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前,德国史学理论以历史主义独树一帜。洪堡和兰克是古典历史主义理论的创建者,他们反对用抽象的哲学方法研究历史,为刚刚走上职业化道路的德国历史学奠定了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异同是历史主义辨析的另一问题,德罗伊森、狄尔泰和新康德主义等区别了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上的差异性,强调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与自律性,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作成 《兰州学刊》2007,(11):158-160
在19世纪形成于德国的兰克史学使历史学取得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地位,并且使史料批判成为历史学家写作中公认的学术规范.兰克史学发源于德国,但其影响却是世界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克史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受到了新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的批判,其范围也超出了德国的范围.以法国的年鉴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派在批判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努力使历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又忽视了保持历史学自身特色,存在过分"科学化"的倾向."叙事史的复兴"则是对这一倾向的纠偏.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不同时代条件下历史学家们所追求的"科学历史学"及其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潇潇 《兰州学刊》2008,2(1):122-124,121
以这一历史时段内二者关系的变迁为切入点,从历史学研究的目的演变来廓清中国“新史学”发展道路与社会演变进程中互为映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在与毛泽东的紧密关联中走过的。毛泽东极大地发展了历史主义 ,但是 ,由于建国后六七十年代他“左”的错误思想的发展 ,对历史主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回顾这一段历史过程和思想脉络的发展 ,对于思考历史学的未来走向和现实价值 ,会有很多的启示 ,也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历史主义这一概念,指的是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历史主义作为方法论,早就受到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界许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黑格尔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历史主义这一原则,试图把人类历史说成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过程。但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一书的末尾  相似文献   

6.
瞿林东 《学术研究》2002,(12):20-22
梁启超的《新史学》发表100年了。100年来,中国史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史学”的倡导,历史考证学派的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构成了20世纪中国史学的辉煌画卷。 《新史学》的发表,在20世纪最初的三四十年间,曾经对中国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倡言“史界革命”,关注历史哲学,推重历史教育等思想,至今仍有可资参考的价值。但是, 《新史学》同历史上的许多事物的出现一样,也有其片面性。对此,我们都应以历史主义的态度看待。本刊为纪念《新史学》发表100周年,约请史学界朋友撰写一组文章,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的学说,首先是一种历史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我们只知道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显然,这里所说的“历史科学”与我们今天所常说的历史科学不是一回事。它指的不是历史学本身,也不是对历史的具体研究,而是历史主义的哲学方法论。也就是说,对任何过程和现象的研究都必须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历史主义是马克思终生所遵循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在他看来,不存在对所有历史时代普遍适应的抽象形式,一切都在历史中生长、发展,同时也必将在历史中归于死亡。要  相似文献   

8.
彭立群 《齐鲁学刊》2002,(2):134-137
胡塞尔的历史哲学理论有一个从反历史主义到主张理性 历史化的转变,而海德格尔个人历史性先于历史学的理论也表明了客观主义历史学或再现历 史原貌的历史学理想受到了挑战,加达默尔折衷的解释学的历史学则修正了海德格尔过于相 对化的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新史学倡导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以来,历史学与人类学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国学者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形成了21世纪新史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从编史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当前中国史学界在这一对话中的努力,以及学者们的实际研究成果,可以从理论上来论述人类学方法以及视角的引入对于历史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包括观念的更新,方法的改变以及研究领域的扩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编史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伊格尔斯的《德国的历史观》是一部德国历史主义学派在19、20世纪的兴衰史,是对兰克史学的一次思想总清算,但还不是对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的全面评价。我们应该把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看成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在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崛起方面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它对外交领域以及对国家政治的专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它未能及时发现与纠正时代的不良发展方向,而是以其固有的特征与影响促成了专制国家以及极端民族主义灾难。历史主义的个体观念,虽然能够使历史学者更进一步深入历史细节,却不能达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类学"的认识效率。历史主义所主张的对客观公正的追求、对价值判断的自律,尽管未被当年德国历史学家真正做到,在原则上却是值得肯定的。与历史主义相伴生的价值相对主义,虽然有利于历史的研究与历史人物的理解,却很容易蜕变成一种"老好人"哲学,无力抵抗历史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  相似文献   

11.
张骏 《江海学刊》2015,(3):178-185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作为19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两股有力思潮,为我们讨论历史学乃至历史本身提供了新的依据,拓展了历史观的视野。两者均作用于作为发生场域的历史,但同时并不拘泥于此,其动力及来源远比书写成文的历史更高更深,反过来可以指导历史性作用于历史的考察。而在具体对历史的看法即史观上,两者又处在一种互补互现的关系中。对于某些历史主义代表人物语焉不详的问题——诸如普遍史、自然与历史的关系等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后出者可以提供良好的解释和补充。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又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者在思维脉络中的某些联系,并勾勒出那个时代历史理论的大致风貌。  相似文献   

12.
阿慧 《理论界》2023,(1):75-80
本文比较了20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出现的两种“新史学”思想,即以詹姆斯·哈威·鲁滨逊为代表的美国“新史学”,以及以初代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法国“新史学”,认为两者虽均对传统史学提出了挑战,但也体现出共同带有区别的立场,鲁滨逊偏向于将历史学“科学化”,而初代年鉴学派则对此提出质疑;同时在研究指向层面,鲁滨逊更强调历史学的实用性,而初代年鉴学派则更关注历史学的独立性;不过,就“新史学”的发展趋势而言,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是两者的一致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历史主义学派在近现代德国史学界会获得主流地位,而同类的历史主义思潮在现代中国史学史上只能屈居支流?本文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一战前,德国传统精英成功地实现了民族的统一与自强,强调本民族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历史主义学派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个学式的学术理念与方法也得到了证实。而在近现代中国,由于传统国家与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败,中国的激进文化精英不能通过历史主义的方法在本国的历史文化中找到救国救民之路,而只能通过类学式的思路在西方文化中寻求普遍的真理,并最终诚服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就历史主义学派的总评价而言,本文认为,历史主义对史料、史实以及历史特殊性的重视,无疑是值得继承的史学理念。但个学式的历史研究在认识效率上是无法与使用系统科学概念与理论的类学式历史研究比拟的。历史研究不应该排斥理论,使用理论时如出现问题,根源不在于"公式主义"的方法,而在于理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新 《东南学术》2000,(2):104-110
近代以来 ,西方历史学借助人文主义走出信仰世界 ,神在意义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被理性取代了。历史学背负着理性 ,从文学中分化出来 ,逐步职业化 ,以叙述人类社会理性发展的历程为己任。然而 ,历史学在职业化过程中 ,由于对理性的多元解释而拓展出两个方向 :一是以科学理性为核心追求历史叙述的客观性 ,二是以历史理性为核心强调被叙述对象作为一种历史个体的独特性。这两种职业化倾向最终形成了实证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史学的对峙 ,左右着近现代西方史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年鉴学派及其创建的“新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史学现象,它们不仅在法国史学界长期占主导地位,对全世界的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法国史学家弗朗索瓦·多斯(Francois Dosse)已预感到年鉴学派所代表的新史学将出现危机和必将瓦解。他在《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杂志到“新史学”》一书中对年鉴学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学术的门类体系中,文献学与历史学一直处于混沌不分的状态."五四"以后,以胡适、顾颉刚等为代表的史料学派承袭乾嘉汉学之余绪,专心于古籍文献的考辨整理,成就一种文籍考订之学.这种文献学范式蔚为民国时期史学研究的主流.但文献学并未完全吞噬和覆盖历史学.20世纪以来梁启超等尝试以进化论和文明史观重构中国历史,关注焦点在历史客体、历史进程本身,这就塑造了一种新历史、新史学.然而,文献学与历史学的胶合不分,产生了严重的流弊.直至1980年代,二者才真正实现分流自治.在新的格局之下,古籍整理空前活跃,自立门户的文献学一度鼎盛;历史学则由社会史占主导,回归以人为中心、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的正途.文献学与历史学开始缔结起一种分途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共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中国史学走向现代的进程中,自然科学方法入史的命运几经沉浮.环境史学是以研究历史上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为鹄的的新史学,从治史理念到研究内容,再到研究方法,均不啻为世纪之交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一次重大革新,同时,环境史学的兴起为自然科学方法名正言顺地入史提供了可能.环境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由历史学的学科属性决定,自然科学方法入史在存在可能的同时又存在限度.  相似文献   

18.
马宁 《北方论丛》2020,(3):109-117
梅尼克是德国历史主义学派个体性学说的主要代表。他认为,个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个体化方法是认识历史价值和意义的途径,由此他抵制实证主义和集体主义,并将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个体性思想提升为一种世界观。在新柏拉图主义、自由意志论与个体性学说的影响下,梅尼克认识到思想既是个体的特质与发展动力,也是文化价值的创造。将思想史视为历史表现的核心领域,这是梅尼克史学方法区别于其他德国历史主义学派史学家的独到之处。通过思想,梅尼克看到个体与永恒的融合,从而感受到历史的真正魅力,也发现了当下生活的指针。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的发展是一部永远不会终结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中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作为解析、建构历史的具体范式,历史主义原则是在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梳理其历史主义原则流变,关照当下现实,期待对时下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历史"的考量,对历史虚无主义、英雄主义、非历史主义等有害思潮进行历史性的批判和拷问.无疑,马克思的历史主义原则任重道远,却也是观照中国历史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20.
历史解释中的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解释中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之间的冲突自古就有.情境主义的隐含之义是"历史的".人们对历史对象和它们的情境进行的所有描述具有必然的比喻性质.情境主义解释策略在历史编纂中以对现象领域的描述为特色.对于情境及存在于情境中的实体的描述都是比喻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喻本身的不同形态说明.新历史主义文学史研究有意无意地与文学和历史学领域中占优势的正统学说发生了冲突,它试图以情境主义来弥补当前盛行的形式主义,但它仍然包含有形式主义.在研究中,新历史主义提出了文化诗学的观点,并已经拓展到历史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