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岳远尊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7-18,30
实事求是的观点贯穿于董必武法制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其法制思想的精髓。立足中国实际是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执法工作中遵循的重要原则;突出中国特色是法制建设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法制思想形成历史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新凡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19-120
董必武的法制思想萌芽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4.
鞠健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65-67
董必武在新中国建立初期 ,重视法制建设 ,强调司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强调加强立法工作 ,严格执行法律 ;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模范遵守法律 ;关心司法队伍的建设 ;阐明了党与法、党与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法方面,董必武同志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坚决反对法西斯侵略划暴行,联合各种力量反抗帝国主义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并积极投身于国际法实践,参加创建联合国筹备会议,关心中国未来的国际法学研究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法方面,董必武同志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坚决反对法西斯侵略暴行,联合各种力量反抗帝国主义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并积极投身于国际法实践,参加创建联合国筹备会议,关心中国未来的国际法学研究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朱兵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93-199
建国初期,我国相继发动了一系列的革命性群众运动,这些大规模的破除旧体制的革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与新法制建设同步推进,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就。然而,革命的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革命运动与法制存在剧烈的内在张力。客观、全面地回顾建国初期群众运动的历史事实并从中窥探与审视运动与法制的关系,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董昭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S5)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特色,阶级性、人民性、统一性、开放性的特点。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对于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主·法治·人权--董必武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最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3):32-35
董必武作为无产阶级法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法学思想非常丰富。他有关宪政的论述比较完整,其宪政思想中,民主是其核心,法治是其基石,保障人权是其目的,由此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费蕙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164-165
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致力实现的目标提出以后,关于“法治”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成为学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其中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是:十五大的“法治”与此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法制”不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十五大首次使用“法治”一词是一个质的飞跃,似乎“法治”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远不是“法制”所能包括得了的。如果单从字面上看,“法制”最容易被认为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则是“法律的治理”。但是这种解释即使是仅从字面上看也是站… 相似文献
11.
储著斌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7-21
董必武作为亲历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会员,抱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信念,积极投身辛亥革命的伟大实践;在其转变为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后,用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公正地论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全面而正确地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指明了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功绩及其革命活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张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现实主义法学运动的干将,卢埃林积极投身于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判中,倡导现实主义的法学研究,且特别推崇运用社会学方法.50年代,现实主义法学逐渐兴盛起来,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卢埃林对此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力图引导法学研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关于法学研究的思想是卢埃林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卢埃林的整体法学思想,以及美国现实主义法学运动的部分影像. 相似文献
13.
黄玉桃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8-5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国现行《继承法》对于法定继承制度规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也日渐彰显,鉴于此,基于法定继承制度的依据,我国《继承法》应对血亲关系、婚姻关系的法定继承以及代位继承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以求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与西塞罗分别是中西法文化源头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的法治思想在哲学基础、法的本体论、法的运行论、法的作用与目的上均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二者法治思想的不同,彰显出中西法文化的基本差别,这种差别对中西社会的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ZHANG Tian-ru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董仲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对于道德教化的基本措施、途径和方法的理论论述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无启迪和借鉴作用。本文从"显德以示民,化民以成俗"、"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节民以礼,乐成其德"以及"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等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6.
依据法社会学中的现象学方法论,文章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问题进行新的思考。第一,关注人们对乙肝问题的认识及对相关法律规范的认同态度;第二,采用法社会学中的法律多元主义、法律接受和法律对利益的调整功能等理论作指导,从人们主观的利益衡量和客观的法律缺陷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法律规范有效运行的因素,以认识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深层问题;第三,从完善法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出发,提出改善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宋代,我国医药卫生法制得到了长足发展,统治者高度重视医药卫生的发展,诸如颁布专门的医药卫生律令、诏令;广纳贤人,整理医学古籍;兴办医学教育等,反映了统治者对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视。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保障了其生存与发展。这些措施不仅使得医生和医学的地位得以提高,促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统治者“急行仁政”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邴长策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119-123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的治国方略,是指在治理国家中,法律居于统治地位,任何人都要服从公正的法律.法制强调的是法律制度本身,任何阶级社会都会有"法制",但不一定有"法治".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其法律思想经历了从"法制"向"法治"的演变.他前期主张"法制",强调用法律来巩固和维护执政党的地位与利益;后期主张"法治",强调法律主治. 相似文献
19.
孙志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2):201-204
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在风险投资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了美国、日本等国家风险投资的经验,以及在资本形式、组织形式、协议安排、退,出机制、劳动力等方面给我国风险投资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赵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7-102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由中央政府单一供给,导致规划的决策中心化,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长期被漠视。在土地利用规划权日趋地方化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自主权,中央政府应当在维护规划法制统一化的前提下,确认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主体地位,加强中央和地方互动,完善中央与地方规划权力的动态配置,以规范、整合地方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