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0年来,我国统计工作历经挫折与盛衰。统计工作的职能也经历了检验、变革和扩展。认真审视和思考中国统计职能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意义,是推进统计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战略研究和政策抉择。一、统计职能系统的观察纵观我国统计实践历史,统计职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已经日益系统化、综合化,用系统思想去认识、构建统计职能,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整体的、有序的、综合的系统.(一)统计职能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李宁高 《统计研究》1988,5(3):61-63
一、企业统计体制的目标模式企业统计管理体制是企业统计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解决统计信息失真的核心问题。对企业统计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综合型。即在企业建立综合统计机构,加强企业的综合统计。二是半集中统一型。即采用直插方式,把企业的综合统计(包括工业企业的车间、分厂的综合统计)集中统一管理,专业统计仍归各业务部门管理。三是集中统一型。即把企业的全部统计工作、全体统计人员、计量人员集中,统一由企业统计部门归口管理。我认为,这三种模式,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模式,就是建立集中统一以计量  相似文献   

3.
王立元 《中国统计》2006,(10):11-12
中国的统计体制改革要完成哪些任务?人们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阐述。依我来看,无非是两个方面:第一,通过体制变化来实现统计的独立性、中立性,排除干扰,提高效率;第二,通过体制创新结束中国政府统计的多元化结构,建立有统一内涵和系统功能的官方统计体系。本文拟对第二个目标谈一点管窥之见。目标的产生作为与市场经济配套的官方统计,中国的政府统计体系先天不足,有太多的计划经济烙印,缺乏与需求相适应的内涵形成机制和服务政府、社会的系统功能,是一种多元、松散、低效、甚至相互抵触的结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迅速溶入全球化的多重压力…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于《月26至27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省的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涉及的议题主要有: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企事业统计改革,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基础理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统计石理体制改革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在整个统计改革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构筑新的统计体制目标模式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又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在讨论中大家提出的较为新颖的观点有:(-)统计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应着眼于建立一个政府统计系统与部门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统计体制和统计制度的改革只有顺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计事业才能发展,才会富有生命力。本文将就现行统计体制和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统计改革目标模式提出一些设想。现行统计体制和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按主管部门统计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目标模式探讨曾声文统计改革服务与服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探讨统计改革目标模式,牵涉到统计什么,由谁统计,怎样统计...  相似文献   

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加快特区统计工作的改革步伐深圳市统计局周官送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符合中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抉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再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 《统计与决策》2003,(11):45-46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统计体制的影响 体制不顺是造成统计失准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模式之一强化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增强统计的抗干扰能力模式之二 建立统计委派制度模式之三 实行中央与地方并行的统计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面广,敏 感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理顺国家统计与地方统计的纵向关系,协调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专业统计的横向关系,全方位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的统计管理体制,很有必要对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对此,我们主张改组政府统计系统,重点放在调整中央和地方统计关系上,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主要有货币量、贷款量和利率三类指标。由于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微观主体预期以及中央银行的相机抉择,在研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指标的滞后变量和超前期变量。在这些众多变量中,中央银行应该着重监测哪些指标呢? 一、样本与数据处理 1、指标设置文中经济增长指标采用了季度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GDP。由于中国对于季度GDP是以累计的形式统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统计改革目标模式初探谭国源,黄德发一、现状分析所谓统计体制,是指国家领导、组织、协调、管理、监督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统计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集中型统计体制,指国家专门设置一个统计机构(如国家统计委员会、国家...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银行统计体制基本上是以设置在计划部门的综合统计与各业务部门的专业统计并行的分散型的统计体制。这种分散型的统计体制是在原专业银行经营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随着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其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体制,高质量、高效率、权威性的银行决策支持系统,使统计能充分发挥其信息反馈、监测考核、支持决策的职能。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对策: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思想认识上确保信息统计的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13.
国有农场现行的统计体制是在原有的旧计划体制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即统计人员行政上归各单位领导,业务上由上级统计部门负责的条块相结合的双层领导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尤其是近两年来全面推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由职工自行解决的经营方式,这一质的变化给农场正常的统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场统计工作必须加强。 首先,要大力加强国有综合统计部门的力量。国有农场是一个小社会,农场综合统计部门可以说是各项生产经营的前沿阵地,是农场领导的耳目。目前国有农场的综合统计部门力量薄弱,工作人员仅设一人。除完成日常统计报表外,根本谈不上统计执法检查。因此应大力加强农场综合统计工作。 其次,建立适应国有农场经济特点的统计管理体制。要想全面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赋予的统计任务,仅限于加强农场综合力量还是  相似文献   

14.
严惠兰 《统计与预测》1995,(2):27-29,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模式初探韶关市统计局严惠兰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宣告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结束.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崛起。统计工作如何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中求得生存、发展,建立什么样的统计模式才能服务于这一新型的...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统计改革刍论文/楼伟为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符合我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抉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改革。正如邓小乎同志明确指出的:这是“一场彻底革命”。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必须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体系目标模式的几点思考秦哲勇所谓调查体系是指各种不同的凋查方式和相应的调查方法所构成的统计调查方式和方法的综合体。它所要阐明的是各种不同调查方式在统计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对于凋查体系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不管在过去...  相似文献   

17.
转型中的中国企业统计模式探讨黄良文,陈金菊,聂皖生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政府统计与企业统计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统计是国家统计的基础,这个关系是明确的。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政府和企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 2 0余年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令世人所瞩目 ,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统计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企业统计改革却相对滞后 ,基本上还在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模式 ,无论是管理体制 ,还是认识程度、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 ,均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不仅影响到统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危及到统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的思考。思考之一 :统计在企业中如何定位 ?有什么样的定位 ,就有什么样的统计。这与其说是企业经营者对统计的认识问题 ,还不如说是管理水平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官方统计关注的若干重要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背景(一 )统计与信息技术人类已经进入了 2 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统计科学的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光电技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已经或正在被广泛引入统计领域。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统计科学的发展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二 )统计与社会经济发展在中国大陆 ,经过 2 0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与此同时 ,中国大陆的统计体系由原来的MPS体系逐步过渡到SNA体系 ,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康君 《上海统计》1997,(8):15-16
众所周知,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正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提出新的挑战。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徘徊之后,中国的统计制度改革已确定了中期目标取向,依据《全国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纲要(1996—2000年)》的要求,“九五”期间中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根据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加大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力度,加快统计标准体系同国际标准的接轨,争取在本世纪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