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23,(1):44-46
<正>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2年12月17日上午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了“约翰·拉贝事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致辞,他强调,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约翰·拉贝诞辰140周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在三个历史节点的年份召开这次会议,更能使人们深刻地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引领作用。约翰·拉贝的国际人道主义大爱以及他追求和平的崇高精神和行动,值得全世界人民永远珍视、研究、传承,同时,也为新时代国与国间命运与共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顺利举行。会议审议了政府过去五年的总体政策,并对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作出了展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第三次当选国家主席,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内部形势的稳固、党员的信心以及他们对习近平主席的支持。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带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全面脱贫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工程。它的基础是中国政府提出并寻求实施的“双赢”政策——实现所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云南省科技厅发挥科普普惠性优势,通过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普交流合作,让科学课程走进南亚东南亚,主动服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打造科普对外交流新名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国科普声音、讲好中国科普故事,促进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于2013年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亚欧非等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中国意识到加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发展的关键支柱。“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共建国家在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数字革命挑战。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一个月后,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除了需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另外也肩负着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头和国家安全的强化这几个重要的战略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张勤 数说命运共同体》:挖掘超过1亿GB的数据 2015年10月,也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周年时,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新闻频道和新媒体平台上,同时推出7集"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主流媒体中最早推出的关于"一带一路"的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8.
2016年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此访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意义重大,亮点纷呈,而经贸合作无疑是突出的亮点.长期以来,能源合作在中国与中东的贸易往来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双方的经贸合作已远远超出能源领域,通过“一带一路”,中国正逐步成为中东工业化的重要助推者,并由此掀开了双方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热点声音     
《人才瞭望》2016,(3):93-93
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
  中国是亚太大家庭一员,中国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相似文献   

10.
《才智.人事人才》2019,(5):227-228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中国人对阿根廷认识现状和阿根廷人对中国的认识现状呈现着不对称的状态,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阿根廷的发展,不利于阿根廷民众理解和信任"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理距离、语言和文化差异是阻碍中国和阿根廷"民心相通"的主要障碍,但也存在推进两国"民心相通"契机。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一”而始,逢“十”而进。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一带一路”倡议而重现荣光。10年前的2013年,在中哈两国元首见证下,“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实体平台在连云港港落地。2017年6月8日,在中哈亚欧跨境运输视频连线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并先后5次亲自见证连云港的中外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不动摇,持续扩大和其他国家的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  相似文献   

13.
7月1日,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青岛市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合作青岛峰会在青岛召开,由青岛市会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发起倡议,将在全国率先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智力合作联盟,共商“一带一路”人才智力发展大计,共话“一带一路”人才智力合作愿景,共享“一带一路”人才智力发展机遇,首批成员单位在峰会后正式签约。在青岛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员还分别走进了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青岛港、青建集团、三迪时空等考察了解青岛市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就开展进一步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 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的推进,可带动我国大型装备出口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 国资委监管的100余家中央企业中,已有90多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设立数千个分支机构.由于沿线各国国情差异显著,投资项目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走出去”企业是否有既熟悉沿线国家国情又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的高端海外人才队伍,高端海外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甚至超过资金和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也称“境外园区”)是我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有效载体。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这一合作方式已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建设科技型境外园区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以下简称“中白工业园”)充分利用白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科技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发展方向,确立了高端制造和科技研发“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平台,为中国境外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的一次重大成果和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五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也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的重要思想解说。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进行了阐述,而且还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目前,在高校思政这块沃土和意识形态重要阵地上,我们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古不化,要主动顺应时代之变、形势之变、需求之变、对象之变、方式之变,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下大气力做好制度性顶层设计、创新型平台载体,加大人财物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各级负责同志要用心抓思政工作,老师要像园丁一般悉心教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新丝绸之路上的塞尔维亚--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丝绸之路上的塞尔维亚--如何更好地与中国合作”商贸论坛于1月18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旨在为以下关键问题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一带一路”如何在欧洲东南部地区实施、该倡议与“16+1”合作计划的适应度;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塞尔维亚、相关地区与中国公司间的商贸合作。  相似文献   

20.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人类敲响警钟。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科学数据和信息共享、构建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中国科技和医疗卫生人员通过多种方法,主动向国际社会分享相关经验和做法。中方专家参与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长期重点研究方向和工作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