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企业税收筹划进行合法避税,不仅有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并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实现。税收筹划除了应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外,还应具备税法知识、会计知识和其他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2.
避税信息披露是美国二十多年来的反避税实践中创制的有力武器.对避税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其机制设计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美国反避税制度安排的最新修订内容对避税信息披露程序安排、激励安排等进行评析,可总结出几点启示,即避税信息披露制度或规则应与一国反避税体系相适应才能发挥应有功效;税务机关应具备相应的行政能力为纳税人提供遵从税法的指导并有能力对披露的信息进行有效审计;避税信息披露规则的开放性与程序性有助于提高税务行政效率.这些启示可资借鉴完善我国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3.
主要就企业在销售折扣方式下如何采取合理的避税方法进行探讨,比较避税前后企业纳税差异,为企业提供合理避税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税收筹划即合理避税。要在明确税收筹划的法律特征及其存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认识税收筹划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对税收筹划方面的法律法规,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5.
关于涉外税收中的逃避税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加入WTO ,涉外税收呈飞速增长势头 ,且逐步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 ,涉外税收管理滞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偷、漏、避税现象比较普遍 ,逃避税方法也不断翻新 ,且几经国家出台各种政策进行多次治理 ,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 ,本文试图就涉外税收中逃避税现象进行一些揭示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外商在我国的逃避税方式在我国从事投资经营的外商及个人 ,逃避税方式五花八门 ,主要有以下几种 :利用我国各地税收优惠政策不平衡进行避税 为了吸收外资和方便外资经营 ,我国各省、地、市出台许…  相似文献   

6.
刘顺鸿 《兰州学刊》2006,(2):150-151
逆向避税是外商利用在合资企业中的优势地位,税法上的漏洞,通过转让定价等手段把利润从低税负区转移到高税负区,以实现全球范围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一种避税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外商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税务部门监管不力,以及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引资数量,忽视质量。由于逆向避税造成了国家税收流失、削弱税收对经济的稳定器功能、造成境内外资企业之间不公平竞争等,必须建立对外商的约束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反逆向避税法规,并对逆向避税采取严厉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反避税法是对避税活动进行规制的各种法律规范之总称。避税活动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为规制避税,反避税法的基本原则应主要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正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实质课税原则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纳税筹划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纳税筹划的关键在于其具备三性:即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且纳税筹划与偷税、避税有本质区别。现阶段企业实施纳税筹划具有可行性,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主要有:税率式纳税筹划、税基式纳税筹划及税额式纳税筹划三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于去年底在杭州市召开了第四次研讨会。会议就两个涉外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税收支出等三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仅就国际避税这一问题的观点择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避税的概念。多数同志指出,避税(Tax avoidance)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范围内,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达到逃避或减轻税收负担而采取的行动。其后果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部份流失。对于避税(Tax avoidance)应与偷漏税(Taxevasion)区分开,偷漏税是指纳税人直接  相似文献   

10.
增值税作为我国的主要税种之一,具有运用面广、税基合理、税率单一的特点。在财政、经济、外贸、税收负担、税收征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流转税的重复征税的弊端。但随之而来的避税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因此,增值税的反避税工作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