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展地方特色的小企业集群是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北流市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起来的日用陶瓷小企业集群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小企业集群本身的特征看,北流日用陶瓷业的本地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网络节点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优化地方网络组织,打造北流日用陶瓷业的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是北流日用陶瓷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西部产业集群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着力培植特色产业群、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引导作用等,是推进西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西部“三农问题”的缓解,关键在于减少农民。经验表明,农村小企业集群发展是缓解“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但其绩效如何,与小企业集群的产业选择相关。选择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且对其素质要求不高、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产业链延伸相对容易的产业,对小企业集群缓解“三农问题”的绩效高低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基于产业链延伸的特色资源产业、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西部地区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合理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82个供应商小组样本,并基于供应链合作关系情境,研究企业监督在对供应商集群实施连带责任治理中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企业监督的增强,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对同伴监督的正向作用减弱,供应商之间的横向监督对其机会主义行为的负向作用减弱;同时,供应商之间的连带责任通过同伴监督对其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间接抑制作用减弱。因此,企业在对供应商集群实施连带责任治理时,应限制对自身权力或地位优势的依赖,减少对供应商的监督,以免抵消集群内同伴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企业合作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综述学界对社会资本与集群企业合作效率存在的不同关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可以降低交易双方交易费用的角度,运用博弈论模型论证了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减少搜寻鞍信息的成本、通过严厉惩罚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集群企业合作的交易费用,进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优势,得出了社会资本是形成集群的合作效率以及由此增强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这种小企业集群组织,在我国沿海一带(包括台湾省),以及日本、意大利等国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在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并不是一定需以契约来维持,而是要通过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这样一来,在面临外部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小企业集群虽然有整体反应快、弹性度大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也极易发生内部过度竞争而出现竞相偷工减料、伪劣产品泛滥的局面,最终不仅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而且也会使小企业集群所在地地区形象受损,从而影响长期的发展。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以浙江省永康市保温杯生产作为具体案例,分析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分析表明,在小企业集群内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性所致的“柠檬市场”效应,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产品同构、技术档次低和个体私营企业业主“赚一票”的短期行为。针对性地提出了必须从有效制造和传播“正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单一集群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通过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整合单一分散"小集群",形成整体"大产业"优势,是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方法,构建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及集群企业行为。博弈结果表明,知识收益系数、成本系数、相互信任程度、群际协作风险系数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集群企业可能选择协同创新策略,也可能选择独立创新策略,但只要地方政府不加以限制,集群企业最终会选择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下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也拥有自身的利益取向.在政府间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往往会利用自己拥有的私有信息的优势,采取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应声虫现象等机会主义行为而获取自身利益.为此,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政府行为激励机制、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以及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等来防范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企业具有非集群企业无可比拟的持续竞争力,在我国西部地区培育集群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地区内部新型产业的工业化,还能推进西部产业、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目前该地区虽具备产业链集群的雏形,但其技术落后、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和产业链不完整等特征十分明显。要促进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调整产业政策,推动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群的发展,并依托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产业基地,以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粤桂经济合作与珠三角产业转移给广西县域经济中培育有竞争力的小企业集群提供了契机。北流市西镇利用这一契机,通过链式招商,将珠三角传统电子生产企业群体引进,旨在打造广西电子产业专业镇。这一思路与方法符合现代产业组织和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链式招商有可能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培育小企业集群的路径,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并要在生产要素支撑、创新网络支撑、市场条件支撑、制度条件支撑等方面找准政府政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不完全劳动合约的条件下,雇员对其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发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他们会出现逃避责任、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为了减少雇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他们工作的努力程度、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互惠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互惠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潜在的机会主义者的行为约束,使那些具有潜在机会主义倾向的人表现出合作的态度或至少限制了他们的不合作。因此,企业在制度设计、不完全劳动合约的执行等方面不仅要关注企业雇员作为一个经济人对经济因素的考虑,还要关注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对于制度公平性和正义性的需求,而企业的正义和公平主要体现在雇主和雇员之间以及雇员之间存在的的互惠性上,只有这样的企业制度安排才能使雇员对激励兼容的博弈规则做出一个合理的激励反应。  相似文献   

12.
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过大与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相配合,构成我国近年来银企之间债务关系扭曲的基本格局。关于银企之间债务关系扭曲原因的形成及其整治,金融界和学术界多从规范银行行为和企业行为方面展开讨论,这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政府行为的规范问题,即银企债务关系扭曲的背后,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行为的严重扭曲,最终结果是形成了大量没有供给保证的超规模贷款,或者叫做“空心投资”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拉动型产业集群也存在外资根植性差、与本地企业关联度低、外资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压制内资企业的利益空间、集群发展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集群的环境建设,增强内、外资企业的配套关联度,提高外资的社会网络根植性水平,同时要积极推进本地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建立并维护集群内自律机制,改善内资企业在集群内的不利地位,避免内资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4.
目前 ,我国正在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放开搞活进行各种改革的尝试。在对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产权出售实践中 ,各级地方政府都将产权出售完全变为企业出售 ,以致出现了许多随时可能发生的权利纠纷或权利义务不明的永久性隐患。笔者认为 ,所有矛盾的焦点在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权利性质没有准确界定。只有坚持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权利本质是股权 ,产权交易才可能按合法的形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文章在分析现行企业所得税分享制度与"两型社会"建设矛盾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制定"两型企业"认定标准,改革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享比例,以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参与"两型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企业政治关联理论,具有一定程度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在税收、行政审批以及信贷的可得性等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方面得到一定的优惠。作为企业高管的一个特殊群体,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①是否同样起着上述显著作用,其政治背景究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文章对此提出三个研究假设。针对三个研究假设,文章在考虑公司聘请具有政治背景的独立董事这一行为可能受到公司其他高管是否有政治背景、公司业绩、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等公司特征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集群:湖北与沿海发达省份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的中小企业集群在数量、规模、竞争力、产业链和专业化分工水平、经济外向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坚实基础,加强专业市场建设是推进集群良性发展和扩张的必然选择,积极吸引外资是实现中小企业集群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地方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扶持是对集群发展的强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18.
安徽芜湖的“红顶商人”是转型期中国所存在的“红顶商人”、“红顶公司”现象的一个典型个案,“红顶商人”、“红顶公司”现象是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自主性增强的背景下出现的。地方政府在“市场化”驱使下容易成为利益主体;同时,地方政府在渐进式改革中对地方市场、企业拥有一定的干预权力,“红顶商人”是一种“地方合作主义”的产物,这往往会带来地方政府非法的权力“越位”。  相似文献   

19.
企业空间行为与小城镇企业聚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企业空间行为理论揭示了小城镇企业聚集的微观机理。就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而言,由于受体制约束和产业基础发展缓慢的影响,乡镇企业难以按照中小企业的空间行为规律向小城镇聚集。目前,我国小城镇企业的聚集发展,一方面取决于体制创新,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地方产业基础的培育和发展。本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小城镇企业聚集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