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当今世界呈全球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为视角,分析了全球变化的格局及其动因,认为:面对经济社会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精神文化危机,人类的出路在于以人为本,承认多元,实行开放,追求和谐。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同丼并发。生产“过剩”,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相交织,愈演愈烈。苏美两霸更是内外交困,危机深重。然而,困兽犹斗,由于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所决定,苏美两霸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想方设法摆脱困境,其手段之一,就是向第三世界转嫁危机。过去资本主义世界一发生经济危机,就通过资本输出、商  相似文献   

3.
苏美早期贸易关系述论陈必录本文所说苏美早期贸易关系的“早期”,是指苏维埃政权建立起至苏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止的这一时期。苏联,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它存在的73年间,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但应承认,在早期,苏联是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4.
评赫鲁晓夫在古巴危机中的败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已过去30年了,但它产生的冲击波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记忆里。1987—1989年苏美学者就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举行过多次讨论,有些问题仍弄不清楚,或者得不出共识,关于赫鲁晓夫在危机中的得失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意见归纳起来还是过去那几种:一是认为危机双方不分胜负,都作了极大的克制,都作了让步和妥协;二是认为赫鲁晓夫遭到一次惨败,受尽了屈辱;三是认为“加勒比海危机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个胜利”,赫鲁晓夫“获得了一  相似文献   

5.
美苏关系正常化中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美国与苏联建交,以便为美国商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苏联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需要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实现苏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6.
2014 的俄乌冲突与2006 年和2009 年的两次天然气纠纷大不相同。此次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背 后隐藏着美国、俄罗斯、欧盟各国围绕地缘政治和能源展开的激烈博弈。由于乌克兰西连欧盟,东连俄罗斯,是欧盟各 国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的必经之地,在地缘政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能源在乌克兰危机中更凸显出重要的 筹码作用。在此次危机中,俄罗斯采取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减少对乌克兰的过境依赖;欧盟加快能源进口多样化步 伐;美国也试图以能源为武器,增加干预乌克兰危机的筹码,挤占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市场份额。通过乌克兰危机中 的能源博弈,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乌克兰危机中的大国博弈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苏美尔语在古巴比伦时期已经不是日常用语,但在学校里仍然是学生们的主要课程,因为苏美尔语作为宗教、法律和文学语言仍然被继续使用,苏美尔语还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工具。本文从历史文献、考古发掘、文学作品等方面的材料入手,分析古巴比伦时期的学生在学校里是如何学习楔形文字的书写和苏美尔语口语的,主要涉及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及教辅人员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实力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式微,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在提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进入新的一轮嬗变与整合,其带来的权势结构的变迁必然是复杂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正陷于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是天下大乱的世界新形势的又一个生动表现,是当前国际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面对日趋恶化的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惊恐万状,拼命挣扎,妄图尽快逃脱这场灾乱。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的人民则密切注视着这场危机的发展,认真研究这场危机的特点及其后果,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把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苏美两霸的革命斗争进一步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纵观二战后的苏美关系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随着各自实力大小的变化而时紧时缓。如所周知,苏美所奉行的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即以经济和军事的实力为后盾。为此,双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在不断地追求军事优势,以压倒对方,于是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夺,这也成为二战后苏美关系发展的一个主旋律。 二战结束时,苏联正处于战争的创伤之中,战争使苏联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后人民急需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因此,苏联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尽快  相似文献   

11.
伏羲功智非凡,他来自加尔特亚,太空考古可为辅证,由于与苏美文明可印的欧亚奈斯生物相似,说明他可能是地外高智慧生物。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属性,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立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民生福祉增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共生共存的应然之需,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实然之举,更是构建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绿色生态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路。锚定精准推进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应对全球化生态治理危机等系统性深层次问题,深入探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具有现实理论依托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债首失AAA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将再次动荡,再次掀开各国危机成本分摊、利益格局再平衡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以降,现代性危机的意识就幽灵般地纠缠着现代人。哈贝马斯对现代性危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认为现代性危机的症结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由的丧失。哈贝马斯还认为,可以通过对法律自我理解的重建来寻求拯救之道,并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自由主义和法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自乌克兰危机于2013年11月爆发,危机演变进程备受关注。俄罗斯深层次介入使俄对外政策成为国际焦点。文章从乌克兰成为俄与美欧争夺的重要战略空间和乌克兰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来探究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总根源,进而分析俄罗斯外交政策新变化,最后将从乌克兰危机对俄欧关系、中俄关系以及热点地区的影响预测国际格局中大国关系的微妙调整。  相似文献   

16.
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统德育模式以政治关照为价值取向,使道德教育成为政治视野中严厉的道德控制,以致在面对生态伦理危机、经济伦理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为此,要建构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引,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德育模式。以此架构具有可持续性与生命性的德育课程体系,拓宽德育内容,加快实现德育内容的大融合,建立多向、平等、自由的伙伴式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黄忠 《国际论坛》2022,24(2):76-99
国内外有关中美“新冷战”的争论忽略了对“冷战”本身的回顾,观点难以经受住历史检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当前的中美关系特征不符合冷战的基本特征,内容不满足冷战的含义,发展更不具备冷战产生所必需的条件。二战结束之初,国际体系权力真空与混乱为两极结构下的冲突与对抗提供了足够空间,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令美苏走向对抗,意识形态对立、文化心理认知差异强化了苏美决策层的恶性互动,这三者共同导致了美苏冷战的产生。当前,两极结构远未形成,国际权力真空极小,中美经济、政治与安全层面利益冲突并非不可调和,意识形态与文化差异上的认识问题也不是无解,决定了中美之间的新冷战将很难发生。确切而言,中美正处于“类冷战”的战略竞合期,它受到了美国冷战思维的影响,负面色彩比较突出。拜登政府继续对华施压,第三方问题引爆两国危机可能性的提升,尤其是美国政治的极化与分裂,决定了未来中美关系有可能更差。对此,中国应继续以发展自己为首务,对美坚持以斗争求合作的方针,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崛起。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危机。危机的出现催生了风险社会的来临。西方学者在分析风险社会的根源时主要从知识论和实践论的路向进行。文章主要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提出社会发展的元价值理论,针对风险社会的元价值根基从元价值之预设、元价值之起点、元价值之形成、元价值之对象、元价值之结构、元价值之表达、元价值之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9.
危机沟通的质量与水平是决定危机管理成败得失的关键扭结。及至国际公共危机之特殊情境,良好的危机沟通旨在推动国际社会强化科学认知、达成广泛共识、凝聚协同之力。根据传播学理论,国际公共危机沟通问题应当延展为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两大维度,前者通过把握发声的主动性、回应的及时性、内涵的清晰性、内容的鲜活性等技术理性要素,确保受众高度关注和正确理解传播者的相关信息;后者通过聚焦利益或需求的契合性程度以及落实或保障的可靠性指数等两大价值理性因子,切实深化和扩展传播本身的影响力水平。唯有实现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兼顾有效的传播方法和合理的传播方位,才是做到国际公共危机沟通有“方”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日趋严重的货币危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他们提倡货币改革,希望以此来化解危机。宋育仁就是当时积极倡导货币改革的先进人物之一,随着时局的不断恶化,他的货币改革思想日益深化:一方面,他深刻揭露了中国币制之弊端,另一方面,他提出以“铸金币”为核心的一系列货币改革主张,期望以此来抵御西方列强金融侵略,实现富国强民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