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历来是富庶悠闲、别有洞天的旅游佳境,被古人誉为“优游天府”。“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于公元669年5月“自长安观景物于蜀”。写下了“入蜀纪游诗三十首”,这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巴蜀旅游史上以旅游为目的地、个人旅游的最早记录。在他之后,诗圣杜甫入蜀,带着中原人的文化眼光,忽然感到蜀中是山川习俗迥异的“别一世界”。直至19世纪末,法国人古德尔盂入蜀,还写下了这样的观感:“入四川更惊其人工生产:入其野,桑麻遍野,井井有条,其农之勤可知。入其市,人工制造的物品,陈列满场,且发运他省者相望于道。此等绝妙未经开辟的舞台,如加点缀,即可成为一东方的巴黎。”  相似文献   

2.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7,(1):29-30,32
四川是我国西部人文景观最富集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要凸现四川文化旅游资源的突出特色和强大的个性魅力,推动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树立精品意识。这是提升四川旅游形象,实现文化旅游经济效益倍增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四川文化旅游资源详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宗教文化系列在四川汉族聚居区域内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其中,道教是起源于四川的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则以巴蜀禅宗为四川自身的特色。道教仙游文化展示体系:成都是道教的起源地,四川是仙源的故乡。以大邑鹤鸣山、青城山、青羊宫和阳平治等二十四治(“治”即教区)为中心,串联全川道教祠庙宫观,形成了道教仙游环线展示体系。大邑鹤鸣山是道教开山祖师张陵,承袭蜀中“羽化飞天”的仙学传统,创教并造作道书之所,是道教仙学的起源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张陵最早传道的道场,是天师道的祖山,昆仑仙宗的发…  相似文献   

4.
陈智 《四川省情》2004,(1):17-1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的通知》,及时掌握了解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日前,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旅游局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会议.各市州统计局、旅游局领导和省级涉旅部门有关领导及业务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主持,省政府副省长王怀臣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陈杰 《四川省情》2006,(7):34-35
四川和重庆是西南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区,其旅游资源在西部、在全国独具特色,享有优势。多年来,相互携手,实现旅游产业一体化,共促区域旅游大发展,是川渝两地共同关心、悉心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与巴蜀血脉相通、共处长江上游经济区和当前川渝经济区一体化的潮流要求,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已经起步的诸多旅游合作区域的发展势头相比,川渝旅游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紧紧抓住当前川渝经济区一体化潮流涌动的战略机遇,认真分析川渝旅游合作的现状,更新观念,融合制度,整合要素,建立机构、深化合作,共促区域旅游…  相似文献   

6.
谭继和 《四川省情》2008,(11):47-48
四川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至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史。巴蜀文明是和城市文明同时诞生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有悠久的与华夏文明认同、交融的历史。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巴蜀名城和古镇成为文明的结晶和展现巴蜀文明光辉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WTO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构建西部特色经济和特色文化,是西部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四川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和研究如何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巴蜀文化的特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四川特色文化建设的取向,并根据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沿着这一取向来建设四川的特色文化。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统中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并行生长、生存和发展,并互相交错影响和相互融汇的两支主体文化。长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湘文…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一场8级特大地震震荡了宁静的巴蜀大地,天府之国一瞬间变成灾区。都江堰二王庙垮塌,通往大熊猫栖息地的公路断裂,九寨沟变成孤岛,平武猿王洞从此消失……。四川旅游业直接损失目前近630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四川省收入的一半,旅游行业经营全面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施维  陈萍 《四川省情》2002,(8):33-34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种类最多、门类最全的省区之一,但目前还只是旅游资源大省而不是旅游经济大省。我们与旅游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最大的差距在于:长期以来在营销宣传上缺乏对“四川旅游大品牌形  相似文献   

10.
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5亿元,全省星级宾馆累计接待总人数2450.01万人次,发放2000万张“熊猫卡”,2009年,四川旅游业交出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其中,成都以实现265.1亿元的旅游业增加值雄踞四川旅游业增加值排行榜首位,乐山、宜宾进入三甲。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情》2018,(7):12-16
四川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历史和现实古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考古表明,古蜀地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开始有人专业从事采桑、养蚕、缫丝等生产工作,是中国丝绸文化重要起源。古代四川拥有纵横丝路的商道网络。张骞出使西域发现了"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的存在,该通道可从成都经云南、缅甸到达南亚身毒(今印度)、西亚大夏等国,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古代四川向南向西形成了以大宗茶叶贸易为主的"茶马古道",延伸至南亚、西亚  相似文献   

12.
信息短波     
《四川省情》2008,(11):42-42
川旅揽金550亿重振美丽山川据悉,在"四川重振旅游工程重大项目招商会"和"成都旅游合作签字仪式"上,48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顺利签署,投资金额超过550亿元。其中,成都签约24个旅游项目,投资金额为373.1亿元。在此之前,有关部门认真筛选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的重点行业之一,也是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四川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县域,充分利用县域内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拉动文化内需、促进产业化结构升级、实现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四川县域文化旅游业开发应该以文化为切入点,突出文化旅游主题。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情》2023,(11):6-7
<正>四川是非遗大省,拥有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53项国家级、1132项省级和数千项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已成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重要战略资源。2023年10月12日至16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优势看四川旅游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蓉 《四川省情》2003,(2):32-33
“天府之国”的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各具特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吸引了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200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选到314亿元,相当于GDP的7.1%。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强调应把旅游业作为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抓紧抓好。旅游业应成为增加经济收人、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四川经济和社会进步水平的重要支柱产业。四川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已成为都市旅游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本文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农家乐旅游的概念、表现形式,在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政府+农家乐旅游协会+农户"、"公司+农家乐旅游协会+社区",甚至是"股份制"形式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但长期以来,其向境外游客重点推出的旅游产品主要限于"九寨--黄龙"、"峨眉--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三星堆"、"熊猫故乡"等.  相似文献   

18.
办学先驱·赵熙·赵熙是四川荣县人,前清逸民,一代诗豪,老成都"五老七贤"之一。蒋介石欲拉拢的前清耆旧清末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赵熙,因清季颓败,余下的大半生不得不行迹于民国的江山战乱之中。这位以诗词与书法名动神州的成都"五老七贤",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19,(8):4-4
热议夜间经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打造"灯火不熄"的都市夜间经济。专家观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指出,夜间经济蓝海亟待开发。他指出,打造"不夜城",通过延伸游览时间,拓展停留、休闲、购物、餐饮等市场,一方面可以提升游客体验,增强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20.
影响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了解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的前旅游感知形象,是古城镇旅游形象定位和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的基础。文章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调查相结合,初步获得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要素,以及潜在旅游者对各要素于前旅游感知形象影响强弱的认知比例。运用Logit模型,以SPSS13.0为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经过5轮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潜在旅游者对古城镇前旅游感知形象的主要要素(影响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古城镇风貌、闲适氛围、地理位置、原生态生活、旅游安全、餐饮美食、历史名人、特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气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