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10):48-50
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既是国家级新区的重要功能和发展趋势,也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一个难题。以产城融合为目标,推进福州新区建设,必须加强新区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视野中的舟山群岛新区愿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浙江省提出了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规划,这意味着舟山的发展已上升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本文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舟山群岛新区"的愿景,并就其发展定位、经济范式、制约因素和应对挑战等方面,提出科学的策划创意。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南沙区委、区政府以提效破局为主题,发挥国家新区先行先试优势,抓好各项改革工作,加快发展,南沙新区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建设、港澳深度融合、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取得新突破,房地产业明显升温,重点税源不断壮大."十三五"时期,南沙新区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国家政策利好,南沙新区片区的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因此,要以打造粤港澳合作示范区为重点,抓紧细化产业结构规划;以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为龙头,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加快相关产业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7,(7):1-5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未来五年是甘肃省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举全省之力加快兰州新区建设。兰州新区作为甘肃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处在全省发展的最前沿,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和引领全省转型升级发展担负着重要职责。为此,课题组深入兰州新区调研,形成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对接全省创新资源与创业活动、选用中国(甘肃)自由贸易园区之名夯实服务贸易基础、"飞地经济"合作互助新模式、新区人口集聚人气政策机制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发挥宣传和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伟 《今日辽宁》2012,(3):13-25
走进绥中,建设中的东戴河新区,热火朝天,场面喜人。新区长城大道东沿、东戴河大街南沿,百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进行地勘和场平;东戴河动车站完成勘测选址;26公里滨海景观带正在规划设计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火炬计划辽宁(万家)数字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命  相似文献   

6.
《青岛画报》2014,(12):46-49
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获得国家批复,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自诞生之日起,青西新区就确立了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担负起了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重任,将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为更好的担当国家战略使命,新区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616”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苏金生 《探求》2013,(1):42-45
在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2011年肇庆市提出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规划建设肇庆新区。肇庆新区作为未来肇庆城市规划建设、城市东扩的建设重点,将成为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新中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为建设城市综合体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肇庆跨越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珠三角城市。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获得国家批复,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自诞生之日起,青西新区就确立了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担负起了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重任,将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 为更好的担当国家战略使命,新区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616”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姜洋 《社科纵横》2013,(6):42-44
本文介绍了兰州新区发展和目前我国综合保税区建设的发展状况,针对兰州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同类地区的建设经验,就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为甘肃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应抓住机遇,打造从兰州新区建设和循环经济新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实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