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处理少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创建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建国之初,国家顶层设计中推行的一系列涉及民族问题的重大举措,如民族识别,少数民族人士参与国家高层领导,建立民族自治的政治制度,兴办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创制民族文字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提高中国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地位,实现各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大家庭的建设与团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伴随着这些举措的实际操作与推进,国家与地方民族也形成密切的互动与认知,最终形塑了少数民族在在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族身份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双向认同。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精神结构中“启蒙自我”和“反思自我”相互纠缠互诘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的叙事对人物形象内涵进行整合,将两种因素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出非常明晰的启蒙指向。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显示了作者精神结构中"启蒙自我"和"反思自我"相互纠缠互诘的特征,作者通过小说的叙事对人物形象内涵进行整合,将两种因素有机的融合,从而使小说的人物形象又呈现出非常明晰的启蒙指向.  相似文献   

4.
5.
“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叙事,既回归了“五四”新文学的“人学”话语和国民性改造主题,又延续了传统革命叙事中的“阶级”“人民”话语并在“新时期’’路线话语中得以历史化展开。较之“五四…‘新时期”初期的启蒙叙事显示出一种特定历史意识和文化逻辑统摄下的选择倾向和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民族认同"问题的困境是如何实现既不能通过民族的"同质化"来强化"国家认同",又不能因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削弱"国家认同".为此,本文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入手,分析"民族认同"问题困境的原因,思考建构公民化国家(社会),探索"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即在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依据我国的国情,通过诸如:深化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改进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合民族意识、提升民族素质;不断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和教育等途径来达成.从而,实现发展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缩小民族之间的事实上不平等的差距,培养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强化"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五四”前后,胡适和鲁迅因个人主义理解上的差异而选择了不同的启蒙路向。鲁迅从独异个人与庸众的对立中发现了新形式的专制,在对科学的崇拜中发现了新的迷信,由此为避免独异个人的无谓牺牲而引申出国民性改造的内涵,透露出强烈的精英意味。胡适则号召每个人都能一面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个人,另一面特立独行,敢说老实话,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希望在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实现中国人的真正启蒙,显示出鲜明的平民色彩。但在对启蒙者个人历史地位、作用的设定方面,胡适和鲁迅却又在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相同的文化传统背景支配下,对个人主义做着相似的填充。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三部小说集表现荒诞的形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呐喊》描画的是悬置了健全理性的外在世界的荒诞;《彷徨》展示了主体理性参与制造的更加完满的荒诞;《故事新编》在以油滑嘲弄荒诞的同时显示了理性的回归.这些对荒诞的不同表现是由低于常人的聚焦、等同于常人的聚焦、高于常人的聚焦等相应的聚焦方式来完成的.鲁迅小说聚焦荒诞的历程中所显示的文体方面的变化,展示了隐合作者和假想读者地位的变化:隐合作者由期待假想读者运用理性超越荒诞转变为希望假想读者不加思考地追随自己.进一步的推论则是,该过程显示了启蒙者对真正的启蒙的放弃.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启蒙和民族认同过程中,中国现代雅俗文学或是更接近西方的现代观念、或是显现出对于传统道德人格的亲近,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形成了一种共生互动、互补对话的关系。精英知识分子对于通俗文学的大力鞭挞,显示了他们对于精神超越性的追求和反封建的思想;通俗文学作家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调,则质疑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普世化的合理性,从而凸显了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上坚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文章以《猫城记》和《八十一梦》为例,透视启蒙与民族认同视野下的雅俗文学建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初期,在新的历史意识的推动下,作家们开始重新建构"文学"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归来"作家的笔下,"人民"成为一个不可置疑、不可分析的元话语。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样式和评价原则,其内部渗透着浓郁的革命伦理和政党伦理。"知青"作家则重构了以个体生命体验为核心的"人民"认同。"人民"褪去了主流政治话语曾强加于它的油彩,成为这一群体的带有民粹主义、理想化色彩的生命和精神寄托。在"新时期"初期小说中,"人民"主要是在"精神返乡"的意义上发挥其政治功能、道义功能或精神寄托功能。这种理想化、抽象化的"人民"话语昭示着"新时期"初期小说中个体化启蒙叙事的内在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启蒙的意义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字面上的望文生义、西方思想来源、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语境中的重新生成.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种启蒙运动,那么,"五四"新文学运动总体上也可以说是启蒙主义文学.科学,民主,自由,个人权利,改造国民性,开启民智,反封建,富国强兵等,这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新文学运动的目标和任务.所谓"人的文学",这不过是新文化运动"立人"主题在文学上的一种演绎.对于现代文学来说,启蒙是绝对必要的,但启蒙被强调到极致,变成为一种"主义"的时候,就会物极必反,从而造成了现代文学的缺陷.归纳起来,启蒙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重思想轻文学,思想压倒文学;二是重文学的社会功利目的,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而轻视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压抑文学的审美性、娱乐性和消闲性.  相似文献   

12.
启蒙现实主义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重要形态 ,在我国“五四”文学中有显著呈示 ,这与“五四”启蒙文化思潮密切相关。“五四”新文学作家群体的创作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启蒙现实主义的特色 ,而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的鲁迅更是提供了此类创作的典型范式。这一重要文学思潮现象 ,值得认真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主客体两方面创造性地分析小说的审美价值,论证了小说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是梁启超小说美学的历史功绩所在,而过分夸大小说的社会作用则是他小说美学的理论局限。梁启超小说美学的优缺点都与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启蒙立场分不开。  相似文献   

14.
尽管"新时期"初期小说以"写真实"话语和"人学"话语呈现出向"五四"启蒙精神的回归,但在"新时期"特定历史意识和文化逻辑的制导下,其启蒙认同的建构却又显示出不同于"五四"启蒙文学的文化心理机制和叙事表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1919-1948)的文学史框架内,疾病已经超越了个体生命痛苦的维度,成为社会、文化、道德、人性病态的隐喻。中国现代作家与生俱来的"文化医生情结",使得疾病隐喻与他们的启蒙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中国现代小说疾病隐喻的文本书写随着现代化主题的延伸和变化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在第一个十年中,疾病隐喻主要在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启蒙的视阈下进行;第二个十年中,疾病隐喻主要在社会意识与时代使命感的启蒙视阈下进行;第三个十年中,疾病隐喻主要在个体存在价值的启蒙意识视阈下进行。中国现代小说中疾病隐喻的启蒙三重奏——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启蒙,社会意识与时代使命感的启蒙,个体存在价值意识的启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由此展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在启蒙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和病痛之后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6.
杨新刚 《齐鲁学刊》2004,9(2):135-138
现代都市风情小说是指通过都市民众的生存表象、生存背景的展陈与勾画,试图探究潜隐其间的历史深层文化内涵和精神气韵,并最终承续文化启蒙与文化隐喻使命和负载的小说,其启蒙言说在启蒙主题的定位、启蒙的对象、方式和视角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启蒙小说相比是比较温情的。这几个方面又是通过其独异的叙述方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许建平 《社会科学》2013,(3):166-173
陌生化的概念早已不陌生,然而用叙事哲学(意图叙事理论)说明小说的陌生化何以生成,却是一个颇诱人的新话题。用意图叙事理论分析情节的本质,发现情节是一个最基本的意图叙事序列,意图及其实践过程规定着情节的类式。读者、外叙述者对内叙述者(核心人物)意图实践过程复杂、曲折、新奇的企求是小说陌生化生成的根源与动力,然而却与其简洁、顺畅、明了性企求构成矛盾逻辑,并在叙事中表现为延宕与压缩两大手段。延宕叙事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与压缩性叙事所达到的空灵性、神秘化效果,一起构成了小说情节引诱人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现代性的批判常常导向对理性和启蒙的批判,认为启蒙运动就是理性运动。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康德的启蒙概念不仅与理性、而且与责任有关,既指理性的启蒙,又指责任的启蒙。启蒙理性是负责任的理性。康德和“五四”思想家分别代表了两种启蒙观,即形式性的启蒙观和实质性的启蒙观,前者注重理性的负责任地运用,后者注重理性运用的责任目的,即为民族国家负责。在现代中国,实质性的启蒙观念与救亡观念具有某种共生性,责任是连接启蒙与救亡的中介。进入21世纪,中国的现代性任务已经从救国救亡向富国强民转移,与此相应,当代启蒙事业的方向也应该发生转换从实质性启蒙转向形式性启蒙。  相似文献   

19.
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文化属性相对于意义的其他来源占有优先地位。文化情境是政治认同孕育的源泉与土壤,管窥专制型政治文化、全能型政治文化、消费型政治文化、民主型政治文化对政治认同的文化预制,省思审问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文化应对,提出宪法爱国主义之文化主轴、中国梦的共筑之文化引领、主体叙事确立之文化归宿是形塑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被认为是中国开一代风气的文化大师,是中国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的先行者。他的论述给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带来了深刻变革的同时,对一衣带水的邻邦韩国的思想启蒙和小说革命亦产生了深远影响。凭借着《清议报》和《新民丛报》,梁启超成为近代韩国最知名的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引发了近代韩国的"小说革命",而站在同情的立场上分析韩国的衰亡以及要求新民启蒙是梁启超及其著述能够在近代韩国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