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人之成长的必要途径,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与不会劳动的现象集中反映出劳动教育的弱化与困境。其中的根本症结在于当前劳动教育中对劳动教育感性维度的遗忘,即忽视了劳动作为一种感性活动,它是人与世界打交道的原初方式、是人的生命自我实现的基本方式、是人追求自由的根本途径。因此,摆脱劳动教育困境的出路就在于唤醒感性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立足于感性维度,将劳动教育的开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坚持劳动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人的劳动价值意识、劳动精神面貌及劳动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系列论述回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继承性发展、贯彻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时代呼唤、历史传承与现实诉求的具体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时代新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工作体系、构筑育人平台、激发学生个体内生动力等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时代新人培育要求,完成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始终贯彻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教育者要科学认知“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特征与路径,厘清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边界,注重“家校社”劳动育人的目标统一性、整体关联性、动态互补性。教育者有必要在教育理念、实施机制、实践创新等方面,保持开放心态、挖掘先进典型、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家校社”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统一性与互补性、科学化与规范化,这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观,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与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劳动品格和劳动能力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劳动思想作为促进时代发展的基础思想由来已久,但在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存在对劳动特性把握不准导致劳动被“弱化”、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等情况。为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直面现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力;避免理论层面空谈,全面夯实实践效能;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劳动教育层面的全融合,进而实现对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提出劳动教育是为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的劳动教育,是为打造融合式教学体系而增强的实践性劳动教育,是以全面培养为基准而展开的综合性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5.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二者在载体需求上具有相通性,在目的意义上具有一致性。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与水平,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依托,以学生社团组织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动力,形成育人合力,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体系,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正确用网和安全防范意识能力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目标决定着网络素养教育的方向,指引、规范、检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目标体系,要立足时代新人培育,契合大学生接受特点,体现全面发展需求,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要以推动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与网络社会、切实提升网络使用水平、积极适应网络社会生存、争做新时代网络好新青年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完善"三全育人导师团",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举措.要在思想认识、制度保障、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统筹安排,建设完善,多方推进,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源于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孤岛"困境,特别是解决传统思想增值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做好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全面育人效果.该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探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问题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赵晓  罗嗣亮 《探求》2023,(4):5-12+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劳动教育以高度关注,并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作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劳动文化的土壤,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教育思想,源自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丰富,包括坚持体脑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劳动价值观;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强体和以劳育美的劳动育人观;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实践观。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更高水平劳动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两者相融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该研究还处在探究阶段.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劳动育人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主线,凝聚育人合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管理体系.该文以高校"三全育人"教育体系构建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具体实施路径为研究重点,梳理总结出有可实施性的有效路径,以期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实施环境以及思维理念。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在数字劳动中提高人的劳动幸福,更加重视借助虚拟要素落细落实劳动精神,更加强调运用智能技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劳动教育的可能困境,虚拟劳动实践的增加可能导致劳动者教育的虚无,技术素质与劳动素质脱节可能消解劳动教育价值,情绪劳动教育质量低下可能滋长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教育者可以从劳动技术、劳动情感、劳动价值三个层面加以应对,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发展,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智慧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该文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工科学生培养为例,探索了实践育人路径,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进入新时代,高校应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为着力点,切实推动大学生全面育人工作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是对高校文化育人活动在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需要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程度诸方面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应时而兴、顺时而为、适时而谋,具有回应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关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进入质量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功能和时代意蕴。进行高校文化育人质量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确立多维多级的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关键在“育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从发展型资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要求出发,结合现实调查分析探索在发展型资助育人过程中的工作方向,进一步完善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事关培育时代新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时而进",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它的当代价值,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坚持第一课堂的基础性、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能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探索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思政育人功能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三全育人”的骨干力量,在夯实立德树人根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可以从主体紧密串联、时间无缝衔接、空间充分延展等三个维度,把握辅导员嵌入“三全育人”格局的结构表征。有关部门和高校要遵从分期定位、分层引领、分类设计、分步实施、分项校验的原则,着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全周期”、价值塑造引领“全媒体”、能力素养提升“全口径”、文化环境建设“全场域”、育人管理服务“全体系”。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1):131-136
新时代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时而进"的时代要求、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构建多学科交叉"合力育人"机制的现实要求。马恩经典"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实践经验以及网络新媒体提供的技术支持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协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生态建设"、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以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列宁不仅是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缔造者,而且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建人.列宁所制定的文化革命纲领是在革命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贡献.文化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为广大劳动群众创造接受政治、知识及美学财富的一切条件;推广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其原则基础上组织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克服小资产阶级观念和风气.为此,列宁制定了在建立新社会的过程中改造高等院校的基本方针,并在达一方针下建成了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6):133-137
习近平青年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基础,涵盖了青年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养、组织与运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根本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有着重大而深刻的论述。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单个主体轻多方协同、重理论认知轻实际践行等新情况新问题,要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