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魏晋时期社会环境变化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动乱降低了农业承灾力 ,三国西晋时期兵难日起 ,黄河中下游地区灾荒流行 ,土地荒芜 ;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则有利于农业减灾防灾事业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灾害的威胁相对减低。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农业灾害的发生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江南地区农业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农业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为因果关联性、现象复杂性、人为叠加性。由灾害发生引起其它灾害继发的现象即为灾害链,灾害链的类型分为灾害蕴生链、灾害发生链、灾害冲击链。减轻灾害链的对策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灾害研究和减灾实践的开展;降低社会易损性,减少社会放大性,增大社区安全性;开展灾害文化建设,促进减灾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认为自然灾害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均是动态系统 ,其间又存在着复杂的互馈关系 ,形成了复杂的灾害—社会经济动态体系。灾害—社会经济系统的阶段性演变规律表明 ,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系统最为脆弱 ,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巨大。并进一步指出 ,由于灾害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互为因果、互相强化 ,形成了灾害—社会系统的准周期性振荡 ,所以应避免灾害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放大作用 ,降低高新技术灾害风险 ,提高对重大灾害的预报能力 ,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路灾害类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开展建设活动是人类维持生存、争取发展的手段,公路建设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开发建设活动,必将产生一系列的灾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了公路灾害的频繁发生.为了拓展和优化人类生存空间,对公路灾害的类型与危害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防减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在远古的蛮荒时代,还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都无法避免灾害的发生。灾害的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从多角度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灾害是伦理道德发生的特殊场域,受灾群体在逃生自救和灾后重建过程中要依据一定的伦理原则,这对于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以灾害中受灾群体的伦理原则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受灾群体在灾害救助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伦理缺失的现象,探索受灾群体在灾害互助自救中应当遵守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6.
人类躲灾避险的本能习性?决定了灾害事件信息极易成为社会公众的共鸣性话题? 微信朋友圈的灾害事件信息传播 容易诱发网络舆情?对灾害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形成倒逼? 在实证分析微信朋友圈灾害事件信息传播特征及存在问题的 基础上?认为应从最大程度凝聚社会防灾减灾力量出发?对微信用户群体的防灾避险利益诉求进行再认识?从全社会防灾减 灾层面?通过科学、正确的灾害事件信息传播引导?将微信朋友圈建设成为防灾减灾的信息平台和灾害知识学习的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7.
[摘要]灾难的研究以社会学为先,大致强调灾害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环境的冲击,并试图找出问题及解决方法。人类学进入灾难研究虽为时尚浅,但对于灾害发生、灾害救援、灾后重建以及减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的关怀却有新意。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庭应对灾害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家庭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作者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法研究了家庭对灾害警报的反应、灾中家庭避难和灾后家庭救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家庭减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以历史灾情数据和国内沿海城市特征为基础,分析“一带一路”国内沿海城市风暴潮灾情影响因素,深入探讨风暴潮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孕灾环境稳定性,剖析风暴潮灾害链式反应过程,最后提出信息保障、政策保障、工程保障以及技术保障等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方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中的女性关注,不仅是一种学术意义上的思考,更是灾害应急管理正在推进的实践,显示了西方国家基于社会性别主流化完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一种努力。通过考察西方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中女性关注的兴起背景和研究状况,阐述了女性关注的主要研究主题,包括女性应急技能与减灾技术学习、女性应对灾害的脆弱性、基于性别的备灾、基于性别的减灾政策、基于社区的减灾、气候变化对女性减灾的影响和社会性别分析,提出了对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的灾害特点 ,以及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 ,除尽快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外 ,还应 :1)在搞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 ,必须注重减灾 ;2 )重视城市灾害防御 ;3)要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4 )加强防灾减灾立法工作 ,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 ;5 )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城市功能布局设置不够合理、城市人口激增且流动频繁、城市建设片面追逐经济利益、未能建立城市灾害防范机制等因素使城市面临着潜在的环境灾害风险,造成城市的易致灾性。近些年城市灾害越来越频繁,城市防灾减灾要求越来越迫切。要减少城市灾害给城市管理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需建立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制度以预防和减轻城市的易致灾性,并有利于促进城市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可通过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立法、建立政府专门队伍、协调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完善安全报告与信息公开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五个方面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灾害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的灾害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特殊的、新型的经济学科.它属于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学科.该文根据一般灾害经济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森林灾害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包括:森林灾害的概念及分类、森林灾害经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和森林灾害经济研究所遵从的基本原理等.  相似文献   

14.
灾害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的灾害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特殊的、新型的经济学科。它属于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学科。该文根据一般灾害经济的研究成果 ,主要探讨了森林灾害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包括 :森林灾害的概念及分类、森林灾害经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和森林灾害经济研究所遵从的基本原理等  相似文献   

15.
灾害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的灾害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特殊的、新型的经济学科.它属于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学科.该文根据一般灾害经济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森林灾害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包括:森林灾害的概念及分类、森林灾害经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和森林灾害经济研究所遵从的基本原理等.  相似文献   

16.
农村防灾减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都有特殊重要性。社区是开展危机预防和应对的最基层管理组织,农村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为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防灾减灾体系,北京针对其自身的灾害风险类型及特点,在探析当前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足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启示,提出应明确农村社区灾害风险,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减灾基础设施,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活动,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公路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公路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公路交通灾害,它已经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范与治理.本文分析了陕西公路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公路交通灾害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人、车、环境和管理要素的公路交通灾害的致灾机理,构筑了公路交通灾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外的灾害经济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式展开的,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技术进步、战争和战争威胁等因素的推动。经过早期逐步引入经济学分析方法用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关于灾害损失评估框架、灾害经济后果与影响、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国外(主要是西方)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研究范围来看,已经从单一国家和单一的灾害事件发展到了全球范围的各类灾害事件,而研究思路和方法则在不断朝着经验分析和模型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国外灾害经济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给我国的灾害经济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需求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减灾需求的变化情况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说来,综合受灾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我国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也应是我国减灾的重点地区.在考虑具体的减灾需求时,需考虑到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度.总体上看,受灾损失的程度越大、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深,也就越有较大的减灾需求.为有效加强区域的减灾基础能力建设,除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大力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外,积极开辰减灾能力调查、合理地规划区域减灾能力建设及提高灾害意识也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灾害风险也越来越大,灾害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对重大灾害的经济学研究,既是当前减灾防灾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和发展当代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课题,因此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