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交际》2002,(12):30-31
如果你够时尚,那就不要说“酷”了,因为“酷”早已经过时,“蔻”已成了取代“酷”的流行词。“蔻”源于日本的“CUTE”,原意是“可爱”,但经过我们的翻译和引申,它已经成了“扮嫩”的同义词。“扮嫩”表现在天真的口袋裤上,也表现在烂漫的束绳裙上;表现在孩子气的带风帽T恤衫上,也表现在天使般的糖果色娃娃鞋上;表现在有童话味道的渔夫帽上,也表“装嫩。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17-17
强震中,无数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和巨大力量,因为有“爱”,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爱”,我们真心依靠,共渡难关;因为有“爱”,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因为有“爱”,我们泪流满面;因为有“爱”,我们不屈不挠;因为有“爱”,我们都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都要好好地活着。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好命”,诗人自然也包括在内。作为“世人”,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命”;作为“诗人”,他们希望自己能写出好诗、好文章。可是,许多诗人(这里的“诗人”一词是一个泛称,同时也用于指写其他体裁作品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需要选择,我们经常在选择。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惑时要选择;在“利”与“仁”的权衡中要选择;在“歧路之中又有歧焉”的喟叹中我们要选择;在不同质的事物之间要选择,在同质事物之间有量的差异时也要选择。选择作为一种人们的经常行为,必须存在这样三个条件:面临选择的对象不是惟一的,惟一的对象不必选择;选择的目标要在对象之中;选择主体要有选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气候干冷的季节,人们经常出现被“冷电击”的现象。尤其在居室与床铺上,只要一动,就有被电“蜇人”的可能;脱毛衣时听到“嚓嚓”的声音,在晚上光线暗时还能看到绿色的火花;在铺有地毯的房间行走时,也有这种现象发生……这都是冷静电惹的祸。  相似文献   

6.
黎斐 《公关世界》2008,(2):28-29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几千年前就讲诚信,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对诚信有过精辟的论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韩非予说:“小信诚则大信立,故民主积于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我理解诚信的含义是:“诚”者,即真诚,真心真意;“信”者,即诚实,讲信用,不欺骗别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赢”     
汉字想必是世界上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从其组合结构就可见一斑。
  比如,“舒”:“舍”得给“予”才能“舒”心;“值”:一个“人”站得“直”才有价“值”;“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靠自“己”“走”出来。此类比较浅显。又如“朋”字这类,就含蓄一些了。两个“月”组合,“月”可指时间,路遥知马力,时久见朋友。“月”也可指肉,看世间,酒肉朋友也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单个的字,词的结构意味深长的也多见,如“和谐”一词--“和”为人人有饭吃,“谐”是人人能说话,衣食无忧、言论自由便和谐。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政治改革也在探索进行,然而文化领域却是粗鄙和低俗之风盛行。君不见;“兽兽”走光,身价倍涨;“马诺”拜金,“非诚勿扰”;“凤姐”征婚,一举成名;“祖德妹”效颦,万众瞩目;俊朗“舂哥”,顿成“教主”;妖娆“伪娘”,竟是男身;色情明星,代言游戏;“乳神”模特,惊艳球场……文化的低俗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陆面临的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走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本指猎狗;现比喻受坏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在古代“走狗”一词,是中性词。如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里“走狗”是指一般的狗或猎狗,不存在贬褒意义。但是,古今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对“走狗”一词解释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王育兰 《老年世界》2009,(24):11-11
我是一名离休干部,有过在北平参加“学运”和亲临“开国大典”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也曾被授予“内蒙古直属机关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也可以说,“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如今年愈古稀,依旧愿将余热充分运用而不想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也许,这就是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确实准备用林彪替代彭德怀任国防部长。 元帅第二倒了,元帅第三接班也是顺理成章。一个“张飞”,一个“韩信”,打天下都是功高勋著;是左膀右臂,也都同自己有过磕磕绊绊。  相似文献   

12.
采食野菜是一种古老的习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和方法。贫穷的年代吃糠咽菜是为了节省粮食,“糠菜半年粮”嘛;“三年困难时期”低标准也曾“瓜菜代”,以菜代粮;生活好了营养过剩,为了健康就讲究回归自然,绿色食品,有意识地“代瓜菜”,是为了健康。不同的年代,为了不同的目的吃野菜。  相似文献   

13.
老太太有才脾气“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给家庭能带来很多欢乐。陆光华喜欢竖起大拇指对人说:“我脑瓜好使,我特有才!”老太太确实是个“人才”;过去,方圆十几里的老人寿衣都是由她亲自剪裁、缝制的;一家五代人的棉衣裤、鞋子也都是她一手操办。  相似文献   

14.
言论     
《老年世界》2014,(4):31-31
不说“或者”而说“抑或”的,那是小资;不说“也是”而说“亦是”的,那是文青;不说“悲剧”而说“杯具”的,那是网友。  相似文献   

15.
古人认为“胃是后天之本”,“犹兵家之有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相似文献   

16.
成北 《老年人》2011,(10):18-19
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既能看懂精密光学仪器中的数据,也能看清纷繁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他有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曾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付出过大量心血;他还推动了我国“863”计划的制定。他就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大珩。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17.
永春 《当代老年》2010,(10):57-57
古时人们说到官吏廉洁;往往都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明朝有名的廉洁官吏于谦,其《入京》一诗中有“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自述。现代人也常借用“两袖清风”来赞扬廉洁奉公的干部。这“两袖清风”与“廉洁”又有什么联系呢?  相似文献   

18.
京剧的动作     
文华 《老年世界》2006,(18):30-30
京剧表演中的“做”,指的是各种舞蹈性很强的表演动作和身段、姿势以及面部表情。由于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与模式,因此都是“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走路。要有一定的步态,旦角走路先使脚跟着地;官员走路则要抬腿、跷脚迈“四方步”;特殊人物有特殊的步态,《四五花洞》里的武大郎要走“矮子步”。演员坐椅子也有一定的姿势:老生和花脸都只能坐椅子的前半部。实际是半站半坐;花旦和丑角坐时,可以用一条腿叠加在另一条腿上,即所谓的“跷二郎腿”,其他生、旦、净一般则不允许。许多角色的戏衣袖口都有一块白绸子,名叫“水袖”。  相似文献   

19.
一文 《当代老年》2008,(10):48-48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千金翼方》把“耳顺”视为“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孙真人的《卫生歌》中也有“顺耳顺理,修身除虑”;北师大于蓝教授在“为人之道”讲座中说,人到了“耳顺”的年龄,应该是对世间的一切都理解和包容的年龄。内一心从容淡定,通晓世故,修炼中庸之道已陶冶和熔铸达绚烂之极。因此,“耳顺”源于“心顺”。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个“得”字是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贪得无厌”的“得”。  贪婪是世上一切罪恶之源。有的人年轻时努力工作,生活上也艰苦朴素,可到了老年特别是退休前,却不能保持大节,滥用职权,贪财、贪色、贪享受,结果走上犯罪道路,后悔莫及。  也有一些老年人,虽然没有贪污、受贿的便利条件,但是物欲强烈,也表现出贪婪的本性。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一个独特的典型。他家财无数,却舍不得吃和用,对妻子儿女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