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杜文秀义军的民族团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同年间,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坚持斗争18年,给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以沉重打击。这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留给了各族人民许多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教训。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民族团结政策。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支配和决定着其它的矛盾。一个国家,往往由若干个民族组成。各民族之间既有一致,也有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民族矛盾会激化,暂时呈现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各民族内部和各民族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尖锐的民族矛盾终必为尖锐的阶级矛盾所代替。中国几千年阶级社会的历史表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既要压迫剥削本民族的人民,又要压迫剥削其它民族的人民。排挤、歧视被统治的民族和挑拨离间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转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这需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说起,因为民族学研究的任务是由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决定的.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解放前,总的说来,我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但从各个民族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来说,彼此间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汉族和几个少数民族的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他许多少数民族的社会则分别属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原始社会残余的发展阶段.这就是说,在解放后我国各民族是从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历史性的飞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从此永远结束了长期存在过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历史,从此永远结束了百多年间受尽列强压迫欺凌的屈辱,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矛盾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并就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民族矛盾理论问题 ,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文章认为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矛盾的基本理论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 :民族矛盾是一个历史范畴 ,其产生、存在和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一定的发展状况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是由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 ,因此 ,要消灭民族压迫、消除民族斗争 ,就必须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民族和民族差异存在的长期性以及多种因素的作用决定了民族矛盾存在的长期性。文章指出 ,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矛盾理论丰富的内容化成一幅简单、片面的理论图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由此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民族矛盾理论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活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时期……”,这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景。 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深重,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例如,有的少数民族解放前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发展阶段;有的甚至保留着浓厚  相似文献   

5.
有些同志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已经基本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过去提出的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论点可以否定;但认为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这个提法还是对的,是可以提的。并且认为,在今天大多数国家仍具有现实意义与普遍意义。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这一少数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早已结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这说明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就一定要和其他民族发生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交流。这对于处在落后状态的民族是如此,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也是如此。这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统治压迫下是如此,在推翻了反动统治压迫以后的情况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使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使新中国的民族关系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在其后颁布的历次宪法中,也都明确规定了各民族平等的权利;19…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民族工作思路与贯彻和完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十年民族工作的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法律上的平等五十年来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 ,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民族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最主要方面 ,就是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法律上的平等 ,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铲除了民族和阶级压迫剥削制度 ,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阶级根源。1949年制订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论断重新做考察和分析。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论断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但是,从社会认同的视角进行考察,这一论断却也有其帮助解决我国民族矛盾的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曾促进我56个民族建构超越自身民族认同之上的阶级认同,加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并从而增强了国家认同,有助于在当时的条件下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以致迄今依然有民族问题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认为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内部的民族关系要好于今天。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的形势下,从正反两个方面重新认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三大重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繁荣,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的。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观察民族问题,我们看到:第一,我国各民族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社会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社会大多数还处在更加初级的阶段(有的人  相似文献   

11.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我国出现了人们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在共同劳动中,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在捍卫社会主义的战斗中,各阶级和社会集团之间、各大小民族之间产生了新的和谐的关系——友好合作的关系。”最近几年,学术界对作为人们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的这个重要问题,迄今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许多代表在发言中也指出了这一点。例如,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阿里耶夫就指出,民族接近问题,包括苏联各民族在内的  相似文献   

12.
壮族历史悠久,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居第一。这样一个民族,其社会思想史料无疑是很丰富的。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壮族的许多优秀人才被扼杀了,民族经济、文化受到阻碍和破坏。为了振兴壮民族,多少年来,无数  相似文献   

13.
坚持马列主义的民族观,制定合乎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198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消除以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各级民委要把经济工作放在首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那么,民委应该如何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区民委的实践,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成立三十周年了.我们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热烈庆祝这个光辉的日子. 三十年前的旧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凌辱和宰割,国内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之间是不平等的、不团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对外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对内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这是我们中华各民族的大解放,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事业最伟大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评述熊坤新,张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封建王朝在执政期间,均面临着复杂的民族问题。但由于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的存在,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只有当中国共产党人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这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原则。大家知道,解放前我国存在民族压迫制度,民族是不平等的。那时,少数民族常常受到歧视和侮辱,以致许多人不敢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不敢讲本民族语言,穿本民族的服装。这种民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进行根本的社会经济改造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决定了我国民族结构的深刻的质的变化。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结构是由社会主义民族((?))、部族及一定数量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集团组成的。在我们的科学文献中,对社会主义民族的实质问题已广为阐述,而对社会主义社会民族结构的其他成分则较少注意,并且在解释上各抒己见。因此,必须弄清楚,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什么是部族,什么是民族集团和民族性集团。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兼与李家秀同志商榷郝时远民族平等是人类社会民族过程的主题。古往今来,在我们这个民族林立的大千世界里,为实现民族平等的理念追求和实践奋斗始终没有停止。其原因是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一直存在着阶级压迫所由造成的民族压迫,也就是民...  相似文献   

19.
答:新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①各民族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解放后,我国消灭了民族的压迫和剥削制度,各民族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从而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三项原则互相关联,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必须全面遵守。其中,平等是基础,团结是保证,互助是关键。没有平等,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互助;各民族不团结,已经得到的平等权利就会有重新丧失的危险,更谈不上互助。而没有互助,各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改革开放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有些人则认为改革开放给民族关系增加了矛盾和纠纷,造成了新的紧张和麻烦。究竟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比以前好了还是差了?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正确看待的。判断我国民族关系是好还是坏的标准是什么?最根本的是看能否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调动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各族的共同发展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