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叶青 《唐都学刊》2012,28(3):96-100
旧方志具有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但在利用时一定要仔细甄别。要挖掘旧方志中的人文元素,以名人轶事、传说故事造势,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以旧方志中的地图及文字记载为依据,有重点地保护与恢复重建文物古迹;利用旧方志,打造特色风土民情观光游;依据旧方志所记载的当地农副特产等经济资源,带动当地土特产种植,发展旅游产品销售,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清修陕西地方志是陕西乃至全国旧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质量上乘的佳作,这些名志大多出自学者名流之手。乾隆年间毕沅抚陕,主持并倡导修志,掀起了学者名流参与陕西方志修纂的高潮,此风气一直沿及嘉道时期。学者名流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及修志主张在方志中均有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陕西方志的质量和学术价值,对当时及以后的陕西方志修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留心西安地区报刊的读者,大约都会注意到肖宝善这个名字。是的,从八三年以来,他已陆陆续续在《陕西日报》、《西安日报》、《教师报》、《陕西农民报》以及《陕西画报》、《陕西少年》等二十家报纸、五种刊物发表了六十余篇十多万字的散文和小说。对于一个业余作家来说,这不能不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收获,要知道,他毕竟还有自己繁重的本职工作呢!他的作品,在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蕴上,水平互有差异,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基本  相似文献   

4.
史红帅 《唐都学刊》2009,25(3):71-78
清代后期前往西安城从事传教、考察、游历、行医等活动的欧美人士数量众多,其行记、日记、游记、调查报告等是复原清代后期西安城社会生活、城市景观的重要参考文献。在西方人笔下,清代西安城作为中国西部之都,城高池深,人口众多,各省移民和多民族人口聚居,城区布局严整;作为西北商贸集散中心和亚洲商道节点,西安城贾通八方,商业繁荣,贸易额巨大。相关英文文献的深入发掘和研究,不仅有益于复原清末西安的城市面貌,更可藉此了解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世界对于西安城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于风军  董文旭 《唐都学刊》2006,22(5):128-131
方志舆图制作中的方向处理是方志舆图制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对方志舆图进行研究一项重要内容;对方志舆图制作中的方向处理的方法及原则进行探讨应具有一定数量的、遵循同一制图原则的方志舆图;道光《紫阳县志》中的31幅舆图则可以满足方志舆图制作中的方向处理方法及原则探讨的需要;道光《紫阳县志》舆图方向处理的方法实际上体现出了以高为上或以山为上的方志舆图方向处理的原则,这是一种经验性的方向处理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探讨乾嘉时期乃至明至清代中前期方志舆图的方向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安旅游产业在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上缺乏统一性,不经济现象较为突出,保护不力,旅游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服务质量较差,缺乏"大市场、大旅游"的经营理念,旅游产业集群效能难以发挥。做强西安旅游产业须优化西安地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挥集群效能,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实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建立旅游效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运动。陕西是全国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本文考察了西安爆发的由同盟会革命党人和哥老会领导的起义的全部过程,并对其在辛亥革命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价。由于西安在西北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特殊地位,西安起义的成功对陕西乃至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陕西西安地区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都城史,它的历史文化,对此,恐怕无人会予以置疑。更何况,时至今日,西安还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具有上千年都城史的著名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里,因为这里可以为当代人的现实思考和历史沉思,提供用之不竭的经验性素材。一句话,现实问题越严重,人类历史就会越发受到关注。2006-2007年之交影响全球范围的暖冬天气,由于有极为准确的观测记录及因之而产生的诸多担忧,将注定被记入预示全球变化重大自然事件的年表之中。世人一方面在忧虑今年、今后可能的天气走向,另一方面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人类借以起源和寄身的地球星球,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这种地步,人类究竟在无意或无知中做错了什么事情?面对环境与发展的偌大主题,我们该怎样反省和反思人类的过去。对于西安地区而言,我们首先看到了汉唐时期频繁而规模空前的人类活动,看到了已经出现的环境变化及其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它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本刊特地举办了这次以“汉唐时期西安地区环境变迁研究”为题的笔谈活动。  相似文献   

9.
权伟 《唐都学刊》2007,23(2):14-19
如果说陕西西安地区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都城史,它的历史文化,对此,恐怕无人会予以置疑。更何况,时至今日,西安还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具有上千年都城史的著名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里,因为这里可以为当代人的现实思考和历史沉思,提供用之不竭的经验性素材。一句话,现实问题越严重,人类历史就会越发受到关注。2006-2007年之交影响全球范围的暖冬天气,由于有极为准确的观测记录及因之而产生的诸多担忧,将注定被记入预示全球变化重大自然事件的年表之中。世人一方面在忧虑今年、今后可能的天气走向,另一方面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人类借以起源和寄身的地球星球,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这种地步,人类究竟在无意或无知中做错了什么事情?面对环境与发展的偌大主题,我们该怎样反省和反思人类的过去。对于西安地区而言,我们首先看到了汉唐时期频繁而规模空前的人类活动,看到了已经出现的环境变化及其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它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本刊特地举办了这次以“汉唐时期西安地区环境变迁研究”为题的笔谈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华梅 《唐都学刊》2007,23(2):9-11
如果说陕西西安地区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都城史,它的历史文化,对此,恐怕无人会予以置疑。更何况,时至今日,西安还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具有上千年都城史的著名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里,因为这里可以为当代人的现实思考和历史沉思,提供用之不竭的经验性素材。一句话,现实问题越严重,人类历史就会越发受到关注。2006-2007年之交影响全球范围的暖冬天气,由于有极为准确的观测记录及因之而产生的诸多担忧,将注定被记入预示全球变化重大自然事件的年表之中。世人一方面在忧虑今年、今后可能的天气走向,另一方面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人类借以起源和寄身的地球星球,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这种地步,人类究竟在无意或无知中做错了什么事情?面对环境与发展的偌大主题,我们该怎样反省和反思人类的过去。对于西安地区而言,我们首先看到了汉唐时期频繁而规模空前的人类活动,看到了已经出现的环境变化及其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它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本刊特地举办了这次以“汉唐时期西安地区环境变迁研究”为题的笔谈活动。  相似文献   

11.
唐及以前泾渭清浊变动与西安周边森林覆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陕西西安地区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都城史,它的历史文化,对此,恐怕无人会予以置疑。更何况,时至今日,西安还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具有上千年都城史的著名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里,因为这里可以为当代人的现实思考和历史沉思,提供用之不竭的经验性素材。一句话,现实问题越严重,人类历史就会越发受到关注。2006-2007年之交影响全球范围的暖冬天气,由于有极为准确的观测记录及因之而产生的诸多担忧,将注定被记入预示全球变化重大自然事件的年表之中。世人一方面在忧虑今年、今后可能的天气走向,另一方面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人类借以起源和寄身的地球星球,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这种地步,人类究竟在无意或无知中做错了什么事情?面对环境与发展的偌大主题,我们该怎样反省和反思人类的过去。对于西安地区而言,我们首先看到了汉唐时期频繁而规模空前的人类活动,看到了已经出现的环境变化及其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它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本刊特地举办了这次以“汉唐时期西安地区环境变迁研究”为题的笔谈活动。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陕西西安地区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都城史,它的历史文化,对此,恐怕无人会予以置疑。更何况,时至今日,西安还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具有上千年都城史的著名古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将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里,因为这里可以为当代人的现实思考和历史沉思,提供用之不竭的经验性素材。一句话,现实问题越严重,人类历史就会越发受到关注。2006-2007年之交影响全球范围的暖冬天气,由于有极为准确的观测记录及因之而产生的诸多担忧,将注定被记入预示全球变化重大自然事件的年表之中。世人一方面在忧虑今年、今后可能的天气走向,另一方面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人类借以起源和寄身的地球星球,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这种地步,人类究竟在无意或无知中做错了什么事情?面对环境与发展的偌大主题,我们该怎样反省和反思人类的过去。对于西安地区而言,我们首先看到了汉唐时期频繁而规模空前的人类活动,看到了已经出现的环境变化及其相关问题。为了进一步揭示它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人类活动的作用,本刊特地举办了这次以“汉唐时期西安地区环境变迁研究”为题的笔谈活动。  相似文献   

13.
褚红 《学术交流》2012,(3):112-115
地方志作为全面、客观、系统记载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功能。方言是一个地域的人们最方便自然的交流工具,是地域文化的承载者。一个地方的方言、历史只有在地方志中才能被详实记录和保存下来。清代、民国河南省地方志种类繁多,但方言志相对较少,对方言的记载不重视、也不完整。清代民国河南方志中的方言材料,其亮点不仅反射在语言学方面,还对研究河南的历史、民族、民俗等都能提供可靠的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总结了清代北京地区说唱文学发展的初期、中期、后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认为清代的说唱文学处于我国说唱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传承了许多具有地域性的曲种,艺术形式上发生裂变与整合,节目流派纷呈,名家名角辈出。在清代中期和后期,北京的说唱文学发展尤其具有时代特点。此外,文章还归纳了清代北京说唱文学研究的五点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清代塾师、幕友和官员收入水平的差异。作者认为,在清代,同为读书人,其所属等级身份各异,经济地位悬殊极大。作者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封建社会重视方志的编纂,但对方志本身的研究却有些不够,到了清代,方志学的集大成者章学诚才提出了一些较系统的理论。章学诚的方志思想,推动了方志学的发展,占据了方志学的统治地位。然而,章学诚所处之时代限制了章学诚的认识,使之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尤为突出的就是方志起源的思想。章学诚认  相似文献   

17.
由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唐都学刊》编辑部、西安文理学院科研处、西安古都学会联合主办的“2009年西安历史文化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日在西安文理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长安历史地理研究、长安文化的古今融通、秦俑属性的相关探讨。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教育学院等十几个单位研究长安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全体成员和《唐都学刊》编辑部的全体成员、西安文理学院科研处代表参加了会议,陕西省文史馆、西安市社科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记者前来报道了此次会议。2009年西安历史文化研讨会主题报告深刻而广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朱士光先生就《长安文化形成之地理环境基础及其历史文化之核心内容》做了科学的阐述:长安文化实际上应是以陕西省关中盆地为中心,以陕北黄土高原与陕南秦巴山地为两翼之陕西地域文化,所以也可称为“三秦文化”。基于这一认识,朱先生即以陕西地域范围为对象,对其形成之地理环境基础以及其历史文化之核心内容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清代吏治之腐败进行了分析.认为总督、巡抚由监察官员而地方官化,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地方监察工作,是导致清代地方吏治败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郎菁 《唐都学刊》2010,26(3):83-87
根据陕西方志、《登科记考》和近年出版的有关状元研究专著等资料进行比对查考,历代陕西状元计有21人,包括现籍陕西或祖籍陕西的状元,但不含居地在陕的4位李氏宗室子弟。从总数看,陕西状元不比号称状元大省的江浙地区,但在唐代,可考的陕西状元数量是位列前茅的,且陕西状元或政绩卓著,或才华出众,大多史册有载,作为陕西人物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关注清代中期普通民众的立嗣问题。笔者利用刑科题本等档案材料揭示立嗣规范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包括立嗣双方亲缘关系的疏离复杂,立嗣继产时分割方式的多元变化及其背后嗣子年龄的低幼化分布、权利主体的多样性、家庭利益考量和经济因素影响;再利用笔记、方志、文集将清中期的具体情况置于社会演进的大背景下,纵向研究立嗣问题的传承与变迁,尝试探究其中的性别问题,立嗣与收养界限不断模糊,血缘观念日益淡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