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难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则必须把扶贫开发置于市场的框架之下,将国家扶贫开发的政策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以贵州省毕节地区的扶贫开发项目——“赫章县万头黄牛繁育基地建设”为例,对该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创新之处,分析其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启示,揭示这种市场化开发扶贫机制的优点,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扶贫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的概念,在一些学者的推介下日趋流行,世界银行也将其纳入在资助的扶贫项目框架之内,国际扶贫机构世界宣明会把社会资本的概念引进在中国农村发展项目中,藉着参与式的扶贫开发,帮助社区建立社会资本,摆脱贫穷。  相似文献   

3.
云南扶贫开发与民族用品生产流通张福元,杨复兴云南有1200万少数民族,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几乎都是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贫穷与落后仍是云南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搞好民族用品的生产和流通工作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的困扰,迫切需要加深对贫穷问题的研究。对柯象峰关于中国贫穷问题的主要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贫穷问题是由物质、生物、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并且具有循环性,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的社会问题,后果严重。因此,贫穷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主要包括积极的贫穷预防和消极的贫穷救济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一、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明确扶贫开发的具体帮扶对象;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把解决贫困问题与对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结合起来;三、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四、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基本完成,中国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导致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战略性重大变化。少数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艰巨性和反复出现的尚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的返贫问题,对新世纪的扶贫开发提出了新挑战。在新时期,各级政府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与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积极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开拓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局面,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社会排斥概念是对已有的社会剥夺、边缘化、歧视等概念的丰富和深化。文章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下岗群体进行分析,解决下岗群体的贫穷、不平等、就业等问题,并通过国家立法、制度和政策上的扶助,逐步解决下岗群体的社会问题,以便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解决了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反贫困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的历史路径在纵向演进上,经历了以社会制度变革解决压迫性贫困——以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合作化以及广义性减贫实践解决极端性贫困——以益贫性增长、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的三轮驱动式减贫——以精准扶贫解决个别分散性贫困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相互衔接,通过不同的农村减贫机制共同谱写了中国农村的反贫困故事。以史为鉴,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历史路径的分析,能够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牧区扶贫开发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大扶贫和两轮驱动扶贫等5个阶段。目前,牧区扶贫开发存在着理论支撑不够、政策保障能力不足、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矛盾突出、返贫现象高发、易发等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牧区扶贫开发的理论研究、提升牧区扶贫开发政策的保障能力、走可持续的牧区扶贫开发道路、构建遏制牧区返贫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法律见识贫穷——一个研究纲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贫富差距、使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享受发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揭示贫穷与当今社会的法律制度、法治社会所应该体现的正义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重新检讨限制穷人权利、导致贫穷的不合理的法律制度,将正义与自由作为解决贫穷问题制度变革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1.
总结提炼扶贫攻坚时期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成功经验,对于新时期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等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中国扶贫治理实践表明社会组织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行动中重要的社会力量,而信任是社会组织有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石。在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社会组织与农民主体信任培育存在一定困境,阻碍了社会组织多重功能的发挥。为此,社会组织在建立与农民扶贫联结关系时,应引入政府部门的参与,以民主的方式建立合理规范的制度内容,以此生成制度信任的空间和形成以业缘为纽带的圈层结构,同时也应注重发挥关系信任对社会组织与农民关系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中国,存在着和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NGO相一致的合法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中国的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扶贫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和实际效果的活动。文章从实证考察中国民间组织所开展的有关扶贫开发的主要活动,说明NGO对扶贫开发所发挥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若干实例,从三个方面说明NGO是国际社会反贫困的中坚力量。第二部分实证性地考察中国NGO在扶贫开发中开展的主要活动、项目及其绩效。第三部分归纳总结中国的NGO在扶贫开发方面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其面临的课题。作者认为,NGO在扶贫开发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持续有效的活动,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并并拓了道路,但中国在扶贫开发方面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与社会转型相伴生的是快速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出:贫富差距悬殊,两级分化严重;阶层呈现固化趋势;社会中间阶层不成熟;边缘和贫穷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面相。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立足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宏阔的时代境遇,从社会分析和社会管理复杂性的理路中,在多学科视域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减贫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在40年的扶贫历程中,中国扶贫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开发、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开发、以贫困村为重点对象的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开发五个发展阶段,其中精准扶贫开发阶段成效最为显著。精准扶贫以我国现阶段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特征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当前实情,有效地解决了我国脱贫效率降低问题,精准扶贫充分体现了长短期、国家救助和自我发展、普遍需求和个性需求的结合,最终目的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而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如何改变石山地区贫穷落后面貌?这是石山地区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正在实践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为了向有志于改变石山地区贫穷面貌的人们提供参考资料,笔者曾对广西河池石山地区的状况作过多次调查,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的简单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30年代中期以后,河池地区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  相似文献   

16.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府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生活在祖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低、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十分明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完善我国现有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政策,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7.
蔡辉 《山西老年》2012,(3):12-12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误会,以为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贫富差距。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贫穷的公平”显然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重庆市如何持续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乃是当前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首先阐述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然后分析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并明确新阶段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点选择,最后提出新阶段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的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实现在即。但是扶贫开发工作仍不能放松。这是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农村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新世纪新时期还要继续扶贫。但问题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如何扶贫?  一、对当前农村贫困形势的基本判断  1、“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初期,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超过25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3%。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20.
扶贫开发与我们同行,一起跨进 新的世纪,它仍将是我们今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大主题。因为我们面临的形势是: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但仍有部分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尚待解决;贫困战线虽已明显缩短,但攻坚难度也将前所未有。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如何安全穿过边缘性贫困地带,摆脱“返贫”困扰,而且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问题迎面而来,都需要我们来解决。因此,我们应该认真面对跨入新世纪扶贫开发的实际,立足于生存、着眼于发展,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一 二十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