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流》2011,(11):51
中国共产党的二大之后,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上演了最为壮烈的一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武汉江岸铁路工人的斗争,威震世界,成为京汉铁路大罢工的重心,推动和形成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最高峰。邓中夏在评价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时指出:“在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于武汉方面发现一个令人不可逼视的狂潮,以工业中心城市的罢工而论,当时应首推武汉”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第31页》)。因此研究这一时期武汉地区的工人运动,对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国工运史都有裨益。本文试图就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首推武汉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于1924年,而两党在实际斗争中的合作却早在1922年初就开始了。是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正是在国共两党合力推动下取得胜利的。长期以来,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有关论著中却忽略了这一史实,仅视香港海员大罢工为第一次工运高潮的起点。笔者认为,此说缘小而失大。应当说,它不仅是第一次工运高潮的起点,同时也是国共两党在实际斗争中合作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震撼中外的“二七”大罢工,是京汉铁路工人一九二二年为争人权、争自由、争工会权利、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一次英勇悲壮的大罢工。这次轰轰烈烈的大罢工,似铁流,如狂飙,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在中国的革命史册上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20年代中期,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携手合作,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的强大威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这时,武汉地区的国共合作和群众运动,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反映了当时本地区党的统一战线的特有优势,在建党七十周年之际,研究武汉历史上这一优势,对于实现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武汉中心城市的作用,无疑是不无裨益的。在思想上,武汉的共产党人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认识较早、较深第一,武汉地区共产党人对“二七”惨案血的教训,有着切身的体验。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集中精力开展工人运动,迅速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作为这次高潮顶点的“二七”大罢工,遭到吴佩孚的武力镇压下。血的教训使共产党人领会到一条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陇海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为“反虐待”、“争人格”、“光国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首次全路大罢工,经过十天的激烈斗争,终于获得了圆满的胜利。这是我党初创时期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的罢工斗争。它不仅推动了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也标志着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工运高潮的到来。对于这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人运动,过去有关的党史、现代史论著里都很少提及。本文拟就此次罢工斗争的经过及其意义,略述浅见,请史学界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的两年间,曾经通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力量领导全国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必然涉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时间。由于有关的历史文献多已散失,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不尽相同,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史学界至今众说纷纭。如:有的认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于1921年6月①,有的则说在同年7月②,有的说它成立于中国共  相似文献   

8.
激扬文字     
一九二二年,在我們伟大領袖毛主席的亲自发动和領导下,中国工人阶級掀起了第一次大罢工的高潮。九月初,毛主席到安源部署了震撼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后,又风尘仆仆地回到长沙,把长沙的革命烈火烧得更旺:长沙泥木工人起来罢工了;长沙鉛印活版工人,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也掀起了罢工浪潮。长沙各行各业工人的大罢工,风起云涌,猛烈地冲击着旧世界!  相似文献   

9.
罗章龙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著名共产党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他多次深入唐山地区及开滦煤矿调查煤矿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在矿区举办工人夜校并组织工会团体和建立党团组织,指导工人开展反对资本家的斗争.他督导山海关、唐山制造厂工人罢工,并取得了罢工的胜利.他直接指挥和领导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为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的发动和有序进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和斗争策略,对开滦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形成和全国工运高潮的到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罗章龙对开滦工人运动的正确指导和有力指挥,奠定了他早期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领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1918年1月25日,大连沙河口工厂爆发了第一次中日工人联合大罢工。参加这次罢工的中国工人为1292名,日本工人864人,①罢工坚持9天,至2月2日复工。时隔两年之余,1920年中日工人联合大罢工。参加这次罢工的中国工人为1565人,日本工人为1365人,②此次罢工坚持40天之久,至6月10日才开始复工。这种中日工人联合罢工,在中日工运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例。它之所以能够发生,是有其基本原因与间接原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世界人民反战运动猛烈兴起的同时,各国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的斗争已经完全超越了本国的范围,冲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界限。特别是我国十月  相似文献   

11.
李星昌是唐山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也是开滦矿区第一个党支部的负责人。他年轻时就探索解放道路,接受了革命启蒙;他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走上了自觉革命道路;他勇当开路先锋,领导了开滦大罢工;他顶住各方面的威逼利诱,坚持罢工斗争;在罢工结束后他不惧报复迫害,坚持地下斗争。他是1922年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的领导成员之一,是唐山工人运动的先驱人物,在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五四”运动是一个爱国反帝运动,又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它的最大功绩是在中国形成了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新启蒙运动的高潮,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13.
二战初期,中国白区的工人运动陷入了低谷,但苏州铁机丝织工人大罢工却因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并赢得各界的大力支持,最终取得了胜利。对这一胜利原因进行剖析,有益于继承和发扬苏州工人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毛泽东为首的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领导的工人运动,成绩最为突出。1923年1月陈独秀着手筹备党的三大时,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4月底,毛泽东到达上海参加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6月上旬,随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参加了中共三大。此次会议对毛泽东的政治生涯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转变。大会选举新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这意味着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了中共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本文论述了他在早期革命时,由毛泽东派往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的历史。开始,他与李立三一起,领导和组织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接着,在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的情况下,他把党的基本原则和安源路矿的实际相结合,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6.
“五卅”运动是1924—1927年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高潮的起点,直接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是1925年上海日本纱厂四万多工人的二月大罢工。这次大罢工,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更加汹涌澎湃,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上海工人阶级经过这次大罢工的总演习,加强了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决心和勇气,锻炼了自己的战斗能力,为“五卅”运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新掠夺,中国成了帝国主义新掠夺的主要对象和掠夺中互相矛盾的焦点。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帝国主义为了它们自身的利益,策动了中国各派封建军阀进行连绵不断的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讽刺诗出现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20世纪40年代,标志性人物是马凡陀,他第一个创造出现代讽刺诗的武出范式,为现代讽刺诗第一次赢得了它的时代的美学的和文学的品格。第二次高潮是20世纪80年代,代表性人物是刘征,他独创文进范式的讽刺诗,这一范式注重印象,讲完主观夸张和同情的幽默,从而使20世纪中国现代讽刺诗最终完形。  相似文献   

18.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一期。后来,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坟》出版。 一九二五年正是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南方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正在掀起高潮。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滚滚怒涛。一九二六年,  相似文献   

19.
1919年3月爆发的“三一三”运动是朝鲜族反日斗争的第一次高潮,是把朝鲜族革命斗争推向新阶段的全民族的爱国政治运动。本文就其过程及历史地位略加述评。一、反日斗争高潮的酝酿与准备1876年2月,日本侵略者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岛条约》,迫使朝鲜走上了殖...  相似文献   

20.
邓中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卓越的工运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之一,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联系的著名共产党人之一。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开滦工人运动期间,他一方面关心开滦工人的苦难生活,鞭挞中外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启迪开滦工人群众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一方面深入开滦煤矿,指导工人群众开展劳动立法运动,在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最困难的时刻血书鼓励。在其著作的《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充分肯定了开滦工人运动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