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关于自我研究有四种基本取向:实验社会心理学方法、心理分析-心理动力学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和社会建构方法。社会建构-叙事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自我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互动的结果,是话语建构的产物,关注如何通过语言建构自我。研究关注点突出自我的建构性和多元性,注重语言与意义对自我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叙事作用、叙事辅导、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3.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是一部中美跨族裔婚姻悲剧,主要记录了这一跨族裔家庭的创伤和自我救赎经历,呈现了华裔男性詹姆斯·李的种族创伤、白人女性玛丽琳的性别创伤及其混血子女莉迪亚的代际创伤,引导读者去感悟跨族裔家庭成员不可言说的内心创伤和不断抗争的疗伤之旅。作者对《无声告白》中主要人物的创伤叙事与自我救赎进行探索,不仅可以引发社会对跨族裔家庭成员创伤困境的关注,还可以激发人们重新审视与思考全球化时代的代际冲突、种族关系、性别关系等社会问题,从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的旅游故事已成为旅游者自我呈现的舞台。理解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游客自我呈现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旅游对个体发展的意义。文章采用深度访谈和第二手资料搜集相结合的调研方法,以37位马蜂窝蜂首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的自我呈现包括积极自我呈现和真实自我呈现。平台和读者的认同诱发悦人动机,驱动积极自我呈现,促使游记作者自我提升。旅游故事的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诱发悦己动机,驱动真实自我呈现,促使游记作者唤醒真我。旅游者在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的自我呈现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这拓展了旅游意义的研究。学界以往对旅游意义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行为对游客自我发展的影响作用。社交媒体旅游故事中自我呈现对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唤醒真我和自我提升,这从游后分享体验的角度延展了旅游对个体发展的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之间难分难解的关系已经成为公论,在40年代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这种关系更为明显.外在的环境注定了作家经营文学的艰难历程.解放区的一些作家丰富的思想与政治要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摩擦龃龉,并有意无意地在小说叙事中留下斑驳的痕迹.文章试图在解读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小说基础上,考察作家自我与革命书写之间的冲突如何在小说的叙事视角中表现出来,并使其呈现出某种内在的悖反.  相似文献   

7.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叙事人称的问题在文学叙事活动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如何灵活地调动叙事人称,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写作策略。了解把握三种人称各自的功能特征,才能对其灵活选择与调度,使读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感情浓度。侧重分析了文学叙事活动中叙事人称的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叙事学的发展过程中,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多重视角的变化,对于表达小说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杨红樱的儿童小说通过呈现一种平行性叙事结构,降低了儿童阅读的难度,克服了儿童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长久坚持的弊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可以全面透彻地了解人物及情节,便于儿童读懂;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符合儿童爱幻想的特点,拓展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作家自我定位于普通大众,他们便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现实、审视历史,从而扫描到了民国时代稳固、久远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延续性,即宗法组织、亲情伦理、封建等级等传统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生活、行为的渗透与影响。但普通大众的自我定位也使民国叙事强化了色情、暴力、神秘等内容,这是对民国时代的另一种着色功能,与覆盖在政治意识形态之下的民国叙事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黑孩子》是理查德·赖特的杰作,记录了他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在美国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这种叙述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主人公构建自我的需求,有助于读者了解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并赢得读者的同情和理解.然而,第一人称叙述也会使作品变得不可靠,在叙述上偏于主观.尽管如此,它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选择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限制和纯客现叙述三种。本文运用 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小说《孔乙己》进行分析,并指出文本在这种叙述视角下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之类的叙事虚构作品中,都有可能发现作者将自我或多或少地显露出来.但是,不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不应该将其中的叙述者或人物等同于作者,而应该将其视为不同形式的作者自我虚构.并形成为具有虚构意义的艺术形象.在这类艺术形象中,包含着作品中的叙述者与作者、作者的自我形象与作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自我虚构在作品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以作者名义出现的叙述者在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修辞意味.  相似文献   

14.
小说叙述视角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选择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确定叙述主体的问题,它虽与人称有密切关系,却又并不相等.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限制和纯客观叙述三种,它们各有利弊.视角的选择与作家的艺术构思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小说艺术的不断发展,视角的转换、交叉和多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这是小说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莫言小说的革新是从对视角艺术的运用开始的.莫言喜欢使用人物限知视角,尤其偏爱选用儿童为视点人物,以回避叙述中的价值评判,而流动、转换的视角运用还原了叙述者本质上的全知全能,也丰富了文本的内蕴,“复合人称”的使用更使莫言小说进入了真正的叙事自由的王国.  相似文献   

16.
多重叙述视角的运用是现代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收藏家》使用了双重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它有效地结合了零视角和内视角叙述的优点,营造了一个立体的结构空间,达到了单一视角叙述难以取得的艺术效果;同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使作品更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魏晋之际,士人心态发生转变。嵇康越名任心,傲物受刑;阮籍和光同尘,归趋难求;山涛弃老庄自然,遵周孔名教。他们或激进,或消沉,或转向。而促使士人心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局。  相似文献   

18.
赵建忠 《南都学坛》2002,22(5):30-33
虽然审美研究成为红学研究的主流已是大势所趋,但乾嘉考据式的家世、版本研究仍不断成为“热点”问题,索隐和社会历史批评也颇有市场。只有从动态的文学观即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解读《红楼梦》这部作品中的地位这一独特视角,对红学诸流派的利弊得失进行探讨,指出文献、文本、文化研究在红学中的融通与创新这一多角度研究,方是拓展《红楼梦》诠释维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依靠精神胜利法而活着的悲剧性小人物阿Q的典型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因此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也很多。然而纵观国内外有关《阿Q正传》的文献,学界对《阿Q正传》内容的研究多于对其叙事形式的探讨。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对《阿Q正传》的叙事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书在总体的零聚焦全知型叙事视角的模式下,运用了视点转换、视角模式转移和视角越界等叙事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了作者所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