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千五百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一个是儒家的“圣人”孔子,一个是兵家的“圣人”孙子。他们的思想光辉都不但照耀着中国本土,而且也照耀着世界的其他地方,尤其是东方。孙子的光辉甚至还越过阿拉伯大沙漠,照到中东,并越过大洋,照到西欧和北美。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除孔子之外,们我很难找到有第二个人能像孙子那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我们也很难找到有哪一部古典军事著作能像《孙子》那样受到如此普遍的重视。那么,它是怎样向国外传播并发挥其影响的呢? 要谈在国外的情况,首先得说日本,因为《孙子》传入日本最早,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 《孙子》传入日本,据山中鹿之助《日本兵术史考》(《兵法月报》正兵奇兵第一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论者,多以为《孙子》是齐文化的产物。其实,《孙子》中固然有齐文化的因素,却更具有吴越兵文化的特色。它充分展示了吴、越、楚等国的地理、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内容,且由孙武在这一地域的军事实践中予以充实和提炼。确切地说,《孙子》是我国古代南北兵文化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陈连开为支持《中国民族文化大观》、《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的出版,日本国以学校法人、学习院理事津田正裕先生为团长,率团于2月20──25日专程来考察访问。这是中日友好,从政治、经济领域向文化建设领域发展的一个生动的例子。日本友人对...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7,(4)
<正>《孙子》一书,被公认为中国兵学文化的源头、元典,历代注疏评说汗牛充栋,探赜索隐新见迭出。国防大学于泽民教授等人所著《孙子战略纵横》(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从战略层面研究和解读《孙子》的学术专著,包括了《正名编》《应用编》《链接编》,共计27章近26万言。该书既有从历史到现实的宏观战略思考,又有对前人误读误训《孙子》的指谬和匡正,可谓体大而虑周,守正而出新,读后令人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国防大  相似文献   

5.
现存的几种古本《孙子》都是在前人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1972年4月发掘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是汉初写本,当是张良、韩信“序次”《孙子》的一种传本,它的发现使我们对《孙子兵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敦煌写本《孙子注》是在曹操注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古注的残本,它为我人窥探《孙子》的古本面貌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是现存唯一的一部合注本《孙子》书,它保留了宋代末服、何去非校订《武经七书》以前诸注家所据本的版本面貌;《魏武帝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孙子》都是宋朱服、何去非校订《武经七书》的产物,其中《魏武帝注》避免了合注本注文拼合移动的改订,较好的保留了曹操《孙子注》的概貌。通过对古本《孙子》的比较研究,并参照汉唐以来的古籍引文,可以探明《孙子》书的版本流传线索,校订出一个接近古本原貌的新校本。  相似文献   

6.
《梅花诗并序》的模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伴旅人的《梅花诗并序》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了模仿,而且在诗与序中处处渗透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大伴旅人在对中国文学借鉴与模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探索的民族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民族意识,为日本民族创造富于独特民族特点的文学和日本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竹书《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之后,随之掀起了全球性的研究“孙子热”。在国内,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孙子研究达到了高潮。本文拟就孙子研究中的热点,亦是难点的孙子奔吴动因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浮浅之见,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8.
关于阿伊努民族这个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的情况,早在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可以追溯到明治以前,日本的许多学者,专家及热衷于阿伊努民族文化普及、搜集、保存和调查研究的人就开始了这项艰苦的搜集、整理、传播及保存阿伊努民族语言的工作。到了80年代,在历史、教育、旅游,宣传媒体等各方面,关于阿伊努的情况现状介绍也不断见诸报端。前首相中曾根关于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这里指大和民族)这一无视阿伊努这一日本北方少数民族存在的论述曾引起日本举国哗然。以此为契机,普及阿伊努语,保存阿伊努传统文化,追溯日本先民文化之源等的各项活动在日本北海道,东北地区等日渐兴盛。北海道于1984年还专门成立了以收集、保存、研究有关阿伊努有形、无形资料的“阿伊努民族博物馆”,1994年成立了专门研究阿伊努民族情况的综合性的“北海道立阿伊努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与此同时,学习阿伊努语的运动也在不断高涨,探讨阿伊努民族的历史沿革,语言方面与日语的渊源及在日本列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挽救民族文化等的团体也不断出现,并从1987年开始,每年一次举办“阿伊努民族文化节”。所有这些为阿伊努民族文化的再发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出了本国所需的科学技术人才。本文试就他们的产生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贡献作一些探讨。 一 日本民族具有善于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它曾系统地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将其移植于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在“锁国”条件下,日本人通过荷兰语接受西方文化,被称为“兰学”。至十九世纪,随着英、美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便主要以英语接受西方文化,被称为“洋学”。  相似文献   

10.
《孙子》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过去,对《孙子》一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它的军事辩证法。实际上,《孙子》一书的认识论思想也很突出,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仅对《孙子》书中的认识论作初步探讨。 (一) 《孙子》认识论体现在战争问题上,即它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主张。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20多年后,《台湾民报》作为反抗日本文化“同化”而在当时台湾仅存的中文报刊。它宣扬中国文化,支持祖国大陆民族革命,声援大陆的抗日战争,1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四所六刊座谈会纪要由淄博师专齐文化研究所发起并组织的"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四所六刊座谈会"于1994年1月13日至15日在淄博市友谊宾馆召开。省社科院儒学研究所、《东岳论丛》杂志社、省联社《孙子学刊》编辑部、山东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文史哲》、《齐鲁文...  相似文献   

13.
《孙子》一书产生在中国“春秋”和“战国”时期,由于中原周边民族的民族自觉而引起的建立强大的领土国家的强烈欲望的动荡年代,该书是专为战争的当事人,尤其是为政者及将军撰写的。它从指导整个战争的战略思想到指导具体战役的战术原则及其间的共同性,分十三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各种规律,是中国古代各种兵书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著作。与西洋一般重客观的兵书不同,《孙子》是以统率者的责任为中心的兵书学,其思想核心是立足于“物心如一观”的实践的“一体观”,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咱称《孙子》)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这是一部用来指导战争的兵书,讲的是用兵之道,而我们却提出将它运用到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样的提法是否妥当?是不是牵强附会?两者的结合是否必要、可行、有价值?笔者认为:运用孙子的科学思想,研究企业管理问题是可行的和必要的.首先,用《孙子》的科学思想去研究企业管理,对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学是有积极意义的。众所周知,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是在欧洲形成的,到了70年代美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so年代,日本吸收美国…  相似文献   

15.
杨炳安同志的《孙子会笺》一书,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我国古代军事经典著作的又一新成果。 《孙子会笺》是杨炳安同志几十年来研究孙子学的结晶。早年他每读《孙子》时,就发现其文字鲁鱼亥豕,歧异殊多。古近学人,虽有所諟正,然限于诸多条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所以,他于五十年代末,在著名史学家翦伯赞、齐思和,陈乃乾诸先生的鼓励指导下,对《孙子》的文字进行了校勘,而有《孙子集校》之作,一九五九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全国解放后第一部集中校勘孙子十三篇文字的书。但是,《孙子集校》是只校文字,未解本义。随着作者对《孙子》研究的深入,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出土,发现历来研究《孙子》见仁  相似文献   

16.
《孙子》精髓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孙子》(又名《孙子兵法》)问世两千五百年来,在中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公认为“兵学圣典”。那么,它的精髓是什么?在为1989年5月和今年10月召开的两次《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供的论文和最近两年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四种不同观点的《孙子》精髓说: 日本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服部千春在《孙  相似文献   

17.
论长白文化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形成一股文化研究热.近几年,随着对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民族文化研究的拓展,又有当代编史修志热潮为之加温,我国的文化研究迅速向区域研究扩展,兴起了一股区域文化研究热,提出了一系列区域文化概念,如楚文化、晋文化、蜀文化、齐鲁文化、中州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等等,不胜列举.就连素称文化落后的东北,也有一批学者正在积极构建区域文化理论.例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碧波先生主持的北方民族文化研究,已经有所进展,出版有论文集及《北方民族文化史》专著.最近,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东北文化丛书》,其中包括《东北文学史》、《东北俗文化史》、《东北艺术史》、《东北古文化》,《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等.这套丛书从文化的视角对东北社会历史进行了多层面的系统研究,展示了东北古代社会文化的总体概貌,是区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李治亭先生牵头组织编纂《关东文化大辞典》,是一部近三百万字的大型区域文化工具书他写的《关东文化论》《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1期一文对关东文化进行了系统阐释和界定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映.  相似文献   

18.
和少英 《学术探索》2008,(4):137-139
《民族地区家族政治研究》一书,以民族地区家庭势力的政治影响作为研究选题,以民族地区的村落家庭为主要分析对象、基于对民族地区村落文化转型和民族政治发展的关注,探索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与当下的家庭政治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郭化若同志的《孙子译注》别出机杼,独树一帜。其注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译文力求“信、达、雅”,在保持原有风格、神采和丰韵上颇见功力。笔者编撰《孙子词典》,以《孙子译注》为蓝本;开设选修课,又以她为范本。多次研习,受益不浅,但也产生浅见迂论。今胪列于后,与郭化若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0.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它诞生在黄土地上,被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因而,道教思想浸润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民风习俗诸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华夏特征的民族宗教文化。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神道教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其间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但它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日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演进息息相关。道教与神道教都属民族宗教,它们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对中、日民族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笔者以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道”与“神道”范畴的比较,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