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听见学生对作文叫苦连天,视作文课为老虎。人们也常常听见老师对作文也满怀“幽怨”,视批改作文为难事。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如何让教师也喜欢上作文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从各方面做了大力的探索。套用前国足主教练米卢“快乐足球”的理念,我向学生提出“快乐作文”的口号.提出要进行“作文教学改革”。现将笔者近两年收到明显效果的几处改革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怎样评价一节作文课或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提出了以下评价标准 一、教学效果好(35分) 1、教学目标具体,训练项目明确,且完成较好。 2、通过写作课,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脉络及写作方法在理性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作文部分的批阅.在阅卷过程中的所观所思.感到时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怎么了?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疲软”,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疲软”。  相似文献   

4.
我执教语文二十余个春秋了,教学实践中,目睹一些学生上作文课兴趣索然,写作时搜索枯肠难以下笔,平时个个伶牙俐齿,一到作文却反应迟钝。笔者认为,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平时缺少素材的积累。因此,作文教学要从积累素材抓起。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提高学生作又速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好而求快,是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尝试的一项课题。以往的传统做法是两节作文课连上,但不少学生难以完成一篇作文,经常是加上自习或更多的课余时间也写不出一篇较高质量的作文。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语文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最具优势的。把创造力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必将使濒临绝境的作文课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往往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以致很多教师厌恶作文教学(时下流行的公开课也难得看到有上作文课的),更不想去思考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我校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语文组全体教师以“写作教学设计初探”为研究课题,展开写作教学实践研究。经过三个学期的作文教学实践探究与主题会诊反思探讨,我们充分认识到:正是由于教师沿袭了以往教学中的弊病,禁锢了在作文教学上的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教学范畴中学生的书面语言规范化训练的结果,是学生表达的主要形式。作文教学如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作文素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我尝试作文课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递进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惧怕作文,把作文看做是沉重的包袱。作文时搜肠刮肚,或东拼西凑,应付了事;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或脱离生活,胡编乱造;或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有的学生甚至在作文课上一筹莫展,任由时光流逝,学生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怎样让作文变得轻松自如呢?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需要调动语文学科的各种知识。研究中考作文对接是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由教学型走向科研型努力的一个方向。中考作文中,为了降低考生作文的难度,考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通常出现半命题作文,即文题中通常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标题,  相似文献   

11.
让电教媒体当好作文教学的助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多数学生把写作看成是难以应付的苦差事,视“作文”为“榨文”,每逢作文课,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苦不堪言。究其实,那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指导,不厌其烦的八股文式批改,怎能不会使学生兴趣索然且望而生畏呢?为了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我尝试将电教媒体运用于作文教学,充分发挥其助手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又是作文课!”“我最怕上作文课!”语文教师每当听到这些话心里就很难受,不知所措。学生经常是到交作文的最后一天敷衍几句应付老师,有的老师催几次也不交。真是让老师“头痛”学生“头痛”的教学呀,什么才是医“头痛”的良方?笔者一边实践,一边反思,悟出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天真活泼、伶牙俐齿的小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惟妙惟肖,但一碰到写作,却无话可说;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学生更是满脸愁云.尽管绞尽脑汁。仍是笔端凝滞。常常是套话、空话居多,似乎在“榨文”。但是。我们能由此得出学生不会写文章的结论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不是学生不会写作。而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能说会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任务的精要概括的话,那么作文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过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消极心理,学生往往对作文“望而生畏”,导致这语文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如何让学生从作文消极心态的阴影里走出来呢?我的思路是: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传统的“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的方式,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处于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而堆积如山的作文本又成为语文老师特有的沉重负担。辛辛苦苦改完作文发下去,结果呢?学生只看看等级、分数,并不仔细研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教师的批改成了无效劳力,徒劳而无功。对学生而言,也易养成做事不认真,敷衍塞责的习惯和不肯动脑思考,不愿动手修改的依赖心理,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大面积提高,致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叶圣陶先生指出“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把作文交给作文的人改,把修改作文的钥匙交给学生,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我就针对学生改文谈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但对提高学生作文实际水平的帮助却不大。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感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序,并为之一筹莫展,而学生呢?一提起作文更觉无从下手,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如何转变这种局面呢?在工作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文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诱导,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烛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笔者在创新写作教学研究的实践中进行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多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曾作出过不懈的尝试和探索,总结出多种多样的作文教学法。可时至今日,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令人担忧——学生害怕、厌倦作文,老师怕教、怕改作文。作文教学依然处于随意、盲目、无序和低效状态。如何走出作文教学困境,还作文教学一片碧海蓝天呢?结合自己作文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素材,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到寓写于乐呢?以往的实践已证明: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话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巧妙的方法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以下是作文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