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大学生消费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目前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消费主流合理;消费内容多样化;消费支出层次化;消费行为个性化和从众性并存。分析大学生消费的误区:消费主义倾向涌现;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现象严重;宣泄性消费;理财观念淡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倡节俭、适度的消费伦理观;净化社会消费环境;言传身教,家庭消费教育要首当其冲;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大众媒体文化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2.
90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消费理念与前人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在对驻呼和浩特高校90后大一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一学生的消费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对此,人们有褒有贬,但无论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怎样变化,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影响所促使。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试图通过抑制大学生消费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大学生认同于“过来人”业已形成的消费观念,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大学生的消费现象,注重引导,合理消费,使消费成为学生个性完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逐步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破坏的关系。但是人类现有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无偿掠夺的基础上的,结果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受破坏。要消除目前的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转变消费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齐格蒙特·鲍曼在其《被围困的社会》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正在遭受全球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围困。本文对流动的、不确定的生活政治领域中的消费社会进行初步探析,试图阐释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给普通个体的生活在生产与消费、占有和存在、幸福的探求、驱动消费的因素、整体性和个体性等领域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以此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崭新的人类状况。并试图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探析应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浅析——以华侨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某些大学生在消费社会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迷失现象。鉴于此,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个案访谈,通过对华侨大学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力图从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高校学生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以引导学生寻求一种合适自身消费水平的良好生活方式,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由个人负担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贫困的大学生及其家长而言,助学贷款是他们进行教育消费的保证。但由于个人信用制度的短缺,我国助学贷款的顺利发放还需要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后小康消费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后小康界定为:达到小康标准到进入富裕阶段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消费生活的一个阶段,讨论了中国后小康的消费特征以及后小康消费战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消费的一项系统论分析——兼论建立消费生态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一的行为。消费作为经济活动四个环节中的一环,它是一种经济性行为;同时,消费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一种社会性、生态性的行为。因此,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研究消费,由此而产生消费经济学、消费社会学、消费生态学。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随机抽样方式对辽宁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消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主流,在消费结构中更多注重改善学习条件,满足自身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消费呈现多层次化.但部分学生存在消费误区,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人际交往过度消费,主要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也存在消费盲目性,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从众和求异心理导致大学生消费攀比.由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校园文化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建议教育者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注重大学生理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大学新生进行了消费行为倾向的调查.消费行为倾向经因素分析后得到四个因素,分别命名为潮流消费、品质消费、品位消费和时尚消费.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在潮流消费方面要支出更多;独生子女大学新生较非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更加注重潮流消费和品质消费;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更加注重潮流消费、品质消费以及品位消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S市1000名大学在校本科学生的消费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呈均态分布;第二,大学生消费方式超前化,呈梯度分布;第三,大学生消费场域网络化,呈二元结构;第四,大学生符号消费特征凸显,呈发展趋势。家庭、学校与社会是大学生消费现状形成的三种最主要影响因素。在学生消费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和社会未承担起各自的角色,未完成好相应的任务与教育职责。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养成科学的消费方式,从高校层面来说可以进行多维的对策设计,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教育、实践教育及学生组织朋辈教育相结合的消费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压舱石”,未来消费仍将是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从消费主体看,最终消费以居民消费为主,其中城镇消费持续稳步提升,而农村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消费结构看,居民消费以“食”“住”等生存性消费为主,两项占比超半数以上,其他发展性消费有待提升。从消费差异看:(1)就区域差异而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居住成本过高,挤压了其他消费,尤其是有益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健康等消费升级过程。而中部地区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相对较高,消费升级具有较大潜力。(2)就城乡差异而言,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新冠疫情冲击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影响较小,预计随着政策的加力提效、经济活动的恢复,农村居民将会推动生活必需消费品的恢复,而城镇居民有望推动发展型消费品的恢复。(3)对于不同收入阶层,消费收缩分别表现为“无钱可花”“钱少不敢花”“有钱不愿花”“钱多没处花”的特征。疫情冲击使得居民消费信心呈现断崖式下跌,消费收缩并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消费升级受阻。未来为应对冲击,应重点关注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把握好短期和中长期政策节奏,促进消费有序平稳恢复。从短期来看,提振消费最...  相似文献   

14.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生活消费贷款。消费信贷能否扩大消费需求 ,刺激经济增长 ?对此 ,国内外学者看法大致类似 ,答案是否定的。但笔者以为 ,有许多论述言过其实。消费信贷对拉动消费需求 ,刺激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讨 ,否则 ,将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误导 ,使一些生产企业盲目乐观 ,不利于生产与消费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妨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由个人负担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贫困的大学生及其家长而言,助学贷款是他们进行教育消费的保证.但由于个人信用制度的短缺,我国助学贷款的顺利发放还需要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鲍曼以流动的现代性理论框架时现代社会里的消费生活进行崭新的思考,初步形成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生活表现为:消费样态趋向瞬间化、欲望式和循环性;消费时间呈“点滴化”;消费理念“受欲望支配”;消费生活是废弃式、过度化、更替性的消费方式。瞬间化、欲望式和循环性的消费模式是流动的现代消费生活的主题。固然,流动的消费生活形象地描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却没有提出如何避免流动的消费生活负面影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验安徽省19952011年政府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不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利用VAR模型分析得出: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比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大;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都具有负向冲击作用;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也都有正向的冲击作用,但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8.
消费模式的变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 ,出现了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的现象 ,给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该模式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我国推行此消费模式 ,需要积极宣传可持续消费观 ,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 ;建立新的消费价值观 ;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 ,研究和开发更多的可持续性产品 ;健全各种法律、制度和体系 ;正确引导消费者进行“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内需、扩大投资、扩大出口是带动经济起飞的三驾马车,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疲软,消费增长缓慢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消费增长问题上,人们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它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消费增长总是受到经济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当前,我们要破除高消费误区,树立适度消费观念;破除超前消费误区,树立适时消费观念;破除投资带动消费误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破除通胀刺激消费误区,树立良性消费观念。正确引导消费,使我国消费经济朝着健康、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消费生态化呈现五大趋向:"合度"——适量消费,"合宜"——绿色消费,"合道"——文明消费,"合味"——多元消费,"合是"——本真消费。而大学生中所存在的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当消费行为与这种趋向背道而驰,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社会认同、信仰构建等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而,大学应当以消费生态化的趋向来引领和指导大学生的消费,要宣传正确的消费观念、营造合理的消费文化,提高学生的消费能力,使之形成适应消费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