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样的行孝     
清波  安波 《老友》2008,(10):29-29
孔子门生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能随时和颜悦色是最难得的!有事时,由儿女出劳力为父母去做;有酒饭时,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做就是孝顺吗?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和敬意,才能随时面带温婉和悦的脸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质的奉养而已,当子女满足于自己所尽的孝道时,其实却远远做得不够。试问:孝行何有疆?  相似文献   

2.
孝亲如爱子     
关光琪 《老友》2008,(10):28-28
孔子门生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能随时和颜悦色是最难得的!有事时,由儿女出劳力为父母去做;有酒饭时,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做就是孝顺吗?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和敬意,才能随时面带温婉和悦的脸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质的奉养而已,当子女满足于自己所尽的孝道时,其实却远远做得不够。试问:孝行何有疆?  相似文献   

3.
陶绍教 《老友》2008,(10):27-27
孔子门生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能随时和颜悦色是最难得的!有事时,由儿女出劳力为父母去做;有酒饭时,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做就是孝顺吗?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和敬意,才能随时面带温婉和悦的脸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质的奉养而已,当子女满足于自己所尽的孝道时,其实却远远做得不够。试问:孝行何有疆?  相似文献   

4.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的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当注意到在孔子思想中“孝”与“忠”与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春秋之世,传统的以崇拜祖先为主的“孝死”观念逐渐淡漠了,代之而起的是对在世父母的“孝生”观念,孔子顺应了时代的变化,赋予了西周传统孝道观念以新的内容。首先,孔子将西周孝道从宗法教条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个人品德修养的最根本内容。其次,孔子的孝道思想是双向的,就是不仅子要孝,而且父也要慈,这正体现了春秋时期伦理思想的特点:相对性、平等性。第三,孔子提出了“孝为仁之本”的命题,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基础及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张人们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七世父母"是敦煌藏经洞出土写经题记中主要的"奉为"之一.本文认为佛教七世父母指此身以前过亡的代代父母,以转世轮回为理论根基,宣扬一切众生皆为父母,与中土固有七世祖宗有本质不同.作为一种新理论,以其学说的优越性,七世父母理念对中土孝道内容做了重要补充,深刻地影响了民众孝道观念.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孝道思想是儒家孝道思想的精髓 ,孝作为维持社会关系和人伦关系的最高准则和行为规范 ,具有超阶级性和超时空性。孔子的孝道思想主要包括 4个方面的内容 :孝是一切道德行为规范的根本 ;孝是人的责任感的充分体现 ;孝因人的身份和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孝道是治国安邦的经典良方  相似文献   

9.
基于《论语》,归纳和阐述了孔子孝道思想,分别从企业伦理管理和伦理经营角度讨论了孔子孝道思想对我国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价值,说明了将孔子孝道嵌入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伦理是生命价值取向和生命意向的呈现,其中孝道系于天性,行来最易也最苦。"孝"在儒家道德伦理中乃"为人"之根本,孔子重视孝道,却未曾作出系统性论说。后世逐渐发展成僵固的礼教,仿佛亲子之间,唯子女有片面义务,却忽略了父母也有陨越失职的可能性,既枉曲孔子真义,又损伤《论语》本貌。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验证《论语》孝道篇章,可以看出生命中"尊重需要"与"理想自我实现"是个体自己的责任;儿女无法替代"父母"本身自我满意度的达成。尽孝在情意上可以无限,奉行上确有其局限;子女不必把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完全建立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13.
曾参“孝”论任重曾参是孔子的重要第子之一。作为孔子的传人,曾参对孔子的思想、理论极为推崇,并为儒学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是继孔子之后的著名儒学大师。他所弘扬的孝道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伦理意识与审美意识之中。他不仅对孔子有关“孝”的理论做了发挥,而...  相似文献   

14.
孔子所鼓吹的对祖先、父母遵奉不违的“孝道”是维护与固巩奴隶制度的重要手段。他为此宣扬的什么“父母在,不远游”的伦理观念一直被反动统治阶级捧为做人的“正道”,神圣不可踰越的“信条”,成为欺骗、奴役劳动群众而巩固其反动统治的一根精神支柱。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更是孔子思想的狂热鼓  相似文献   

15.
孝道是曾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不论从师承关系角度看,还是从曾子孝道观的主要内容和表现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得出曾子的孝道观是对孔子孝道观的继承的结论。曾子不但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而且以身作则地宣传、发扬并全身心履行了儒家的孝道,为时人以及后世百姓树立了榜样,为丰富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做出了贡献。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许多资料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提倡孝道,有律师要求把孝道立法,有地方建议不孝者不能当官。郑州大学一学院给学生布置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内容之一就是给父母磕一个头,  相似文献   

17.
在孔子思想中,孝是治理天下和国家的重要手段。孝要养亲,更要敬亲、爱亲、顺亲。推行孝道,绝不是无原则地盲从。在中国现社会,弘扬孝道仍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和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的孝道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与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泛众爱"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极力将其推广为普遮的社会道德.<管子>是管子学派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管子的思想.先秦儒家与<管子>的孝道思想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这一重要道德范畴给出了各自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孝道”,不仅是宗法社会制度的反映,也是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的反映。这种基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道,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性。针对现代社会“亲情”失落的弊端,通过对“孝”的现代诠释,注入时代精神,是可以为构建和谐家庭服务的。  相似文献   

20.
立足社会发展 构建新型孝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严重冲击了传统孝道,但父母仍然主要依赖子女和家庭来养老。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了使父母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就有必要以老人为主体,坚持自由与平等原则,立足社会现状与需求,构建新型孝道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