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画家刘棣刘棣,字怀山,1948年5月16日生于辽宁省锦州市,是当代著名的画家。他自幼酷爱绘画,后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但学不逢时,其间正降“四清”运动与“文革”动乱,而他难能可贵,自学不辍,如杜甫诗云:“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遂打下了造型...  相似文献   

2.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相似文献   

3.
从三首《望岳》看杜甫诗歌的发展、变化郭其云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三首同题的《望岳》诗,分别咏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时间各不相同,登泰山之作是青年时期所写,而西岳诗是杜甫四十多岁时的作品,南岳诗则是诗人晚年漂泊荆湘时完成的。三首望岳诗,虽...  相似文献   

4.
七律在初唐只用于应制酬答,杜甫以他集大成的才力学问对这一诗体开疆拓宇,辟芜建园,使之可以容纳广泛题材,尤长于抒发政治内容,形成七律定型后题材的一变;宋人以他们横放舛出的才能,议论风生的特点把七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赵翼所言:“为高下通行之具,如日月饮食之不可离”①,是七律题材的再变;钱谦益用七言律诗纪传和纪史,可以说是七律诗体在题材上的第三变。如果说杜甫开阔了七律的视野,提高了七律的意境,宋人则是把七律世俗化、普及化了,这一趋势经过元、明两朝的实践,七律成为一种“烂熟可厌”②的诗体。钱谦益以他博古通今的学力,…  相似文献   

5.
杜甫诗系集大成性质,而杜甫本人也被后人推尊为“诗圣”,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与他早年时期对诗歌创作的艰苦探索是分不开的,这为他以后集大成性质的创作铺垫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刘素英 《唐都学刊》2006,22(5):27-30
杜甫不仅是位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位有着广博高深的艺术鉴赏、品评功力的艺术批评家。书论他以“瘦硬通神”为最高境界,画论他以“画骨传神”为最佳标准,诗论他以“凌云健笔”之风为喜,创作他以“沉郁顿挫”而见长,更多地表现为瘦劲之力、沉雄之气和冷峻之美。杜甫在各门类艺术鉴赏中所共同表现出重瘦劲轻肥俗、重骨弃肉、重神轻形的艺术审美观,是他对魏晋时期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的文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著名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及他为前人和同代诗人诗集所作的序中。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尚刚健、悲壮之气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开篇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诗人一开篇就指出诗坛上存在的事实,即汉魏古诗、风雅传统的丧失。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有:“别裁伪体亲风雅”句。元好问所说的“正体”正是与“伪体”相对的风雅传统,而这种风雅传统若由汉魏上推其源,实得之于诗三百。元好问论诗宗旨就是从这里出…  相似文献   

8.
杜甫不只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登上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创作的峰巅,成为“诗圣”;就是在诗歌美学探索上也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建树。本文试就杜甫“转益多师”和“健笔凌云”两个极富审美特色的诗学观点,研讨其诗学品格的审美取向,以就正于方家。一种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登鹳鹊楼》诗作者考实程希超《登鹳鹊楼》诗是首登临远眺的诗,只有四句二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名遏行云,的转桑陌,历岁月而愈荣。其妙处通人见知,已成共识。只是诗的作者有王之涣(矣)、朱斌(佐日)二说,且各执一据,...  相似文献   

10.
“花间”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他们各具风格,且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较为深远。但是,温、韦词作的题材大体徘徊在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的圈子里。这种模式限制了后来许多“花间”词人。其下乘者,淫巧侈丽,为后人所诟病。那么,《花间集》里,温、韦之外,有没有自成风格,另辟蹊径者?回答是肯定的。他就是被郑振锋先生称为“词中别调”①的毛文锡。但郑先生的看法并没引起后人更多的重视。毛文锡的词作至今也鲜为人知。 创作的基础—政治上有所作为 毛文锡少时聪敏,才思过人。十四岁,父亲就让他参加进士考试,竟一举登第。“神童”般的奇迹,与…  相似文献   

11.
《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刊发了署名李丛昕的文章《杜甫终葬巩县说》,以“杜甫终葬巩县为是而偃师为非”,否定《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刊登的霍松林先生《杜甫与偃师》一文中“再次肯定了杜甫终葬偃师的传统说法”。...  相似文献   

12.
李荣山 《社会》2005,40(3):1-31
韦伯在权力与伦理之间的纠结,鲜明地体现了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学说的双重性。和马基雅维里一样,韦伯看到,随着近代国家的兴起,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价值领域,与其他价值领域相冲突,但又不能彻底脱离其他价值领域。因此,他拒绝纯粹信念伦理,主张效果取向的责任伦理。不仅如此,他还直面马基雅维里时代尚未凸显的现代官僚制问题,把政体伦理降格为行政管理的正当性,从而使官僚制与伦理的关系问题走向前台。从这个意义上说,韦伯是一位“新马基雅维里主义者”。韦伯没能也无意彻底解决权力与伦理的冲突,他接受政治的“手段—目的”在伦理上的不一致之非理性现实,但他留下的官僚制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早已不只是一个德国问题,更是一个当代政治的普遍问题。今后中国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研究不仅要从制度层面,还要从观念层面解释中国如何从传统伦理性的“家产官僚制”演变成今天的官僚制。  相似文献   

13.
高明祥 《求是学刊》2023,(3):152-161
钱谦益所作论诗诗《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在承传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基础上又产生新变。钱氏继承了杜甫尊重前贤、别裁伪体的思想,以批评当时的诗坛流弊。钱诗延续了《戏为六绝句》“戏题”的自况心怀,但也增添了走出“嗤点前贤”的矛盾、消解讽刺的紧张等意味。钱诗与《戏为六绝句》都是以近代视野和当世视野为论述重点,但不同于杜甫对时人的包容态度,钱谦益以自己的诗学为标准,将时人划分了阵营。《戏为六绝句》论述的内容可能不仅仅限于诗歌,这种现象在钱谦益论诗诗中更是蔚为大观,他论述了文学家、批评家、书法家、画家以及女性群体,且对后世论诗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术研究的道路是艰险孤奋的山径。石田李丙畴博士在他67年生涯中有30余年在杜诗研究的道路上拼搏,他是一位毕生挖泉不止的国文大家。石田现在仍在不断地搏击,而且他的追求越益执着,近乎顽固,故有别号“杜狂”之称。石田的编著甚丰,《杜诗谚解批注》、《杜诗谚解钞》、《杜诗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朝鲜文学上的杜诗研究》、《诗圣杜甫——诗读杜甫生涯》、《杜诗研究论丛》、《初刊本杜工  相似文献   

15.
张说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说(667-731),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后时起家太子校书,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官政四十有一”,“三登左右丞相,三作中书令”①,是睿宗特别是玄宗开元前期政治中枢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在排除太平之党、确定玄宗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出力甚多;开元前期,他还曾三次总戎临边,平定叛乱,是开元盛世的功臣,与姚崇、宋等一起被称为一代贤相.张说一生不脱文人本色,对开元时期的文化建设贡献很多。他和玄宗关系密切,他在文化方面的主张,诸如“尊儒崇道”、“博采文士”等,都为玄宗所采纳.他在玄宗时期以宰相知集贤院事,参与和主持过当时许多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杜甫30岁,从齐鲁归洛阳,在洛阳以东、偃师县西北25里首阳山下的尸乡亭筑土室(窑洞),名陆浑庄。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又有他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坟墓,离洛阳也不远,往来很方便,朝发夕至,当时杜甫漫游归来,正想出仕,干一番事业,企望有“终南捷径”。这地方倒也是个可进可退的好去处。他与夫人杨氏(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大概就在这年结婚,也就住在这儿。这里就是诗人后来多次所提到的“偃师故庐”、“尸乡土室”,“河南陆浑庄”、“土娄旧庄”。  相似文献   

17.
略论杜甫对吴宓为人及诗歌创作的影响高益荣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著名学者、诗人吴宓先生的思想与诗歌艺术.其渊源师承来自于多方面。就其诗歌创作.受中国诗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杜甫。在他的身上和他的诗歌里,都明显地带有从杜甫那里吸收来的营养。他们两人都给中华文化留...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有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唐朝都城长安度过,在长达十三年的长安生活中,成就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人地位,形成了杜甫精神。今天研究杜甫在长安时期唐朝的政治变化与历史背景以及长安生活对杜甫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翔 《东西南北》2013,(22):43-45
自2012年在零下13摄氏度雪地里裸跑并经网络传播一夜成名后,这一年里关于“裸跑弟”的新闻层出不穷:4岁上小学一年级;7月份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全国OP帆船锦标赛,成为年龄最小参赛选手;勇登富土山,拉出“钓鱼岛属中国,我要登岛去钓鱼”的横幅;卖报纸,录制过40多场电视访谈节目,得到不少“出场费”,这些钱现在已经成为“多多博爱基金”首笔启动款……  相似文献   

20.
邵逸夫率领香港创造了“东方好莱坞”的奇迹,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华人世界,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和标志。邵逸夫错过李小龙,被人们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错过”。邵逸夫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他只是生意人,对于政治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