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滥觞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返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就要在传统文化中对其追根溯源并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又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新”,既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因此,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返本”与“开新”的辩证统一中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7,(9):27-34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涵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哲学本质内涵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资源,以创造与创新为手段,以转化发展为动力,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时代相结合,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意蕴、表达方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提升超越,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坚持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并重、显性宣传与隐性融入互补、生活世界与实践养成相统一的方式方法,坚持加强国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教化作用、强化宣传普及、创新文化话语体系、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文物保护与利用围绕“让文物说话”做了诸多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文物在说话”从“在”“说”“话”三个维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文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在与不在”构成“说话”的前提,要通过概念的廓清明确保护对象并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保护机制,为“双创”奠定基础。其次,要通过鲜活表达、激活价值与生活传承实现文物的活态实践,让古老的文物“说现代话”,在形式与内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用历史智慧更好地观照现代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最后,“让文物说话”不仅要运用文物还原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认知,更要读出文物对内增强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对外构建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的“画外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生活需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脉和灵魂,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表达,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坚实法律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奠立在深厚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蕴含着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特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文化强国,需要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下,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悠久的中华文明是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华法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创新发展之源,“和而不同”的中华文明涵养人类文明形态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与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相交织的内在要求。找到实现“第二个结合”的正确路径,须诉诸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对一些重要关系的准确、深刻而全面的把握。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地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地位,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辩证关系,是推动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前提。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意味着要深刻把握守正与创新、规律与目的的辩证关系:既要在遵循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主体自身的选择性与目的性;又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彼此相连、密不可分,决定了要按照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依循世界文明史的重要规律,全面把握自主与外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深厚的意蕴、丰富的内涵、严密的逻辑。逻辑起点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时代价值,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精神实质基于“前提性诠释”,系统阐释了“两创”的丰富内涵和内在关系;通过“创造性转化”整体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通过“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通和合”关系,坚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互融共进”关系,坚持守正和创新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推进”关系,在正确处理“五大关系”中推进“两创”更合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在“家天下”的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传统孝道文化,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扬弃继承、辩证取舍,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求科学与法律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前提,坚持平等与民主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基础,强调相容与交互当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核心,注重共享与保障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法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第二个结合”是一个历史与逻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逻辑前提。“第二个结合”的根本任务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确立坚实的文化基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文明的充盈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代代绵延的根基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基本方针。立足唯物史观视角可知,作为哲学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和“强起来”。从历史逻辑看,“两创”既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性”的必然体现,又是人的主体能动性推动的必然结果,还是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内在自觉。从理论逻辑看,“两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换旧有存在形式、增添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重获新生并扩大感召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从实践逻辑看,实现“两创”,须明确其实践主体、未来路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本文从“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天道均平”的分配正义、“民为邦本”的发展理念、“博施众利”的价值取向、“德法共治”的治理方式五个维度,论述了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特质,实现了继承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真理性与道义性的有机统一、全面性与指向性的有机统一。从其发展动力来看,实践发展与文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根本动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转化是内生动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外部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个根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三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和"在创新中继承"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的实践标准、价值观上的人民利益标准和历史观上的生产力标准。在具体路径的选择上,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和当代阐释,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时代问题导向,在回答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形成有着基于宗法制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事实上,“家国情怀”在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家国同源、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在更深层意义上则需要结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来理解。同时,“大一统”“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是“家国情怀”的内在价值线索,沿着这一价值线索,可以在现代化转型中找到“家国情怀”的现代版本,即爱国主义。通过这种伦理价值分析基础上的从家国情怀到爱国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并挖掘民族复兴的深层次力量,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何长辉 《学术界》2022,(7):160-167
“天人之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议题,其丰富内涵主要通过先秦时代老子“人道法天”思想与庄子“人与天一”思想体现出来。要实现道家“天人之学”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蕴含的当代价值作出揭示与阐发,对其存在的局限进行反思与批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道家“天人之学”蕴涵的哲学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弊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先秦时代的理论产物,“天人之学”存在的时代局限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加以审视和明辨,这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本观、人类命运观以及辩证法思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文化亲和性,这种亲和性为二者的紧密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牢固树立正确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8,(1):71-7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宗教文化资源,推动宗教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应有之意。一、中华宗教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第一,中华宗教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诠释学构建的一个时代主题即文化实践诠释。它主张在狭义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聚价值共识)中实现广义的文化实践内涵(人的自我实现)。文化实践为中国诠释学构建提供了社会历史性原则和主体创造性原则,而且文化实践与“公共诠释”相结合,使文化实践作为面向公共认知建构及公共对话空间形成的基础和诠释有效性的确立依据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8.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激发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指引文化发展的精神内核。构筑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要求,其基本方向包括:以"四个自信"为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捍卫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过程中展开伟大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导向,紧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9.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仅是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新时代人民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从整体性和纵深性来看,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在深入研判并把握其历史方位、学理依据、问题挑战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和深化其基本前提、深层要素、硬核力量、基础支撑,进而明晰其内容要素及内在有机联系。要深刻把握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人民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实践路向上,要做好规划统筹,优化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整体布局;促进精神转化,厚植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价值根基;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体制机制,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朝着既定方向和目标扎实迈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理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共同富裕是重要的治国理念,是一种崇高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具有物质和精神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富与民富相统一的内涵特征。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精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扬弃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理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