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逻辑学界有的同志认为:“如果……那么……”既可以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也可以是充分且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见《光明日报》1984年1月16日朱煜华、刘维林文章《也谈讲逻辑要合乎辑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果P那么q”这个常用的语言形式,只能是表达P是q的充分条件的语言形式。理由很简单,“如果P那么q”就是“如果P那么q”之意(同一律),并不含有“如果非P那么非q”之意。这就是说,它只表达P是q的充分条件,而没有表达P是q的必要条件,根本不存在歧义。这从“如果,那么”这个联结词的语言含义就可以理解。假定我  相似文献   

2.
人是哲学的奥秘──张曙光《哲学与人生》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很奇妙:人们最熟知的对象往往并不真知,经常在讲说的事物恰恰最难说得清楚,“人”就是这样的对象,“哲学”也属于这样的事物。历来,“人”被人们看作最难理解之谜,“哲学”自己总在不断追问什么是哲学,这显然不会没有某种道理蕴涵其中。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连理而生的一回事,一旦人的谜底被揭开了,哲学是什么也就容易说清楚;反之.如果哲学弄清了自己的本性和身世.也就表明人开始走向充分的自知和自觉,我把这叫做: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理论。这句话不只包含人和哲学有着…  相似文献   

3.
1.自否定(Selbstnegation)作为哲学的开端,是逻辑前提和经验的原始事态的统一。a.自否定在逻辑上是一切哲学思考和哲学表达的预先承诺。哲学总是以逻辑的形式展开的,而在逻辑的极限处是“悻论”(Paradox)。悼论的实质是自否定。自否定不仅包含在悻论之中,也潜在于一切有意义的逻辑表达之中。如果我们把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理解为“树叶是树叶”、“太阳是太阳”等等,这是毫无意义的;但在最普通的命题如“树叶是绿的”、“太阳是恒星”、“白马是马”中,就已潜在地包含着“个别是一般”这种对立关系,并在这种对立关系中又…  相似文献   

4.
把“严肃文学”同“危机”联系起来,有可能被讥为“危言耸听”。这种反应也许有道理。因为如果同十七年相比较,谁都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文学创作目前正处在建国以来的最佳时期。顾及于此,为了避免误会,应该首先对我所使用的“危机”一词做一点解释。危机,既可以照字典的解释理解为“潜伏的祸机”,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过程中某种宜人平衡的被打破。承认“危机”不外就是承认出现了某种亟待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家庭科技》2013,(7):43-43
这种家具是用形状记忆聚氨酯做成的,当插上电源,加热到70℃时,该材料会从原始体积膨胀至其最终形状,而原始体积只有最终体积的5%大小。如果你觉得桌子或椅子的模样不尽如人意,你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用软件“命令”它变身成你想要的样子。若变形后出现了瑕疵和裂缝,你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令其融化修复。搬家时,家具也可以简单地缩回到原始大小,便于运输及重新组装。  相似文献   

6.
王政 《兰州学刊》2010,(5):158-165,177
在对原始人类宗教生活的考察中,“人祭”与“动物祭”(即用牺牲的祭典形式)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但对“植物祭”祭典形式的清理尚显疏略。事实上,在原始宗教的演进步履中,“植物祭”远比用牲之祭“原始”得多。西方著名宗教文化学者梅叶就曾在他的《遗书》中论述道:“地球上原始居民靠植物性的食物,如野果及禾木科植物生活了二千年,那时他们把最初获得的果实当作祭品献给神灵,洒牲畜的血……被认为是不可宽恕的罪行”…梅叶的观点是正确的。以植物献祭在“动物祭”之前,植物祭是更为遥远的原始宗教现象。下面我们就从《诗经》中的“植物祭”入手,探索一下这种祭典形式的文化遗踪。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道德的“利益”原则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鲁迅曾说过一段被人们认为是“道德定义”的话:“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能有存在的价值”。这段话真如人们所说,是对“道德这事”的精确“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但是,如果允许暂时避开这段论述的特定背景和局限不论,那么,我们认为,这段话至少可以作为认识鲁迅伦理思想的一把钥匙。开宗明义,在鲁迅的论述中,这段话是首次把“利益”的原则引入“道德”范畴之中的,或可视作“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道德作为一种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  相似文献   

8.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这样来定义“文学”:“对我们来说,语言不只是思想交流的系统而已,它是一件看不见的外衣,披挂在我们的精神上,预先决定了精神的一切符号表达的形式。当这种表达非常有意思的时候,我们就管它叫文学”。文学,自然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很有意思的符号表达形式,而这种形式,是被语言预先决定了的。文学家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引言留学生在学汉语的初级阶段,常犯一种语法错误,即在表达“在某地做某事”的意思时,采用“做某事在某地”的语序表达。如:我学习在宿舍。我打水在水房。我吃饭在勺园里。我们散步在校园里。我星期六打排球在操场上。一般来说,正确的句子结构应该是“NP在PP(处所)VP”。可是汉语中也存在“NPVP在PP”这种与留学生的错误句子语序基本相同的正确句子,如:我住在学校里。有时还只能使用这种形式,如:资料登记在电脑里。字写在黑板上。留学生往往对这种情况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可以说“我在加州住”,①也可以说“我住在加州”,…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鲁迅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一步步被推上“神圣的祭坛”,成为20世纪最显赫的文化偶像。在当下中国大众的意识领域,鲁迅的确可以被这样评价。但是如果回到鲁迅本体,而不是着眼于鲁迅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就只剩下一架空壳了。如果,鲁迅是因为被误解、被歪曲后走上“神圣的祭坛”的话,对鲁迅而言实际上是极不公允的。鲁迅固然伟大,但是这伟大不关乎意识形态构筑出的使命般的阅读空间。鲁迅对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招牌”非常警惕。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警惕中,他反而在去世多年后成了意识形态最浓抹重彩的一个。这种可能是…  相似文献   

11.
晓魅 《快乐青春》2014,(2):63-64
“我想也给您准备一个,等您将来死了,我也把您埋到这儿来,我想到那时物价可能更贵,这样我就可以省下不少钱。”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相似文献   

12.
在大家眼里,现代新建徽派民居的特色也如国内其他地域特色民居一样被“火柴盒化”“混凝土化”“羊头化”了。保护和推广是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果不做实质性的推广,空抱着保护老的,最后都只是博物馆化了。政府或者民间组织协会及能人义士,是否可以设计出若干套真品味的当代徽派民居图纸蓝本,免费提供给农村建房者。我想这样的推广比口号类的保护要实效些。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原始宗教? 按照宗教的一种历史性分类法,所谓“原始宗教”(自发宗教、自然宗教)是与“人为宗教”(人文宗教、文化宗教)相对应的名称,二者概括了全部宗教历史形态的两种类型。为了便于理解,不妨把二者分别称为“原始的自发性小宗教”和“发达的人为性大宗教”。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当然均不是指实有的单一宗教系统,只不过是宗教类型名称,历史上出现的所谓某某教都是指某一或某些群(族)体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单一宗教系统,一个宗教系统一般都是以一个中心宗教形式(崇拜形式)为主,结合其他相关宗教形式构成一个信仰体系。也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很少或不存在真正只有一个或一类崇拜对象的宗教(宗教系统)。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这样问过德行都大大超出我的前辈“高人”;人生于世是否一定要在“名利场”上争个高低胜负呢?答曰:然也!我便大惑:书中读到,不少“高人隐士”,皆待“超世”、“遁世”观,视“名利”为粪土者,这难道有伪不成?又答曰:然!大凡出世之人乃情场、名场、利场失意不得已而为之者也!我不由地朝他瞥了一眼,竟生出一种不敬的怀疑——自然是怀疑他的德行之高了。然而,当我读完了王小鹰所著的长篇小说《丹青引》,便幡然醒悟,还是前辈说得对:人生降世,谁不乘波上世事之舟随波逐流呢?谁又能真正躲避“世俗”这两个字的侵袭呢?迄…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老友许寿棠说:“我觉得他感到孤寂”。不错,鲁迅是孤独的。波特莱尔也是孤独的。他6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波特莱尔觉得父亲被出卖了,母亲对他的爱校出卖了,他对母亲的眷恋被出卖了。他这样写道:“尽管有家,我还是自幼就感到孤独——感到命中注定永远孤独。”①他在给母亲的信中还写着:“如果有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议得忧郁和消极的滋味,那肯定就是我。”②然而孤独却远远包容不下这两颗敏感、深途的灵魂——在那个充满血与火的年代,鲁迅“冷藏”着他的“清热”。他在《热风·题记》中这样写着:“但如果凡我所写的,的确…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十九世纪科学思想中最伟大的成果。由于这一发现,社会科学第一次被纳入了科学的轨道,历史的发展被科学地看作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究竟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列宁指出:“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又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  相似文献   

17.
需求是否也是参预决定市场价值的一个因素?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是怎样的涵义?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统一决定市场价值,这样提法对不对?本文试图对这几个问题提供尽可能简要而十分明确的答案。这些问题,笔者曾经与一些同志进行过争论。现在看来,与我争论的同志,在其论著中力图强调:“供求关系是社会价值确立方法的前提”。这是正确的,在阐述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一些重要思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我过去是认识不足的。主要是由于当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彻底搞清楚,所以,虽然现在看来,我过去的论点和论据,基本上依然可以成立,但确实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以致使卫兴华同志对我的文章得出这样的印象:“他对经典著作的某些论点的解释,完全背离了原意。他对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也未弄清楚,甚至把我所反对的观点,当作是我所主张的观点”。“宋承先同志用了一页的篇幅转述我的基本论点,但不切原意”。本文主要是根据我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环绕争论中涉及的少数关键问题,阐述我的看法,尽可能避免占用篇幅再重复过去已经讲过的东西。但看来最好还是先在这里说明一点:我过去和现在认为值得商榷的是卫兴华同志的如下论点:“如果供求关系产生了异常的不平衡现象,……那么,商品的社会价值就可以不由平均条件的劳动耗费即平均价值来决定,而是由劣等条件或优等条件的个别价值来决定了”。我过去和现在的论点很简单:(1)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这个范畴本身的涵义或定义,就是指的是,供求平衡时会有的成交价格。(2)供求不平衡,不管“只是一般的不平衡”还是“异常的不平衡”所决定的成交价格,即使这个成交价格恰好等于劣等条件或优等条件下的个别价值,这种由供求异常不平衡所决定的成交价格,不能认为是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而应该认为是与市场价值偏离的市场价格。这两点本来似乎应该是很难引起什么不同的看法的,但事实上却出现了很大的纷歧。所以,后面的行文,着重点在于说明之所以产生纷歧的主要根源,即如何理解大家都引证的马克思有关论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高建平 《学术月刊》2022,(3):183-192
“积淀说”在当代中国美学和哲学中影响巨大,但这一理论有着严重缺陷。首先,这种理论所持的理性积淀为感性的思路,造成美学的过度理性化;其次,内容积淀为形式忽视了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不依赖内容的起源;再次,对“实践”也不能理解为依照理性来实施行动,而应该理解为“感性活动”。最后,“新感性”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它既不能变成“理性的感性呈现”,也不能看成是原始本能的激情迸发。“新感性”是感性经验的积累,感性生命力的焕发,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要高速度地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必须研究和学习一切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经验,包括资本主义管理经济中属于科学性的经验。托拉斯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一种典型的组织社会化生产的垄断组织形式和有效地管理现代化生产的经验结晶。这种组织形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可以学习。但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这种组织形式曾经被他们全盘否定。他们借口批判“资本主义的托拉斯”,把我国已经办起来并有成效的各种专业公司(托拉斯),差不多都给停办了,在人们的思想上制造了混乱,也给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中弄清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至为重要。 形式对内容的作用是多样的,除了经常说到的推动作用和阻碍作用外,还有基本不起作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决定作用是内容决定形式;但在一定条件下,形式也可以对内容起决定作用。如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和“同素异性体”,用人工的方法把纤维素的分子排列形式加以改变,就会使它变为淀粉,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性质;把石墨的碳原子的层状晶体结构形式改变为正四面体晶体结构形式就会得到十分坚硬的金钢石等实例,就是形式对内容的直接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