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多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室内模拟反射裂缝实验,分析了级配类型与沥青粘结料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反射裂缝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高弹性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下面层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2.
引起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有设计、材料、气候、施工和超载等因素,通过因果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的低渗裂缝性油藏包括基质、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根据压裂后流体在各系统的渗流特征,建立了考虑高速非达西、启动压力梯度、毛管压力、重力作用的三重介质三维油水两相渗流数值模型,给出了其数值解法。利用研制的低渗裂缝性油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模拟器分析了裂缝及储层参数对生产动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基质中启动压力梯度、人工裂缝中导流能力随时间的递减、高速非达西系数、天然裂缝渗透率、裂缝条数及裂缝长度等对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有很大影响。要准确评价水平井压裂效果,在此类油藏压后生产动态模拟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半刚性沥青路面的的底基层、基层两个角度对半刚性沥青路面非荷栽型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着重从施工方面提出了一些减少非荷栽型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裂缝性油藏中天然裂缝的存在使得液体滤失量大, 人工裂缝延伸扩展规律复杂, 压裂施工砂堵率高,如何提高该类油藏压裂效果是油藏改造领域的重大难题。针对乾北—大情字井地区裂缝发育程度, 压裂引起的储层污染等进行分析并开展高效压裂技术研究, 基于天然裂缝分布规律分析和油藏两个水平主应力差值与裂缝延伸净压力的关系, 提出了实现支撑天然裂缝的条件和工艺技术措施; 综合分析了压裂过程的伤害因素, 研发出能有效降解压裂液残渣的中高温生物酶破胶剂。研究成果在乾北—大情字井地区 16 口井应用, 增产效果明显, 为裂缝性油藏压裂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对库车拗陷A 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构造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发育模型。分析认为,受砂岩脆性特征和泥岩韧塑性特征的影响,砂泥岩互层中的构造裂缝首先在砂岩层中产生,并逐渐向泥岩层扩展形成裂缝网络。脆性岩层较塑性岩层更易产生大量裂缝,因此,在砂泥岩互层中砂岩层的裂缝密度大于泥岩层,同时,由于砂岩和泥岩内摩擦角的差异,裂缝在砂岩层中的平均倾角也大于泥岩层。单个砂岩层或泥岩层的厚度越小,对裂缝的发育越有利。强非均质性地层较均质地层裂缝更为发育,但共轭剪破裂中的一组裂缝会受到抑制,而以另一组裂缝为主。库车拗陷A 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泥岩层的厚度小于4.0 m 的裂缝穿透极限值,表明裂缝可以穿透泥岩层将砂岩层连通,形成大段连续的油气储集空间。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的发育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为例,阐述了岩芯裂缝的总体发育特征,论述了裂缝在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上的响应特征,利用曲线元的原理和算法建立了裂缝的定量判别标准。最后将常规测井的判别结果与岩芯裂缝、成像测井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在裂缝识别方面可以互为验证和补充,综合多种方法方能有效地判别火山岩储层裂缝,对于其他类型储层的裂缝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对水平裂缝井产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够充分和增产效果评价不够完善,对水平裂缝井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增产效果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油藏工程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考虑裂缝导流能力随时间的变化和地层弹性膨胀能等因素对压后产量的影响,以水平裂缝井在生产过程中的渗流特性为理论前提,采用二维柱坐标模型,建立了含水油藏水平裂缝井中油藏-裂缝系统的压力方程和饱和度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压力方程和饱和度方程进行差分离散求解。实例计算表明:建立的水平裂缝井压后产能预测模型,可以分析影响水平裂缝井产量的地层因素和裂缝因素,计算压后增产效果。对于优化浅层油气藏压裂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有设计、材料、气候、施工和超载等因素,通过因果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黄龙场构造长兴组主要为生物礁储层, 裂缝是影响单井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区构造成因及动力来源, 总结了研究区构造形成模式。结合石油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岩石力学和各种生产资料, 利用古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 对研究区岩体的破裂程度进行预测, 然后计算出研究区岩体的破裂接近程度, 确定岩体破裂程度与裂缝发育的关系, 确定裂缝发育级别, 对裂缝发育程度、 裂缝类型和产状进行综合预测。得到了黄龙场地区早晚期主应力的矢量方向, 并把裂缝发育分为 2 期、 4 级和 6 类。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与核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习语翻译是翻译中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习语的文化特异性这一角度来探讨<红楼梦>中习语的不同翻译方法,旨在通过对具体译例的剖析,来探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恰当地处理文化因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钢 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上混凝土板受拉会产生裂缝。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考虑了混凝土的拉应变软化特性,对钢 混凝土双面组合2跨连续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上混凝土板裂缝分布和宽度。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变换下混凝土板厚度和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值,分析其对双面组合梁挠度和裂缝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荷载 挠度;荷载 最大裂缝宽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层法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模拟预应力混凝土多跨连续梁的加载试验全过程,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各层单元引入对应材料的非线性模型,并采用离散裂缝模型,能较正确地模拟预应力混凝土梁从弹性状态到极限状态的受力特性,算例表明该方法既能使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结构模型得到简化,又能较好地预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正截面裂缝开展、荷载挠度曲线关系和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变化过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作用很容易产生早期裂缝,结合包头黄河大桥主墩承台施工,对其温度裂缝的成因、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程的厚筏板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实时监测,直接观测到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过程,反映出控制措施的实际效果,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温差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收缩裂缝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少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原理,提出了混凝土裂纹处存在钢筋的力学分析模型,把钢筋对混凝土的作用力假想为一对集中力,钢筋位于混凝土弹性区时,认为钢筋与混凝土连为一体;当钢筋与混凝土裂纹相遇时,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脱粘的部分段。同时根据直线形的混凝土拉应变软化曲线,在过程区各节点上设置无体积、无长度的虚拟弹簧.对少筋混凝土三点弯曲试件的断裂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了不同配筋率下少筋混凝土三点弯曲试件起裂、扩展、破坏的全过程,计算结果显示:配筋率对裂缝扩展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箱梁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简述了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产生的机理,结合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移动模架上现浇施工的工程实例。按照温度控制方案,分时段、全过程实施监控量测,分析、总结了箱梁施工温度控制技术。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可以提高其疲劳寿命、抗反射裂缝和抗高温车辙能力,成为沥青路面路用技术性能改善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无加筋层、中间加铺玻纤土工格栅或聚酯玻纤布加筋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加筋结构具有较好的低温抗裂性能,而玻纤格栅加筋结构的高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结构中,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大量使用,混凝土楼面板出现裂缝的机率大大增加,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裂缝出现的原因复杂,既有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材料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现浇混凝土板的裂缝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裂缝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