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是民族高等教育主体性文化功能释放、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理性诉求.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的直接相关文献鲜有,集中表现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高等教育问题;聚焦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建设问题.而与此话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为教育、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包括三个层面:以文化为取向的文化教育人类学研究;以关系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与文化之关系研究;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在社会转型期,要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继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空间进行拓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以规模扩大为特征的外延式扩张,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给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弱化、社会服务功能薄弱、教育科研水平不高,这些成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加大投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西藏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功能,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得到传承与弘扬。对此,要处理好主流文化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的关系,拓展藏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弘扬的途径,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薪火相传,不断得到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民族高等教育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民族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并没有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理论发展进入独立的学科阶段.十几年来,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逐步扩大和深入,先后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国民族学院论>、<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类学透视>等理论研究专著.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为民族高等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文化内涵,还要及时吸取其他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不断提升自己,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而旅游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正视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地发展,并要加强对文化传播环境、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视,在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完整性的基础上,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满—通古斯语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共同体,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是研究诸民族原生态文化业态的样本;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标识,独道的民族文化基因,既浓缩了民族文化精华,又彰显了民族文化精神;既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又显现了民族文化价值。保护传承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需从教育传承、竞技传承、产业传承、媒体传承、民间传承和学术传承等入手,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独特艺术性的声乐艺术.民族声乐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一方面民族声乐中的审美原则与价值追求都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寻到源头,另一方面民族声乐自身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增添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内容,正是此种关系,使得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民族声乐,包括民族声乐的内涵、传统民族声乐的几种基本形式以及民族声乐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底蕴,紧接着探讨了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包括传统文化声乐的体现、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清楚地展示了民族声乐之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最后就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做了探讨,如丰富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手段、提升传统文化传承效能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耦合机制问题主要基于彰显学校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耦合,是学校形成文化特色的基础.多样文化并存是校园文化多样性的反映,是有效防止学校同质化发展,以便形成各自特色的基础和文化渊源.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耦合的形式和状态主要体现于课程结构,可以引入耦合机制的概念,用以研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能够使我们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方位和多视角.要采取措施积极促进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耦合机制的形成与强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造就了每一个民族独特的音乐,其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在梳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其传承与创新的现实困境,从教育赋能、技术赋能、产业赋能三个维度,提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丽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13-114
民族音乐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无论是对我国文化,还是对世界文化,民族音乐艺术都十分重要,要尽可能地去维护传承,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形式文化的精髓,再加以创新,使民族音乐得以不断进步.本文先详细分析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接着探讨民族音乐传承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探索促进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全面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