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小平与江泽民的发展观内容广泛、内涵丰富,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研究他们的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佩霞是研究中国唐宋史的美国著名学者.她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出版学术著作18本,涉及中国历史社会的多个领域.伊佩霞著《中华文明源书》探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诸多基本问题,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对外政策以及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从书中史料的翻译动机、翻译特点、翻译方法,凸显了译者的隐身.《中华文明源书》中的译者不可见性具有以小见大研究美国汉学家翻译特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盐铁会议中文学贤良双方从各自的政治立场出发,秉持不同的义利观念,在盐铁会议上双方展开了激烈辩论。在这次论辩中所强调出的义利之争,实际是个人的义利与国家的义利相冲突时怎样取舍的思考,是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义利之辨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经跨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汽车成为形塑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新机制。汽车社会既成为政治理念、政治关系或政治对抗的新舞台,又催生了一些全新的政治问题,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走向和关系形态。通过对汽车社会的诸多政治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了汽车社会的空间政治、阶层政治、符号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治、社会运动等问题,并阐述了当前中国社会在这些政治问题上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5.
理想问题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理想问题研究经过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全面展开阶段、系统建设阶段四个时期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基本上适应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其研究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视角多元,对象广泛,方式方法综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内容分歧多创新少;对策与宣传类多理论建构类与实证研究类少;研究的对象大学生多其他对象少.今后理想问题研究应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宁都人魏际瑞的<四此堂稿>是一部研究清代早期历史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也是难得的第一手史料,其内容极为丰富,广泛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文章旨在对魏际瑞生平及其著作<四此堂稿>版本、行文、内容及文献价值等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八十一年二月,在汉朝的京城长安召开了盐铁会议。以大司马霍光和六十多个所谓“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与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法家围绕着盐铁官营还是私营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同时也涉及到军事方面。《盐铁论·和亲》便是盐铁会议上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集中记录。我国历史上的汉代,自汉武帝开始,匈奴不断侵扰,边塞连年烽火。当时匈奴是西汉北方的一个奴隶制军事政权。它拥有几十万骑兵,奴役压迫着几十个小邦,俨然是北方一霸。由于西汉社会制度比匈奴进步,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匈奴更是垂涎三尺,把西汉看作是一块肥肉。他们经常发动突然袭击,对西汉北部边境进行武装  相似文献   

8.
盐铁会议不是一次关于政策的论争,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不存在一个前后的分期问题。盐铁会议从本质上讲,是专权的霍光通过开会的形式利用儒生对桑弘羊施以打击的政治运动。之后,霍党势力就取代功勋赫赫声名极高的桑弘羊控制了西汉帝国的财政大权。在这次政治运动中,儒生积极地参与了对桑弘羊的打击行动。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期桓宽依据盐铁会议纪录编撰而成《盐铁论》一书。此书内容较为广泛,非"独述盐铁"而已,却独以"盐铁"二字为书名。历代学者对其中含义颇有猜度,歧说纷纭。本文对各种观点一一评判,辨析出较为近是之见。  相似文献   

10.
盐铁会议对汉匈战和进行深入、全面辩论。桑弘羊运用“大九州说”为据主战,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全新的地缘政治观;桑弘羊行刺单于说,开西汉后期行刺四夷首领平叛之先。文学不重视边地,反映其统一意识的滞后;担心统军将帅借攻匈奴分裂,又体现其统一意识的进步。贤良、文学三十八年后重启和亲主张,成为汉匈关系由战而和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西汉盐铁会议围绕工商业实行官营还是民营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贤良文学们对工商官营政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国家实行工商官营破坏了贵义贱利教条,违背了农本工商末观念,且经济绩效低下,带来了各种不良后果。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工商官营政策,积极倡导实行工商民营。贤良文学们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仍不失其历史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编撰的一部政论性著作,它的言语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口语的特点,因此在汉语史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近几年对《盐铁论》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本文将从语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几个方面,对其研究情况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盐铁论》书名之寓意与作者之著作目的,是《盐铁论》研究中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本书之所以取名为“盐铁论”,当主要缘于该书的创作缘由,作者的著作目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前人评述《盐铁论》时,多有指瑕该书后半部分为作者臆造的说法,联系盐铁会议与其原始“议文”的实际而论,这种说法也大多缺乏充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全面深化改革,不但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就经济体制而言,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转变政府职能,混合所有制改革,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方式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等等。我国学界在讨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有三个着力点似乎讨论不多,这就是提高个人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地方政府逐步淡出经济发展的主角作用;分配改革应当重视财富再分配。本文认为,应当重视这三个方面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在形成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体系的过程中,通过文化交流以促进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与理解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文化间对话、沟通与理解的心理问题、学理问题、伦理问题。心理问题解决的是心态冲突问题,消弭的是信任赤字;学理问题解决公理冲突问题,消弭理解赤字;伦理问题解决沟通方法的冲突,它所消弭的也是信任赤字。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述了社会环境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政治经济环境、教育方针政策、政治运动事件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期士人关于《盐铁论》的接受维度、层面,比北宋时更为广泛、深入。这既得益于南宋版刻业的发达,更得益于南宋学术风尚的推动。南宋官学在“法祖宗”的政治要求下,一方面要破除王安石新学的影响,另一方面欲树立新的学术范型。在破与立中,以道问学为意趣的考据学日渐盛行;以尊德性为旨归的理学亦渐居统摄地位。在新学术风尚的影响下,《盐铁论》被南宋士人广泛关注,成为理学家高扬儒家道义的经典参照和学者考据典制渊源的重要史料。不仅如此,南宋理学家以道为本的辞章认识,也推动了对《盐铁论》文学价值的深刻认知。这是此前所没有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召唤和鼓动下,大批聚集在陕甘宁边区的知识分子,以各类学校、研究机构为依托,系统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其中,以王学文、王思华和何干之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立足于边区抗战、革命的具体实际,研究并致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经济政策,指导了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层面的展开,不仅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而且与政治层面相互配合、互为支撑,不断深化着抗战建国的实践主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其任务,提出了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与途径。创新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必须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的道德教育相结合,增强针对性;创新必须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学生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实效性;创新必须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文化活动相结合,增强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