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农村家庭三产,提高农民收入文/江阴市统计局陈华近年来,我市社会经济各方面持续稳定增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得到提高,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83元,比199回年增长26.5%,比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00元以上,农民收入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奔向现代化之路———江阴撤县建市十周年巡礼□文/江阴市统计局黄福良陈华江阴市从1987年撤县建市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旧貌换新颜。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发挥自身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阴市注重新品开发战略,以“新”制胜的新品开发战略极大地增强了江阴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据统计,2000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发新产品210只,同比增长27%;新品产值达78.89亿元,占全市产值的20.23%。 为进一步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将企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江阴市众多企业创办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全市已拥双良、阳光两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法尔胜等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89家厂办研究所。 一批骨干企业建立了新品开发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新品开发…  相似文献   

4.
江阴市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而今迈步从头越冯祥兴江阴市第二化纤厂(集团公司核心企业)刚创办两年就负债395万元,内外交困,终于“搁浅”了。是“船”总得在江河湖泊开航,但一条“搁浅”的“船”有谁愿来任“老大”呢?多谋善断的张时献走马上任,并与镇党委和镇政府立下军令姿状:头年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有所作为的青阳下镇统计站文\顾建良邢长钤江阴市青阳镇统计站是直属于镇政府的一个专设机构,现配备专职统计人员5人,有专用资料室、专用微机和专用电话机,经费列入镇政府预算,是名副其实的实体型统计站。青阳镇统计站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使统计工作有所作...  相似文献   

7.
学习贯彻《统计法》推动统计事业健康发展□文/江阴市统计局今年5月,《关于修改〈统计法〉的决定》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已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推进统计事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学习、宣传、贯彻...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小康社会,农民要富裕,根本还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增收才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民的流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的非农化和市民化过程。农民的流向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农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在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西部农民流动的数量及频率在逐步扩大和加快,农民的流动必将对流出地和流入地以及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的两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建制镇的调查,分析了西部农民流向的基本特征、影响农民流向选择的因素,讨论了西部农民流向对西部经济社会的影响,初步提出了弱化其不利影响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农民是怎么想的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惠农区乡镇村队,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的所思所想进行了调查,总结归纳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有喜有忧有期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由于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降反增,尽管增速不尽人意。1999-2000年,农业纯收入下降了131.6元,而同期,农民工资性收入则增加了187.7元。从工资性收入的来源渠道看,农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从非企业组织得到和其他来源得到的收入都在增长,但增加较为明显的是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2000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240.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0.7%。2001年上半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1元,同比增长9.4%…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新产品新型安全固体燃料由江阴市星期天工程师协会开发的SA—818安全固体燃料,具有热值高、携带方便、使用面宽、经济实惠、无异味、无烟尘、燃烧体不发黑等优点。是宾馆酒楼.家庭自助餐、火锅的主燃料:为医院病人、陪伴者或机关企事业单位节假日夜间值班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很多地区仍然习惯于把“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否认农民收入的增加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坚实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可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也应当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改革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农民由贫困走向温饱,这不能不说是质的飞跃,农民收入的增加无疑是当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明显标志。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农民…  相似文献   

14.
农民对今年农业生产的希望宝应县小尹庄乡仲伟德,王志龙,朱宝军为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国家宜布了提高粮棉油收购价的重要政策措施.最近,我们分别同乡村组干部和农民代表进行了座谈,慨括起来农民要求和希望有“十早”;1.种植信息早发布.由于取消了...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加强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规范管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历来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时下,社会服务承诺制在都市不断兴起,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市民也因此得到较为热情周到的服务。其实,广大农民也很需要社会承诺服务制,他们盼望为农服务单位能够有所“承诺”,提供货真价实的各种服务。确实,这些年,一些为农服务的单位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了,服务质量下降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多了,有的甚至置农民的利益于不顾,做起丧失职业道德、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来。不合格的农资产品经常充斥市场,农民不时受到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害。农民的需求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社…  相似文献   

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我国国情,着眼于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想方设法让亿万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因此。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成为“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农民增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努力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建设和谐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为了了解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和意见,近日,我们在平罗、贺兰、青铜峡、固原、隆德县市范围内,随机抽选了150户农民家庭,开展了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呼声     
农民的呼声最近,海安县农调队对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一、农民合同外负担需清理,目前,对内容庞杂、数额较大的合同外农民负担应如何控制,没有任何硬性规定,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收费名目繁多数额惊人,已引起农民强烈不满。在调查户中有53.3...  相似文献   

20.
正确引导农民消费□文/陈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百户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反映,199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283元,其中人均生活费支出3081元,占收入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