,降低了人们的婚恋需求。2.现阶段适宜的中国都市文化尚未建立。3.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城市的逐渐普及,拉长了女性的受教育年限,从而也顺延了女性成婚的时间。4.变革的社会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流动性与不安全感。5.现实主义的婚姻观限制了现代女性的婚恋选择。  相似文献   

14.
“剩男”虽然没有“剩女”引入注目,但随着中国进入“男盈女亏”的性别失衡时代,农村“剩男”现象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关注. “剩男”是相对于“剩女”而言的概念,是指超过某个年龄(通常为30岁)而仍然单身的男士,基本特征是大龄、单身、未婚、男性,俗称“老男孩儿”或者“光棍儿”.“剩男”虽然没有“剩女”引人注目,但随着中国进入“男盈女亏”的性别失衡时代,农村“剩男”现象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剩女”一词的出现,传递出当下媒介文化对这一群体的负面价值认同。本文从“名词化”、“被动化”、“反转”、“错置”等角度,分析了媒介意识形态机制对“剩女”一词的制造,探讨了由此带来的“剩女”群体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如今,"失恋+失业"的大龄女青年,被人们调侃为"双剩女",指的是情场和职场都被"剩"下的女人. 情场上的"剩女"留给公众的一贯印象是"三高",即高学历、高工资和高要求.这些白领丽人几乎成为了小资的典型代表,就算婚姻大事还没有着落,但个人条件与生活质量都非常好.然而,这些"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的女性,并不能涵盖"剩女"的全部意义.其实,人们常常发现"剩女"的另外一个群体——她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令人艳羡的工作,但却在我们的周围真实地存在着,这些人构成了"双剩女"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过了适婚的年龄却仍然未婚的青年男女被称之为剩男剩女,而时下,剩男剩女盛行,大龄大军日益壮大,这种剩现象的产生纵横交错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索这剩现象产生的背后,与父母及家庭教育有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剩女”现象日益突出,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在笔者看来,“剩女”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媒体和大众对她们的关注,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以家庭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渐渐解体的焦虑。要缓解这种焦虑,除个人的配合外,更需要社会规范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高龄剩女这个词语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而随着现今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龄剩女出现,在日剧《最后的灰姑娘》和《今天不上班》里都是给女主角定位于高龄剩女,然后以女性视角来刻画婚恋观。  相似文献   

20.
微视线     
《女性天地》2013,(5):4-5
韩国部分女子雇"钟点工丈夫"以获情绪满足中国的"剩女(男)"们这几年流行租个男(女)友回家过年,应对家长的催婚唠叨。而在韩国,"剩女"喜欢雇佣"钟点工丈夫"来陪自己做重要的事情或者度周末,以获得一种"情绪满足感"。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在韩国,最近雇佣"钟点工丈夫"这种方式正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