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笼统地说,"五色"即指"五彩"。"五色"信仰在中国古代谶兆迷信中占重要地位,主要以五色云、五色水、五色鸟、五色灵芝、五色笔等形态出现在物兆或梦兆中。"五色"信仰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从这一学说引申出来,"五色"不仅成为祥瑞的象征,还可以代表个人的尊贵。这一信仰是其他单色信仰所无法匹敌的。  相似文献   

2.
五色文化是深入认识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思维的一个重要视角。古人在遵循色彩现象的自然属性和规律的基础上,赋予自然色彩现象以政治、道德、宗教等诸多象征寓意,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并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建构。可以说,五色文化的形成是人类"与天地相参"的典型产物;五色象征符号的形成与运用,无不渗透着"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政治思维的形成机制、思辨特征、实践途径、演变轨迹等问题都能从五色符号的形成与运用中得到解答。而五色政治符号从形成到逐渐消解的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在天人关系中能动性的不断增强、主导性的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文心雕龙》杨批中“五色圈点”的运用和源流及其文化背景作了一个初步的考察。杨慎在批点《文心雕龙》时,用得最多的是黄色和红色,其次是青色、白色和绿色,而且杨慎较为关注《文心雕龙》的文学性与书中的“整严新巧”处“。五色圈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先秦到宋明长期的孕育与积淀过程。“五色圈点”产生的大背景是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小背景是中国古代的色彩文化。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五色”与“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圈点的产生反映了在中国古人的潜意识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圆”这个图形崇拜的心理,也离不开中国古代“言不尽意”这一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6):244-249
汉语颜色词是人们用来表达色彩范畴的词汇集合。但在中国古典韵文文体文学作品中,具体语境下有些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的含义。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6部韵文文体作品中的颜色词,探寻颜色词非原型语义的产生机制,并重点分析其中具有文化内显义的颜色词,从而判定组成"五色"的颜色词系统。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五色乱目"思想,包含"去欲"、"去伪"、"复朴"三个层面。庄子的"去欲"具有与其他主要文化形态的避俗思想完全不同的"达生"之美学意味;庄子的"去伪"包含着对儒家审美价值观的否定,但并不一概地否定艺术;庄子的"复朴",是解构中的建构,在洗净铅华的废墟里,达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至高境界。素朴之美,是超然于肉身欲望的精神之美,是挣脱于外在伪饰的生命之美。只有在"去欲"、"去伪"之"破"后,加上"复朴"之"立",才比较完整地反映出庄子"五色乱目"美学思想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江汉论坛》2004,(9):95-101
近年来出土的有关"五祀"祭祷的简文,证明古代贵族按照等级祭祷家居之神的说法是错误的,至少大夫以上的贵族应当恒祭"五祀",并无等级之别,郑玄关于前者为周礼、后者为商礼的经注并不可靠.楚地出土简牍资料也部分地支持了章太炎在<大夫五祀三祀辨>中提出的论点--<礼记·祭法>在"五祀"的基础上,吸收了楚地广为流行的"司命"和"厉"两种神祗,形成所谓"七祀".根据楚地出土简牍的相关记载,还可对"五祀"的名称和顺序在历史流变中产生的变异进行复原.  相似文献   

7.
彭鹤年 《云梦学刊》2014,(3):112-114
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进入我国已经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了,中外画家都是运用光与色的表现手段来增强绘画的视觉艺术效果.水彩画所依赖的表现形式“水中作业”,充分体现了“水与色”、“光与影”的交融,在水与色的融汇中把握好光与色的度,这种“度”就是指水彩画轻盈润泽、淋漓酣畅、惬意明快的“度”.只有掌握好“度”才有“水彩味”.这种“水彩味”是水稀释颜料的效果,是水彩画的个性语言的表达,是其他画种无法企及的晕染、渗化的独特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色彩对于民族精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9.
自1928年殷墟开始科学考古以来,殷墟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种类丰富,数量较多,是当时中国能够制造的最先进的工具。本文重点考察殷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工具的种类、数量及组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揭示殷墟青铜工具组合是以木工工具为主的组合,并着重论述青铜工具在殷墟墓葬器物组合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耘田农夫:几个小鬼蒂帮忙打开,大家望去,只见一色水墨,米一点其它颜色,这就是汪五色的绝活,他搞的画,从来只用墨,墨分五色,所以外号汪五色。说起来也可怜,并非汪老不肯用它色,只因为那时家贫,买不起颜料,只好用墨汁,想不到后来以此成名,索性不画他色了。  相似文献   

11.
李桂奎 《晋阳学刊》2003,(6):99-103
在传统“五色”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小说的服色描写带有鲜明的角色意识。古代小说的各种服色描写不仅能够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而且还能体现人物身份的变化;同时,人物的服色描写还相应地随着人物的角色转换而变化。而且,各种服色描写大都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修辞性,那些僭越社会定制的服色描写均服务于表现人物的特殊意愿及个性的需要。总之,在中国古代小说家笔下,服色往往不是单纯的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个被赋予了特定“角色”功能和修辞意蕴的语义码。  相似文献   

12.
读五色书     
龚守正,终官礼部尚书,谥文恭,定庵叔父,定庵诋为一窍不通者也。又曰:“吾叔读五色书学问。”五色者,红面者缙绅,黄面者京报,黑面者禀帖,白面者知会,蓝面者账簿也,见《羽琌山民逸事》(《古学夤刊》本)。予幼时,记先祖语及某亲串不说学,家又无书,辄云其家惟存缙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殷墟出土的文物研究,比较与版画发展相关的学说,探讨了中国版画的发源.  相似文献   

14.
殷墟青铜礼器的发现与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青铜礼器的发现和研究由来已久,大批珍贵青铜器不断出土,其研究的领域和视野逐步被拓宽,研究方法也渐趋科学化,这一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通过对殷墟青铜礼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的条分缕析,提出未来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应注重解决的六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兰宇冬 《文史哲》2012,(3):123-131
佛教的输入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而在佛经翻译过程中,借助中国词汇表达佛学概念不但丰富了中国词汇本身的含义,更促使了中国诗人创造出新的意象和词汇,"色"字的翻译和诗学运用就是其中最为重要但又最容易忽略的一例。"色"字在先秦两汉中所具有的意义较为固定,而随着汉代佛经的翻译用"色"指代佛经中重要佛学概念,"色"字的含义得到扩大,从东晋开始进一步促成诗人创造出新的词汇和意象。通过对"色"字概念的历史梳理,并前后比较其运用的差异,贯穿对具体诗人与佛教关系的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宗教对于文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在中古文学变革中诗歌所承担的先锋作用,藉此加深对古典文化与文学的双向理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分析“飘色”的艺术审美价值的意义,探讨“飘色”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其奥秘。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五着色     
对于五临界的性质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四色猜想的证明。对于四色猜想,自1879年A.B.Kempe给出第一个错误的证明起,一个多世纪来已被“证明”了多次,其中包括1979年由K.Appel,W.Hahen和J.Koch借助计算机得到的“证明”,至今猜想未解决。本文是笔者在学习《图论》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8.
殷墟发掘已历经80年,殷墟出土的实物史料与甲骨文相印证,使得商代历史真正成为信史。夏商周三代都城的发现,以及三代文化架构体系的确立,也是建立在殷墟发掘成果基础上的。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源地,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工作者,创造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推动了中国考古学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时期,殷墟的发掘与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搞清了殷墟的范围与布局,对殷墟文化进行了分期断代,对一些重大的学术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洹北商城的发现,是殷墟发掘以来最重要的收获。我们纪念殷墟发掘80周年,应该学习先辈的高尚品格和严谨学风,继承他们的遗志,把殷墟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9.
《中文信息》2006,(8):33-39
色达草原,位于长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地带,与甘孜藏区石渠扎溪卡草原构成境内最著名的天然牧场。沿色曲河北上、河的两岸,成百上千条牧草丰美、开满各色野花的草沟,延绵起伏的山脊,向东西方向延伸而去。  相似文献   

20.
1990年,株洲县南阳桥乡江边村出土一件戈爵,余对其来源心常耿耿。因而,对戈器的出土特别关注,且涉猎了有关著作。对戈器、戈国、戈人的源流略有所得。于是草就此文,求教于大家。戈器戈器是商周铜器中的常见品,邹衡先生曾搜集160余器,而记明出土地点的仅19器①。近来,各地不断有戈器问世,本文收集记明出土点者见44器,登记如下。戈己戈1950年,河南安阳出土以中国考古学报》1951.4)殷墟文化第四期。戈簋1952年,河南安阳市博物馆收集(《文物》1986.8)殷墟文化第二期。戈父庚卣1955年,辽宁凌源海岛营子出土以文物参考资料》1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