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当前,政府问责这一理念在中国虽被广泛接受,但实践效果并不尽人意,还存在着一些失误。究其原因,是人们对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存在认识误区,因而导致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官员责任意识不强、公民问责意识淡漠、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行为缺乏制度保障等。因此,中国政府问责制的完善不仅需要官员和公民意识的提高,还需要进行制度建设以使政府问责制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希望有甜美的婚姻,幸福的家。然而,甜美幸福的婚姻家庭象美满一样难求。有的人则顺波逐流。划向痛苦的深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走进了婚姻家庭生活的误区。一、用婚前恋代替婚后恋的误区在婚姻生活中有一个重要误区,那就是认为经过婚前恋的人,就不用婚后恋了。他们错误地认为婚前恋那么甜甜蜜蜜,婚后也一定甜甜蜜蜜,就会自自然然地白头偕老;婚姻基础好就能幸福一辈子。其实,再美好的婚前恋也代替不了婚后恋,婚姻基础再好也不能管一辈子,因为这是两种不同质的恋。婚前恋浪漫,婚后恋实际;婚前恋简单,婚后恋复杂;婚前恋只是通向婚姻幸福的桥梁。而婚后恋才是婚姻幸福的源泉;婚前恋只是爱情的初级阶段,婚后恋才是爱情的高级阶段。婚后恋才决定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3.
走出“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现代化”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现代化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其主要内容有 :①现代人是现代组织机构的产物 ,坚决反对在社会化问题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分析学的人格理论。他认为一些人在儿童期形成的人格之所以终生不变 ,其原因在于生活环境的恒常性 ,并不是人格本身的不可改变性。实际上 ,只要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必然会使人的人格发生变化 ,甚至在环境的变化中 ,有些因素对人格的变化有十分强烈的影响。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下 ,一个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过程。②现代人理想模…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问题框架中的物权行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凇纶  漆思 《浙江学刊》2005,(2):144-146
本文力图在现代性问题框架中重新解释物权行为理论,将物权行为理论作为一个制度整体,论证其在大陆法民法体系中存在的逻辑必然性;然后进一步揭示这种必然性在现代性问题框架中所体现的本质:即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对社会进行规训与控制.由此揭示物权行为理论的真正要义:一种现代性的规训话语.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由于计划生育已成为国策,进入了少子女或独生于女的社会。据统计,上海市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中学生90%以上屯是独生子女。随着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小康生活已指日可待。富裕家庭的父母,面对独生子女,必然望子成“龙”。那么如何才能使独生子女成长呢?成长有三个条件:先天的遗传、后天的环境与起决定因素的教育。这里的教育,除了学校、社会教育外,就是家庭教育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是每个家庭虽则都在对孩子进行一教育”,然而并非所有的家庭教育都是得法的。一、走出家庭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学术界和企业界在企业国际化的真正内涵、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等问题上,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我国已经进入WTO后过渡期,企业国际化的经济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大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迅速跻身全球化竞争的行列。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企业国际化面对贸易争端不断、缺少国际化的品牌、对外投资规模小、海外并购并非一帆风顺等难题。中国企业应该具有全球化的视野,走出企业国际化方面的认识误区,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培养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认真按国际规则办事,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走出人生价值追求的误区黄金声,张海赴人生价值的追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领悟与践行。在人生道路上,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以及怎样去实现人生价值,既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前途与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未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为人生价值的追求提供了...  相似文献   

8.
范英 《探求》2001,(2):40-41
中国自改革开放20年来 ,人们更加重视伦理的教育 ,出现了许多好现象。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又必须引起注意 ,例如在进行伦理认识、伦理评价和伦理选择时 ,都存在着一些误区 ,有必要加以分析并走出误区。一、在进行伦理认识时 ,必须走出“决定论”、“无用论”和“代价论”的误区这里所说的伦理认识 ,是从狭义上讲的 ,仅指对伦理本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 ,便有伦理“决定论”、“无用论”和“代价论”的错误认识。(一)“决定论”。有人认为 ,古往今来高于一切、支配一切的是伦理。它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 ,也决定社会…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思之已久的想法,其来有自。某新闻单位成立已逾十年,其编采一体化实行日久,利少弊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的局面,便是形成上述这种看法的最基本理由。当然,这是小而言之。其实,国内新闻界许多单位向有这种体制:编采合一。这并非危言耸听、以偏概全,解剖许多新闻单位,事实的确如此。即便是有些新闻单位编采分家,也留个尾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流坐庄。这和采编根本不分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实质上区别不大。让编辑与记者分家对于编采二者的解释,最明白而又最简单的莫过于《辞海》:记者谓之“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人”…  相似文献   

10.
走出国民心态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心态,是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其中既包含了一个国家成员长期形成的、符合该国国情的人格和行为方式,但更多地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社会精神特征。它可能是暂时的,但同时又暗示了长期积淀为民族劣根性的可能,不健康的国民心态倾向贻误的不仅仅是一代人、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某一历史阶段;而且对一个社会未来的走向与前途、一种文明的没落与振兴,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不良影响,要务必克之。今天,我们在这里貌似浅薄地评点社会心态的某些特征,决不是无中生有或耸人听闻,也决不是夸大其辞或劝百讽一,而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教育的创新,教育创新首先要正视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诠释视域及其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辉 《求是学刊》2005,32(5):40-46
马克思哲学在东西方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不同诠释,造就马克思哲学的不同历史命运。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必须从对马克思哲学的诠释与反思入手,找到探究马克思哲学的新的诠释理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能的路向。  相似文献   

13.
刘洪岩 《求是学刊》2014,41(6):96-103
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凸显已将人类置于空前的生态风险窘境之中。当下,无论各国发展程度如何,解决和保障生态安全都是其面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正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渗透,促使生态保护的国际合作实践成为可能,并促成了国际生态法律规范遵循着国际合作实践面向的维度发展。国际生态法律规范编撰的"逐渐发展"、国际生态"软法"规范在国际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方面对传统国际生态"硬法"的修正和补充,以及应对环境问题国际生态标准的制定等理论问题,一方面,构成了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及实践的挑战和修正,另一方面,为国际生态法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确立建构了实践理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I.DefinitionsofLineageandRelationshipsBetweenLineageandClan  InChineseacademiccircles,mostclassicaldefinitionsconcerningChina sru rallineagesareasfollows:Alineageisasocialgroupformedonthebasisoftheprinciplesofsingle line ( paternal)relatives,anenlargedfam…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新的视角对制约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文章认为 ,国家所有制不等于全民所有制 ,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搞好的是国家所有制 ,而不是全民所有制 ;国有经济职能必须重新定位 ,这是搞好战略重组的前提 ,如何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必须界定清楚 ,不能误解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内部改革 ,而不是侧重解决所谓“外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CPSU] has advanced the shaping of a communist world view in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ing people a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all educational work, an objective necessity in developed socialist society, dictated by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communist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7.
超越现代性,既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只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新型关系,超越现代性是完全可能的.但这些新型关系的"泛文化性"和"无根基性"决定了它们只不过是现代性局限的单纯反向放大或矜持外推的结果,因而其对现代性的超越是否具有历史现实性,同样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8.
毕德 《社科纵横》2009,24(6):5-8,20
在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如何界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内涵。如何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趋势。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指为了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机制等进行新的组合、完善、丰富和发展,使之更加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要求,从而解决新课题,取得新突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质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方式的转换,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总体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春时 《求是学刊》2003,30(1):44-47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等三个层面。感性现代性是被解放的享乐欲望 ,理性现代性是理性精神 ,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包括艺术、哲学以及宗教等 ,是对感性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的批判。中国现代性的历史 ,存在着感性现代性没有充分发育、理性现代性缺乏科学精神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 ,以及反思—超越的现代性即哲学、审美以及宗教的缺失等根本性的缺陷。这些问题 ,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的他者是人为理性秩序的他者;作为人为理性秩序的对立面,他者既呈现出否定性的价值,也蕴涵着一种肯定性的意义和积极的潜能;在现代社会思想、社会理论中,在将现代性于总体倾向上当作一种可欲的价值目标和将它首先看作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经验性问题之间,曾有过几度变奏,与此相应,对他者意义的认识也几经变化;对现代性危机的当代反思或将导致虚假现代性的终结,带来真正的解放现代性的扬帆起航,而解放的现代性则将带来他者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