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妙答沙皇     
《人才瞭望》2009,(2):70-70
一次,沙皇下令召见乌克兰伟大的诗人谢甫琴科(1814—1861年)。 宫殿上,文武百官都向沙皇弯腰鞠躬,只有诗人凛然直立。沙皇大怒,说:“你为什么不向我弯腰鞠躬?”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16,(17):49-49
维吾尔人取名,一般有名字而无姓氏,名字由本人的名字加父名组成。维吾尔人为婴儿取名不但很认真,而且有一定仪式。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的7天内,请来宗教人士,如依麻木、买僧或亲戚中的长者,对着婴儿的耳朵念“艾扎尼”(名唤礼)取名;也有由父母起名的。维吾尔人一般没有乳名和正名之分,名字终生使用。  相似文献   

3.
他主持研究成功的“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法”,不但是我国的标准试验法,而且是法国的国家标准,被国际水泥混凝土界称为“中国法”,它在我国的基础工程中发挥着安全卫士的作用。这位向混凝土工程的“癌症”发起集团冲锋的领军人物,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泥化学专家、南京工业大学唐明述教授。一个“反应”研究了几十年,苦也是它甜也是它从初出茅庐到古稀之年,唐院士一生都在研究一个课题——“碱—集料反应”。这是一个什么反应,值得唐院士为它痴迷?“上天入地搜寻遍”,为它奉献,不惜熬白了少年头?“碱—集料反应”,指的是水泥中…  相似文献   

4.
<正>“解决科学难题,同时造福人类。”“教授做出来的成果,不仅能放在书架上,更能放在货架上,书架货架都要上。”这是采访张绪穆院士印象最深的两句话。2023年5月28日上午,第二期国际院士讲堂开讲,张绪穆院士带来《中国健康医药产业化道路:不对称催化技术及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的主题分享。在国际院士讲堂的前一天,张绪穆院士接受了笔者专访。在小分子药领域、手性现象中自由徜徉,让笔者对张院士的学者风范、厚重睿智印象深刻,并被深深触动和感染。  相似文献   

5.
普蔓 《人才开发》2010,(2):32-35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在新增选的48名院士中,有一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而“仁”和“礼”又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仁”与“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孔子及其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本世纪初逆推100o余年,在这一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知识分子金字塔顶上璀璨的明珠叫“翰林”。每个朝代的翰林们都是当朝最有学问的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想一想只有那些过五关斩六将,中了秀才,再中举人,最后中了进士的博学之士,才有资格作铺林的候选人,就知道其学术地位一点也不会差于现在的院上。如果硬是要给过去的“翰林”按现在的标准来归归类,他们大概都只能算是“社会科学院士”。当然,翰林不是院士。两者有着质的差别:翰林是为升官治理国家而设的,院士是为推动科技发展而设的。“一中国真报协院士产生一1948年。比世…  相似文献   

8.
<正>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作为“银发知播”群体一员,入选年度名单。“银发知播”是由13位平均年龄77岁的老者组成的群体,他们之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教授,也有中小学老教师。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构建了一间没有墙壁的教室、一所不设门槛的大学,孜孜不倦地通过网络传播知识与文化,在流量汹涌的时代浪潮中汇聚成一股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正>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嫦娥工程”一期首席科学家,中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1935年11月出生于江西吉安,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探月科普营荣誉营长等,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院士联合体第一主席,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掌声在北京“863”答辩会上响起1996年12月26日上午,北京某宾馆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国家“863计划”预审的最后一次答辩会在此隆重举行。一批白发苍苍的知名学者、专家正在凝神倾听一位中年人的科学论述报告,他们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中年人从从容容.对着麦克风,伴着有力的手势,—~地作着回答,洪亮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这些严肃的学者、专家频频地点着头,脸上浮起了满意的微笑。掌声又一次更热烈地响起──中年人申报的“二维定向凝固技术”课题以全票顺利通过了答辩,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二…  相似文献   

11.
三位院士加盟民营企业集团 荆楚科学家首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著名生物化学家张廷壁教授日前告诉记者,一年来,继他之后又有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多位科学家,加盟到他所服务的民营企业红桃K集团,走“知本家”与‘资本家”的融合之路。 这三位院士分别是: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表面活性剂与日用化工专家、我国化妆洗涤领域目前惟一的工程院院士张高勇,植物基因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领域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张启发。 据了解,卓仁禧院士是中国缓释材料之父,承担多项国家“863”、“973”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2.
10月2日上午11时,95年“友谊奖”活动工作组所在地——友谊宾馆贵宾楼10214房间的门又一次被轻轻叩响了,日本专家水野道男先生和夫人站在门Q,亲切真诚地同工作人员—一告别,他们将飞往陕西的工作地。走廊里静悄悄的,他们是最后离开这里的获奖专家。随着一声轻柔的铃响,电梯门开了,笑容满面的水野道男先生和夫人走进电梯,他们转过身来,向大家鞠躬致谢。电梯门又静静地闭合。这一刻我猛然想到,一个盛大、光荣的庆典就此圈上了句号。这是继1991年我国正式设立“友谊奖”以来组织开展的第5次授奖活动了。至199/1年底,应邀应聘来到…  相似文献   

13.
国际院士讲堂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指导,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主办,环球英才网、聚英创集团承办。国际院士讲堂是在成功举办“国际名师讲堂”“高端专家讲座”47期的基础上,发挥环球英才促进会作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和聚英创集团优势,打造的一项特色公益活动,旨在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院士的智力资源更大范围予以共享,促进才智交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项目合作,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一旦吸毒,10年戒毒,终身想毒”这句口头禅道出了毒瘾的戒除之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在30余年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经过11年潜心研究科学戒毒的方法,如今,他研制成功的“韩氏戒毒仪”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戒毒之路,使戒除毒品成为可能。“韩氏戒毒仪”通过对手部劳宫、合谷和腕部内关、外关这四个穴位进行低、高频脉冲刺激,促使吸毒者的大脑中恢复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ENDORPHIN)的“自制吗啡”,从而使吸毒者逐渐摆脱对毒品的依赖,戒掉毒瘾。一、院士…  相似文献   

15.
韩琼 《人才瞭望》2010,(7):108-109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我国史书很早就有“告老”的记载,《尚书·卷八》载:“伊尹既复政厥辞,将告归,乃陈戒于德”,孔安国作注说:“告归”,即“告老归邑,陈德以戒”,这是史书中所见有关“告老”的最早记述。《周礼·曲礼上》中也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记载,“致事”就是“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这些事实说明了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官员年老退休的思想,而且这种做法是符合礼、义规范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人才交流》2007,(1):40-40
被誉为纳米材料“鼻祖”,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格莱特(H.Gteiter)教授是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格莱特教授曾长期从事材料中晶界与界面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背景资料:连日来,郭德纲徒弟殴打记者事件被媒体炒得纷纷扬扬,8月3日下午,德云社举行打人事件道歉会,李鹤彪到场给伤者鞠躬致歉,郭德纲经纪人王海同时提出3点质疑。4日凌晨,郭德纲在其博客上发表一篇名为《有药也不给你吃》的文章,并在文章结尾写出:“有句话与诸君共勉:在人群中生活,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狼性!”的句子力挺徒弟。如何看待郭德纲及其所为,在媒体及网上形成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这个素来崇尚礼仪、讲究礼节、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度里,近些年来似乎又多了不少关于“礼”的诠释,“公礼”一词便是其中之一。公礼,即公款送礼,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风潮。公礼现象较一般意义上“私对私”的送礼行贿,其危害更甚,影响更坏,是一种已经肆无忌惮、明目张胆的腐败之风,势头愈演愈烈的公礼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关注和忧虑。 礼的嬗变:公款送礼面面观 礼的概念一经物化,便开始向着令人瞠目的倾斜方向嬗变。在人所共知的许多场合,送礼之风越刮越猛,其波及之广、影响之烈不能不令人动魄惊心。此风发展到今天这般“公对私”、“公对公”的公款送礼,更是把个“礼”字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男子向女子求婚,称“下茶”,女方受聘茶礼,称“受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不齿. 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也有将“提亲、相亲、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  相似文献   

20.
6月18日上午,以“项目—资本—技术—人才”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183;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金山展览城隆重开幕。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福建省人事厅和中国海峡人才市场联合承办的“国(境)外专家成果展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海内外的宾客。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