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院士讲堂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主办,环球英才网、聚英创集团承办。国际院士讲堂是在成功举办“国际名师讲堂”“高端专家讲座”47期的基础上,发挥环球英才促进会作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和聚英创集团优势,打造的一项特色公益活动,旨在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院士的智力资源更大范围予以共享,促进才智交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项目合作,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嫦娥工程”一期首席科学家,中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1935年11月出生于江西吉安,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探月科普营荣誉营长等,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院士联合体第一主席,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才交流》2007,(1):40-40
被誉为纳米材料“鼻祖”,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格莱特(H.Gteiter)教授是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格莱特教授曾长期从事材料中晶界与界面研究,  相似文献   

4.
他主持研究成功的“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法”,不但是我国的标准试验法,而且是法国的国家标准,被国际水泥混凝土界称为“中国法”,它在我国的基础工程中发挥着安全卫士的作用。这位向混凝土工程的“癌症”发起集团冲锋的领军人物,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泥化学专家、南京工业大学唐明述教授。一个“反应”研究了几十年,苦也是它甜也是它从初出茅庐到古稀之年,唐院士一生都在研究一个课题——“碱—集料反应”。这是一个什么反应,值得唐院士为它痴迷?“上天入地搜寻遍”,为它奉献,不惜熬白了少年头?“碱—集料反应”,指的是水泥中…  相似文献   

5.
你能想象,一个国家几乎所有人只穿一种式样的拖鞋吗?放眼全球,恐怕只有在韩国才能看到这种现象。 如果你走在韩国的大街上,你肯定会看到,无论是大超市、还是小商店,货架上永远有许多双黑底面、印有三条白线的所谓“三线拖鞋”待出售。而且,无论价格还是质量跟我们国内地摊上卖的拖鞋并无二样。  相似文献   

6.
<正>首创适合开采深部油层和稠油的链条抽油机、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浅海座底式石油钻井船“胜利一号”、发明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发明液压蓄能钻井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的工作“成绩单”上写满了共和国给予他的肯定。从20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第一口钻探井开始,顾心怿参加了该地区早期石油勘探和胜利油田的发现、开发及建设的全过程。采访中,顾心怿的科研精神与对待生活的态度深深打动了笔者。追求真理、创新开拓、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朴实严谨,这20个字是他给笔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7.
劳瑟·切尔,1938年出生于“钢琴的故乡”德国,是国际著名的钢琴制作大师。他曾在德国、日本、韩国等七个国家从事过钢琴制作,其产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在市场上十分抢手。1989年,切尔先生受聘于北京钢琴厂,任技术厂长。三年多来,由他设计制作的近10种新型产品“一洗以往国产钢琴给人的坏印象”,不仅在国内多次荣获金奖,而且几次在国际博览会上  相似文献   

8.
高胡 《人才开发》2012,(1):31-34
笔者有幸结识福建闽清人吴孟超、中国大写人吴孟超,这位获得"全军模范医学专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获得"国际肝脏外科大师"美名的吴孟超院士,心里要说的干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香白苦寒来",来自吴孟超院士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来自他技术上精益求精。"专门利人"是他技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动力,技术上的精  相似文献   

9.
<正>在神经科学界有一种说法:神经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最后前沿。作为神经生物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鞠躬长期从事束路追踪、神经内分泌学、大脑边缘系统及化学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初次得悉院士大名——“鞠躬”,不禁让人头脑里联想起这个词的本意,浮现出行“鞠躬”礼时上身向前弯曲的一幅剪影。走近鞠躬院士后,陡然感到那幅“鞠躬”剪影一下子有了生命——鞠躬院士的一生,正是对着科学、对着祖国行着那恭敬的“鞠躬”礼。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08,(12):26-26
2008年11月20日,首场“境外专家鹏城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在深圳市委党校举行,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磁碟项目经理ColinRobinson先生为150名包括政府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在内的听众做了题为“国际硬盘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讲座。  相似文献   

11.
从本世纪初逆推100o余年,在这一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知识分子金字塔顶上璀璨的明珠叫“翰林”。每个朝代的翰林们都是当朝最有学问的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想一想只有那些过五关斩六将,中了秀才,再中举人,最后中了进士的博学之士,才有资格作铺林的候选人,就知道其学术地位一点也不会差于现在的院上。如果硬是要给过去的“翰林”按现在的标准来归归类,他们大概都只能算是“社会科学院士”。当然,翰林不是院士。两者有着质的差别:翰林是为升官治理国家而设的,院士是为推动科技发展而设的。“一中国真报协院士产生一1948年。比世…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7日,就在“9·11事件”所引发的美国对阿富汗空袭开始的时候,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系萨文迪(GavrielSalvendy)教授坐上了从底特律飞往北京的飞机。10月11日,在清新俊逸的清华园,萨文迪教授从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的手里接过聘书。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他成为新中国清华大学第一位年薪10万美金的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建国以来第一位“洋”系主任也就此产生了。在清华工业工程系成立大会上,这个长着金黄色头发、戴着眼镜、身材健硕的美国院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激动地向来宾发表了就职演说,他的热情深深感染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电脑     
早年,某公司,买了一台电脑,放在某人的办公桌上,有一天这个人被领导谈话,领导说:这个电脑呢,虽然是放在你的桌子上,主要是你在用,但是它不是你的个人财产,你在电脑上写“我的电脑”,影响很不好。于是,“我的电脑”被重命名为“我们的电脑”。  相似文献   

14.
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出生于1944年,数学力学专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是俄罗斯国内许多大学的名誉博士。1963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67年取得物理学与数学博士学位,曾任物理与数学系教授,自1992年起担任莫斯科大学校长,并任俄罗斯及独联体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 站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报告厅的讲台上,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即将开始题为“人在宇宙四十年:地球轨道上的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演讲。在数百名观众期待的目光中,他却先走下讲台,亲手挪开讲台前五彩缤纷的花篮。“我想…  相似文献   

15.
许晟 《人才瞭望》2006,(11):59-59
◆双主管制度 任何一家公司想要成功,关键在于最高层人员是否能分享权力:高层人员必须把重点放在整个组织的发展上而非个人的权力扩张上。为此,戴尔创立了一种“双主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先后获得迄今为止国内唯一颁布的国家特等发明奖,还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8项国际项尖奖励,在国际上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他与妻子邓哲伉丽情深,动人心弦!1999年9月9日,…  相似文献   

17.
采天地灵气 “猛子不怕鬼”,这是柳军飞说过的一句话。 的确,湖南人的聪明和能干是出了名的,但最能活脱脱道出湖南人气质的,却是他们做事那种非凡的魄力。 4年前,柳军飞靠着200万就敢“采天地灵气,创华夏智慧”,创出了今天资产8个亿的中科软件集团。 如今,柳军飞又告诉人们:“中科软件集团要在两三年内市值达到300亿。300亿也不是很多,在国外也就是30亿美元。我们的目光一开始就放在了国外,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大的软件企业都有可能产生竞争。” 柳军飞这样表明中科软件集团成立后进军国际软件市场的决心。 把目标定得…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于2007年9月开设了“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在国内高校中首次尝试将海外名师资源纳入全校选修课体系,这成为清华大学探索学生国际化培养新模式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中国北京。首次国际“带缺陷物体流变学”专题研讨会在西郊宾馆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波、澳、荷、美、俄、罗。法、日、乌克兰及墨西哥等11个国家60多名专家学者。会议由北京大学教授王仁院士主持,国际著名流变学家、湘潭大学教授袁龙蔚任会议组委会主席。在为期5天的会议上,代表们一致承认由袁龙蔚教授创建的“带缺陷物体流变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由我国首创。当闭幕的掌声热烈响起时,袁教授终于会心地笑了,他的思绪仿佛又回到过去,回到了他那半世沉浮漫漫科学路……一69年前,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在日本东京帝国…  相似文献   

20.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 有的是”。这句话若放在五年 前,人们也许还能对它容忍三分,可今 天,面临所谓“新经济”、“知识经济”、“全 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等充满世界级 的空前激烈竞争内涵的话语,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基本前提已至少在概 念上被社会认可,而敏感的人们更是早 已将目光盯到“人力资源”这个尚待开 发的广阔的市场上,他们把自己称为 “猎头”─—专门从事高级人才的“买卖” ─—用他们的话说。 提醒国内企业: “我们的客户80%是 外资企业” 朱光辉是武汉猎头公司的首创者, 他的武汉光辉人才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